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讯

2021-06-03

世界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建筑师事务所建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炜钰教授逝世

4月12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建筑教育家、建筑与室内设计学家、中国女性建筑师的杰出代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炜钰逝世,享年97岁(1924-2021,图1)。王炜钰教授1945年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随院系调整进入清华大学,将毕生精力奉献于建筑与室内设计学事业。王炜钰教授曾任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八、九届北京市人大常委,北京市人大城建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妇联常委。曾参加“十大建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设计小组、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小组,改革开放后主持人民大会堂人大常委会议厅、金色大厅、香港厅、澳门厅等多项重要室内设计项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系列活动庆祝110周年校庆

4月24-25日,建筑学院举办了系列活动以庆贺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4月25日下午,建筑学院于建筑馆202教室召开校友嘉宾座谈会(图2)。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建筑学院校友分会会长庄惟敏,学院原党委书记左川、边兰春,院长张利,副院长杨旭东、刘健、林波荣等学院教师,以及1952级奚树祥、1956级何玉如、1959级叶如棠、1965级吴硕贤、1972级陈红领、1975级袁帆、蔡长杰、1981级邱晓翔、严龙华、1983级施卫良、朱小地、1989级张立新、2007级万涛13位校友代表共同参与交流。座谈会由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主持。毕业60周年、30周年、20周年、10周年秩年校友座谈会同期举行。

拉斐尔·莫内欧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终身成就奖

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授予西班牙建筑师、教育家、评论家和理论家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图3)。拉斐尔·莫内欧1937年出生于西班牙图德拉,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西班牙建筑师,因对建筑文脉和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而闻名。威双策展人萨基斯(Hashim Sarkis)说:作为建筑师,他通过自己广泛的实践强调了每个项目在超越场地和功能的偶然性的同时,能够对其做出回应。作为教育家,他严格地指导了几代建筑师的成长。作为学者,他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分析的严谨性结合起来,帮助人们用新的眼光重新解读一些最经典的历史建筑。本次获得此奖项特别纪念奖的是建筑师丽娜·博·巴尔迪(Lina Bo Bardi),颁奖于5月22日举行。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获2021年国际建协UIA金奖

5月5日,国际建协(UIA)公布了2021年UIA金奖和5个专项奖结果(图4)。建筑师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获2021年UIA金奖。他1928年出生于巴西,2000年获密斯奖,2006年获普利兹克奖,2016年获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金狮奖。他设计的形式各异的建筑显示出他对空间和规模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强烈的个人理念和社会性元素,保留了有机地扎根于其家乡和文化的本土特色,将建筑技艺延伸到了新的高度。同时,胡安·布斯盖兹(Joan Busquets)获帕特里克·阿贝克隆比城市规划和地区开发专项奖,弗朗西斯·凯雷(Francis Kéré)获罗伯特·马修人居质量改善专项奖,中国建筑师卢健松获瓦西里斯·斯古塔斯服务于贫困的应用建筑专项奖。

SOM事务所获得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2021荣誉奖

5月5日,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National Building Museum,图5)公布SOM建筑事务所(SOM,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获得2021年荣誉奖。今年主办方关注气候变化及行动呼吁,包括向公众开放数周具有影响力的、由专家领导的 线上活动。这是36年来的第一次。为表彰SOM建筑事务所在我们共同面临的气候危机等关键问题上的积极引导,从5月19日开始,国家建筑博物馆和SOM将共同举办“NBM气候行动线上节目”,每周举办一系列小组讨论,探讨建筑行业在应对气候危机中的作用。颁奖将于6月17日举行。

清华大学朱育帆团队项目入围德意志风景园林奖

4月23日, 第15届 德意志风景园林奖(Deutscher Landschaftsarchitektur-Preis)公布获奖名单,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朱育帆主持,郭湧、许愿参与设计的2017柏林世界园林博览会中国园“独乐园”项目(Dule Yuan Garten, Internationale Gartenausstellung Berlin 2017)获入围提名(图6),这是亚洲设计师主持的项目首次入围该奖项。德意志风景园林奖由德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主办,每两年一届,限德国境内建成的或德国籍设计师主持设计的作品申报,是欧洲重要的风景园林奖项。2021年为第15届,在119项报名作品中评选35项入围,并最终评选出1个优胜作品。

