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妈不必和水果说再见

2021-06-03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郭玉文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主食膳食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 郭玉文

很多孕妇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后就慌了,什么都不敢吃,整天就担心血糖高,结果适得其反。精神紧张的应激状态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而引起血糖进一步升高。“糖妈妈”应该接受营养医师的专业指导,切勿陷入三大饮食误区。

误区一:孕期必须少吃,生完孩子后再补

很多“糖妈妈”没有经过营养医师的专业指导,更不知道什么是“科学饮食”,只是自己主动减少饭量,甚至比孕前吃得还少,认为少吃点血糖就能控制,这是对母体和胎儿都非常有害的行为。过度限制饮食的饥饿疗法会导致饥饿性酮症,不仅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还可因为缺铁、蛋白质营养不良等原因引发贫血、高血压等疾病。

解决——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防治妊娠期糖尿病的法宝,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满足胎儿营养供给。

1.每天3顿正餐(早、中、晚餐)加3顿加餐。正餐要定时定量,不过分饱食,保证每顿正餐都有全谷物食物,杂豆类约占1/3。

2.每日食用500克左右蔬菜,种类、颜色要多样,绿叶、深色蔬菜要占一半以上;经常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

3.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每天摄入150克左右动物性食品,可选择各类鱼、鸡、虾、海参、动物血及各种瘦畜肉,少吃肉皮及各种外卖熟食,一天1个鸡蛋就可以了,奶类豆类天天有。

4.合理选择零食加餐。各类糕点(包括木糖醇糕点)、油炸食品、薯片、方便面、饮料、冰激凌等高热量食物容易引起血糖飙升,应避免进食。加餐可选择适量水果或少量坚果类食物。

5.足量饮水,每天饮用1500~1700毫升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烹调少油少盐,每日烹调油25~30克,食盐不超过6克。

6.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定时进餐,防止过于饥饿造成饮食量难以控制。避免饮酒。

误区二:主食没营养,可以被菜、蛋、奶所代替

谷类食物是我国传统饮食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能提供母体日常活动和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大部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食物纤维及B族维生素等,不吃主食会造成母体营养素缺乏从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的糖妈妈自称一吃主食血糖就会高,其实是因为进食了较多的油腻食物、大量水果或者糕点、饮料等高热量食物所致。

解决——糖妈妈主食选择有技巧

1.每天摄入的总碳水化合物不宜少于130克。按主食平均含碳水化合物70%计算,则130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185克,即不少于200克(130克÷70%=185克≈200克)。

2.主食宜粗细粮搭配。杂粮饭或杂粮面条(大米和小米、荞麦、燕麦、糙米等其他粗粮各一半)、全麦馒头、全麦面包、含菌藻类的素包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吃50克主食需有100~150克蔬菜与之搭配。

3.主食选择宜干不宜稀,稀粥、烂饭升糖快尽量不食用。

4.尽量不吃含蜂蜜、蔗糖等纯糖类的食物。

误区三:糖妈妈绝对不能吃水果

很多孕妈为了让腹中宝宝更加水灵而在怀孕后猛吃水果,过量吸收的果糖是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及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发现糖尿病后,糖妈妈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水果一口都不敢吃。

解决——根据血糖控制情况有选择地吃水果

1.血糖控制不稳定时,暂时不吃水果,而以黄瓜、番茄、白萝卜等糖分少、能量低的蔬菜代替。

2.血糖控制平稳后,可在早餐2小时后吃一个200克左右应季新鲜水果;下午加餐再吃一个100克左右的水果。

3.香蕉、红枣、桂圆等高甜度水果尽量避免或者减量。

特别提示

孕前超重(BMI≥24)或肥胖(BMI≥28)、妊娠早期空腹高血糖(≥5.3毫摩尔/升)、≥3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异常生育史、围生儿死亡史、巨大胎儿史等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孕妈建议在确诊妊娠后尽早咨询营养医师,进行全面营养评估和个体化膳食指导,这些专业指导可帮孕妈构建合理膳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仅对孕期的妈妈和胎儿有利,甚至有利于女性后半生的健康。

猜你喜欢

碳水化合物主食膳食
聪明吃主食
5种主食里的“营养冠军”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膳食纤维对母猪肠道的作用
说说碳水化合物
减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益于长期减肥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运动健身要补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