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雨课堂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的行动研究

2021-05-30张丹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课堂参与混合教学模式雨课堂

张丹丹

摘  要 学生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有必要开展行动研究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實施行动研究后,通过观察法、调查学生笔记和问卷调查法来检验行动研究成效,从收集的数据来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善学生的非学习行为(讲小话、睡觉、发呆等),但是对于解决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举手发言的问题收效甚微。

关键词 高职英语;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课堂参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3-0110-03

0  引言

在当代高职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学生课堂参与度不理想的问题。吴琪等[1-4]认为:学生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参与情况不尽如人意,高职英语课堂参与度低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大专层次高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课程缺乏兴趣,以至于高职层次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堪忧。在这种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现状亟待提高以及教学模式趋向“互联网+”的背景下,运用以雨课堂为代表的现代互联网技术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课堂参与度势在必行。本研究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学生笔记情况调查和雨课堂互动调查多角度地收集相关数据,对实施行动研究前后的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

1  雨课堂概述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联合学堂在线推出的基于微信和PPT的智慧教学工具,具有手机推送课件、幻灯片同步、课堂习题应答系统、弹幕式课堂讨论、数据采集和分析等五大功能[5]。课外,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雨课堂进行移动自主学习,如学习雨课堂包含语音讲解的多模态PPT,在雨课堂提交文字、图片或语音等形式的作业等。课中,雨课堂将传统学习活动与手机终端学习结合起来,赋予传统学习新的表现形式,尤其是限时答题、发送弹幕和随机点名等功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雨课堂可以自动采集课堂内外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方便教师跟踪监测、实时评估并量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

2  运用雨课堂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的行动方案

2.1  运用雨课堂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的行动方案设计

在设计行动研究方案的时候,笔者计划随机抽取2019级高职护理7班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职国际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单元Reading部分为例,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第六单元的Reading部分为例,采取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所以选取Reading部分为例进行对比研究,是因为据笔者观察,相对于Listening、Speaking、Writing部分而言,学生在学习Reading部分时课堂参与度最低,出现较多学生开小差的情况。笔者对方案的时间、任务、目标和数据收集的方法作了详细安排,如表1所示。

2.2  调查方法的设计

笔者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学生笔记情况调查和雨课堂互动调查多角度地收集相关数据。对于易于通过表情、动作、行为观察到的参与项目采用观察法,不能通过观察法获取的信息通过笔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如表2所示。

随机抽取2019级高职护理7班的优、中、差各4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女生6名,男生6名,共计12名学生。观察内容: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情况,主要包括非学习行为(讲小话、睡觉、发呆等)、参与课堂讨论的行为、举手发言的行为、听从教师课堂指令的行为。观察的取样与安排:时间取样,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月,每月分别抽取两个星期对英语Reading课程进行观察,每周4节课,共计32节课,其中10月为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的Reading课程,12月为运用混合教学模式的Reading课程。为了使观察到的行为指标次数呈现梯队差异,在实施行为前后所选择的观察研究课堂上均给出相同次数、难度相当的课堂问题和讨论任务:三个简单且需要举手回答的问题、三个讨论任务、三次易于观察的课堂指令。

本研究中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为平台进行发放和回收。调查对象为2019级高职护理7班的80名学生,在正式开始问卷调查之前先进行预调查,对不利于调查目标的问题设置进行更改和完善,调查问卷正式发放的时间分别是2019年10月的第三周和2020年1月的第三周。调查问卷采用五级量表进行设计,得分越高说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越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设计好调查问卷之后,用SPSS检验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说明研究项信息可以被有效地提取。另外,KMO值为0.857,大于0.6,意味着数据具有效度;8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分别是19.552%、7.576%、7.226%、5.664%、5.363%、5.353%、5.252%、4.655%,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0.642%>50%,意味着研究项的信息量可以有效地提取出来。