2021日本建筑学会奖公布获奖名单

4月19日,2021年日本建筑学会奖公布获奖作品。日本建筑学会奖设立于1949年,是日本建筑设计领域最具权威的奖项之一。该奖项以单个建筑作品的优劣为唯一的考察准则,每年至多可有3个参赛作品获奖。本次获奖的3个作品分别是安部良设计的岛厨房(图7)、中村拓志与山田宪明设计的上胜町零垃圾中心,以及由西泽哲夫与青木淳改造的京都市京瓷美术馆。岛厨房特点之一在于有规律的、社区主导的建筑更新;上胜町零垃圾中心则以材料的回收、重新使用为主题;京都市京瓷美术馆是普遍意义上的空间改造更新。这3座建筑都是对命题“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回应。

2021 eVolo摩天大楼竞赛公布获奖名单

5月3日,2021摩天大楼竞赛 (2021 eVolo Skyscraper Competition)公布了获奖名单。该竞赛由eVolo杂志每年举办,在全球被疫情和核废水问题困扰的今天,eVolo依然聚焦于环境生态和能源回收问题。在今年的492份作品中,评委会选出了3个获奖者和20个荣誉提名。乌克兰团队为纽约设计的生物摩天大楼方案获一等奖(Living Skyscraper for New York City,图8),以色列团队的墨西哥集水灌溉摩天大楼方案获二等奖(Lluvioso Skyscraper Collects Rainwater and Replenishes Groundwater in Mexico City),中国团队的云中苗寨方案获三等奖(Hmong Skyscraper)。另有9组中国设计师方案获得荣誉提名。

上海·伦敦双城论坛2021暨上海交大RIBA城市研究室启动仪式举行

4月16日,上海·伦敦双城论坛2021暨上海交大RIBA城市研究室启动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来自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上海建筑学会、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行业的顶尖专家学者参与论坛并发言。RIBA全球主席艾伦·琼斯(Alan Jones)、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RIBA国际总监阿兹莉娜·布尔默(Azlina Bulmer)致辞。艾伦·琼斯作题为“全球气候变化与设计师的责任”的线上学术专题报告(图9),后与亚洲建筑师协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前任常务副校长伍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吴晨等做线上圆桌讨论。

香港建筑师学会“一带一路”论坛2021举行

4月16-17日,香港建筑师学会在九龙湾“建造业零碳天地”成功举办香港建筑师学会“一带一路”论坛2021(图10)。活动由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专业服务协进支援计划”资助。论坛吸引了超过2000名中国香港、内地、澳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现场及网上与会者,细听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政商界专业人士,及来自中国香港、内地、孟加拉、肯尼亚、中国澳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南非、斯里兰卡及泰国的建筑师和专家的分享。论坛以“‘一带一路’建设工程回顾与展望”为题,一起交流在落实“一带一路”建筑项目中的宝贵经历;共同回顾各方在过往合作过程中所面对的挑战,分享心得和总结经验,并展望“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发展机遇。

“我们的城市,我的村”主题书展在深圳开幕

4月30日,“我们的城市,我的村”展览联合了8位策展人、18位建筑师和建筑学者、45位艺术家、摄影师和作家,集结101家出版社的数百本精选好书和多家建筑、设计、文化和学术机构在深圳南头古城开幕(图11)。展览分为8个书展单元、6个南头角落合作单元和2个联动共创单元。每个书展单元作为“南头1/8事件”,共同组成一张完整的“城市地形图”;6个“南头角落”合作单元穿插于城中各处;两个联动共创单元“荷兰建筑周”“南头和ta的朋友们”,将为公众提供跨领域的思维碰撞平台。展览持续至5月30日。

