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樊则森

2021-06-03樊则森

世界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建筑师全过程科技

高中的时候因为家在学校的原因,周末常到教师图书室看书。接触到《建筑画》杂志,看到作者标注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的某某,是第一次知道西安还有一所老牌的建筑学院。从此爱上建筑学,高考时一股脑报了西建大和云南省内所有的建筑系,只有一个志愿——建筑学且不服从分配。运气比较好,第一志愿上了在云南只招1名的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到了学校印象最深的是全国各地的同学都有且多数仅有1名,仅北方几个省人数多些。西建大建筑系由于当年面向全国招生,录取的人先得过高考的独木桥,然后是出省的独木桥。我想,这些激烈的竞争,可能也是同学们今天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就的注脚。直到今天,还是感觉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考上西建大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能在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读书,挺好!

1 深圳市长圳公共住房及其附属工程

2 坪山竹坑学校坪山河外景

3 坪山竹坑学校屋顶平台

4.5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徐州)主题酒店

6 中粮万科假日风景立面细部

建筑师要引领建筑科技创新发展

在当下的建造活动中,建筑师仅对蓝图负责,很少关注建造方式和建造过程。执业建筑师鲜有能够从设计阶段管控到建造完成交付使用全过程的服务能力,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创意,蜕化成了“造型师”,不再参与建造过程的策划和运行,在建造产业链中的作用被淡化,价值被低估。这是当代建筑师群体面临的最大挑战。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的科技与产业革命,必将引起建筑行业的新变革。面对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重大变局,建筑已经再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师们要积极参与变革、做出改变,应该抛弃蓝图思维,树立产品思维;抛弃理念附会,回归技术理性;抛弃一元独大,坚持系统整合,努力在设计+营造的产业链中完善执业素养,凸显价值创造能力,成为建筑科技进步的行业引领者,从而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应该看到,建筑科技的发展需要依托于工业化新型建造方式的应用场景,需要立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20世纪中叶就开始起步的建筑工业化,几起几落,几经“折腾”,始终没有得到持续性的稳健发展。就技术体系本身而言,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整合建筑的系统科学理论及方法来指导工程实践。由于缺少科学方法指导,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始终处于碎片化的发展状态。导致建筑设计、加工制造、装配施工各自分隔,相互间关联度差;建筑、结构、机电设备、装饰装修四大要素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专业间乃至全过程各工种间都缺乏协同;采取半成品交付,过程参与单位成本至上,没有贯通全过程的责任主体,没人真正为产品质量、性能负责。建筑完成品标准低、通病多、寿命短;缺少整体统筹机制,无法从施工的末端引导前端的技术研发、设计和部品部件采购环节等。我们今天发展建筑工业化,应该将建筑作为一个整体,以最终供给能够让人得到美好使用体验的建筑产品为导向,采取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统筹建造的全过程,集成若干技术要素,用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建筑、结构、机电、内装一体化和技术、管理和市场一体化的系统整合方法,实现建造过程质量性能、成本效率的最优,并提供整体最优的建筑产品。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现代建筑运动100年来,建筑设计技术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跨越,支撑建筑性能和使用功能提升的技术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从设计到建成的过程,建造方式和技术一直停滞不前。100年前就存在的塔吊结合手工作业的建造方式,100年后还在沿用,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管中窥豹,不争的事实是,整个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远远地落在了时代的后面,这是当代建筑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我们应该用二元统一、而非二元对立的观点来看待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的关系,并积极应用新科技,从发展的视角,来诠释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文化传统,让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再一次深度融合,共同促进建筑科技创新与文化复兴。在传承历史文脉,保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开拓未来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科技进步新领域、新风格,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大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师全过程科技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胖胖的“建筑师”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