本研究的课堂笔记调查对象分别为2019级高职护理7班80名学生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Reading部分的课堂笔记,调查时间分别是2019年10月的第三周和2020年1月的第三周。为了便于前后比较,分别在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Reading部分均讲授10处较为重要的词汇或者语法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做笔记。

3  运用雨课堂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的行动方案实施

3.1  课前阶段

根据上一节的教学设计,使用雨课堂制作课前预习PPT,PPT包括现在进行时语法项目的网络讲解视频资源链接供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知识点问答、投票、选择题和翻译题等检测题来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为了让学生使用手机预习PPT时有更好的体验,预习和复习PPT都使用雨课堂的手机课件。手机课件制作完成后,将其上传至课件库。在手机端再次进行检查,需要时添加语音后发布至班级雨课堂,同时通过公告提醒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3.2  课中阶段

3.2.1  扫码考勤  教师开启雨课堂后,学生通过扫码或者直接通过雨课堂小程序或公众号快速进入课堂,节省上课时间,便于统计上课人数,及时了解未签到学生的动向。

3.2.2  课前预习结果展示  登录雨课堂的网页版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分值高的学生,鼓励认真完成任务的学生,同时展示一些学生的作业。学生答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以文本、语音或照片作业的形式提交。

3.2.3  语法项目操练与答疑讨论  教师在带领学生归纳总结语法知识点之后,需要对语法知识进行操练。语法知识操练应与听说读写活动相结合。通过“随堂习题推送”“开启弹幕”“附图投稿”等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读、写活动将语法知识掌握。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学生因害羞而不愿开口提问、回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无法顾及每个学生,更无法洞悉学生是否完全掌握知识。而“随堂习题推送”“开启弹幕”“附图投稿”对全班学生来说是匿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可鼓励内向学生敢于提问题、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的学生越多,教师得到的信息密度就越大,师生交流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就越强,在讨论与碰撞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效果就越好。

3.3  课后阶段

根据教学目标、课堂学习表现报告以及学生的交际需求,推送课后语法项目补充测试题。此课后补充材料包括多项选择题、看图说话题以及知识拓展三部分,其中看图说话题使用雨课堂的主观题进行编写,学生可以按需提交文本、语音、图片材料作答。教师发布公告提醒学生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逐个进行点评辅导。

4  用雨课堂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的行动方案评价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

1)应用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非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但是对举手发言行为的改善并没有什么效果,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

2)对于中、优等生来说,应用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对其非学习行为的改善效果最好,对其举手发言行为的改善效果最不明显;

3)对于差等生而言,应用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对其非学习行为和听从教师课堂指令的改善效果最好,对举手发言行为的改善效果最不明显;

4)应用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计划。

引入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举手发言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效果,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这个现象很值得关注和研究。学生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一直把学生看成反应性的受动者,忽略对人性的张扬,学生觉得一旦举手发言,可能会成为大家的焦点,从而会有不安的感觉[6];

2)青春期学生心理敏感,担心回答不正确而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又怕自己举手了但没被老师叫到,面子上过不去,所以更愿意选择没有任何风险的沉默;

3)引入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后多了一种学习工具——手机,占用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本就发言不积极的学生更无暇举手发言。

雨课堂教学工具无力解决上述问题,所以这类教学工具不能解决学生不愿意举手发言的问题。由此可看出,虽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学习工具和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但是人的作用始终是不能替代的。教师只有从教育理念转变、业务素养提升、自身魅力提升和授课方式改革等方面多措并举,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堂参与度,进而提升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琪.大学英语“课堂参与度”的行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9):11-12.

[2]王春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提升研究[J].旅游纵览,2016(3):267,269.

[3]陈倩.促進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策略探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3):64-66.

[4]张耀勇,梁建民,初良龙.大学英语课堂学生被动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9):149-152.

[5]学堂在线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EB/OL].(2016-06-17)[2020-07-31].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8/56064.htm.

[6]朱三山.学生“举手问题”的归因与超越[J].考试周刊,2009(10):219-220.

猜你喜欢

课堂参与混合教学模式雨课堂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生活化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程度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