APP下载

周南

2021-06-03周南

世界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海平面建筑学建筑材料

我在西建大求学时,学习了建筑学的所有相关学科,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课程最终会在实践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今回想起来才觉得受益匪浅。多年的研究工作终于让我意识到建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做设计时不仅会运用到绘画、书法、摄影以及历史的相关知识,还要了解结构、材料、声、光、热等专业常识,这些学科都包含在我们本科阶段的课程中,让我在如今的研究工作中依然不断受益。求学时做建筑设计的经历,在人生规划层面教会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勾画蓝图、勇于创新,也就是要对事物的前景有所研判、总体有所规划。得益于此,现在我在做研究、做管理时面对问题才能更加具有宏观思维,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带领不同学科的人才共同完成我们的研究。

1 Strategies for Local Low-Carbon Development

2 China Energy Outlook

3 The Role of Chinese Cities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

4 A Review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echnologies for Developing Low-Carbom Eco-cities

当代建筑发展在能源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建筑学乃至全人类都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巨大挑战,未来的10年或20年,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气候变化的种种负面的影响就会接踵而至,例如海平面上升或是愈加频繁的气象灾害等等。

第一阶段我们应当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如何响应习主席提出的“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当前建筑行业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过去的建筑学课程中,相较于低碳、节能,或许会更加重视一座建筑本身的设计理念或是形体的美观程度,而在未来的教学体系中,我们应该更加强调如何能够通过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墙体保温等手段去减少能源的使用。怎样利用自然或是将最前沿的科技手段结合在我们的建筑中,让建筑达到节能甚至是碳中和,这就是我们当代建筑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我们作为建筑师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二阶段我们应当加强建筑以及城市的韧性,当海平面已经在不断上升,各类灾害频繁出现的时候,建筑也好,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好,如何去应对这些变化是我们作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例如,海平面上升1m,城市道路应当如何改变,建筑的一层是否还能承担主要功能?森林火灾频频发生,众多城市是否还能依托于森林资源向前发展?如何在现阶段未雨绸缪,提升建筑以及城市的适应性则是我们建筑师所面临的的第二个挑战。

传统建筑与新能源新技术之间应当如何达到平衡、共同发展

我们的传统建筑,都是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的、环保的,比如我国北方的窑洞,利用当地地形以及建筑材料,从而达到天然冬暖夏凉的建筑环境,无需燃烧额外的化石燃料去改善室内温度,更避免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传统建筑本身都是顺应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在我国南方,建筑则会更多地使用当地木材或是石材,通过底层架空、窄院、大厅堂等手段,去实现建筑的遮阳、防潮以及自然通风。反而是过去的100年中,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大幅飞跃,现代建筑将这些做法摒弃了,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未来的设计当中,将传统建筑中的这些做法重新利用并优化。例如在建筑材料方面,可以通过在生土中加入生物粘合剂使其更加防水、更加坚固,从而取代钢筋混凝土在一些建筑中的使用;又或是我目前所在研究室正在研究的生物性水泥从大海中提取钙,在空气中捕捉CO2,使其形成CaCo3,减少排放的同时依然保留传统水泥的使用性能。除此以外还有光导管、太阳能光伏板、共享中庭的竖向排风等等都可以将传统建筑手段与现代建筑相结合,过去我们在做建筑设计时通常会将建筑拆分为无数个独立的部分依次考虑,未来我们则应当把建筑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做设计。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研发人员与设计人员共同努力使传统建筑与新能源新技术之间达到平衡、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海平面建筑学建筑材料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山东沿海港口的影响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中国海平面比去年升高38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