首座生土3D打印的可持续住宅落成

MCA建筑事务所(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与WASP在意大利拉文那合作完成了TECLA项目(图12)。这是第一个完全由生土材料通过3D打印制作而成的可持续生态住宅。项目名称来源于“技术”(Technology)和“生土”(Clay)两个词的组合,旨在通过数字化制造最大限度地提高传统的生土产量。TECLA是一个圆形经济住宅,将传统建造实践、生态气候原理和当地的天然材料结合在一起,是一个接近零排放的项目。它完全由当地生土材料制成,其外形和选材减少了材料的浪费且可回收。维护结构中的填充层经过参数优化,可以根据环境需求平衡隔热、保温和通风等功能。该住宅使用多台3D打印机同步工作,在200小时内完成了建造。

OMA建筑事务所阶梯住宅塔楼封顶

OMA建筑事务所在布鲁克林的绿点区(Greenpoint)设计了两栋阶梯住宅塔楼(Landing Towers,图13),它们的形体相互咬合。其北塔高约91.5m,南塔高约122m。这两座塔楼,再加上一座较低的7层建筑,将为周边社区带来745套住房——其中30%是经济适用房,并为邻里提供了超过4045m2的新公共开放空间。该项目由事务所合伙人杰森·龙 (Jason Long)主持,旨在推动滨水区从后工业化边缘向包容、充满活力的社区环境的转变。较高的塔楼随着塔的上升而向东扩展,使视野最大化,并为邻里及周边地区营造出戏剧性的面貌,而另一座则从滨水区后退一步,从而创造了一系列的大露台,向地面和北部的新海滨公园扩展。

让·努维尔事务所赢得深圳歌剧院国际建筑竞赛

4月16日,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项目之一的深圳歌剧院建筑方案国际竞赛揭晓,让·努维尔事务所 (Ateliers Jean Nouvel)提交的“海之光”方案获一等奖(图14)。本次国际竞赛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主办。参赛方案呈现了全球高水平的创意和多元概念,经过以何镜堂院士和孟建民院士领衔,妹岛和世、严迅奇、赫斯维克等国际著名建筑师组成的评审团逐轮评审,最终产生了获奖方案。深圳歌剧院位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的东角头片区,设计用地范围175,000m2,总建筑面积222,000m2。此外,深圳海洋博物馆建筑方案国际竞赛结果也于当天揭晓,SANAA事务所提交的“海上的云”设计方案获得最终殊荣。

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赢得科索沃音乐厅设计竞赛

近日,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联合Bekim Ramku和OUD+建筑事务所共同赢得了科索沃音乐厅设计竞赛(图15)。项目将把科索沃普里什蒂纳的标志建筑物Gërmia改造成为当地的全新文化地标。建筑师对建筑物的既有结构进行了保留,通过一个共享的顶棚将各个体块串联在一起,并于其中置入了全新的空间功能模块。此外,建筑师还在顶棚内设计了一个临时的展厅空间。主礼堂的形态设计,建筑师采用了有机的室内设计语言,以和既有的理性现代主义结构形成对比。该改造项目还考虑了可持续设计的可能,在既有建筑物基础上增加了雨水收集系统和自然通风。同时,共享顶棚的另一个功能还是屋顶花园。

斯诺赫塔事务所为世界报总部大楼设计标识系统

斯诺赫塔事务所(Snøhetta)与世界报(Le Monde)出版集团的合作,为其总部大楼设计了标识和寻路系统(图16)。该标识设计呼应了建筑本身为公众提供开放信息和物理空间的愿景。斯诺赫塔团队从凸版印刷的传统工艺中汲取灵感,借助模块化的标识系统方案,巧妙地将印刷行业的历史与当下联系在一起。该标识系统由单一的木制元素和镀锌的黑色钢架组合而成,既可安装在墙壁,也可以悬挂在天花板上。模块化的系统与建筑本身的灵活性形成呼应,当各个新闻部门需要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时,每个标识都可以轻松地进行变动和重新排列。

猜你喜欢

建筑师事务所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设计事务所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9年度综合评价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