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于云端:物之思,万物生

2021-05-30刘艳蓉

藏书报 2021年28期
关键词:鲍尔吉原野一棵树

刘艳蓉

阅读,是人类获取、习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陶冶情操、拓展视野、感悟人生,提升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不二法门。近些年,核心素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達能力视为学科改革创新的切入点。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鲍尔吉·原野专为青少年打造的散文丛书《亲爱的大自然》,以阅读之力来传导,以自然现实之美打开联想之门,为青少年呈现了一场盛大的自然与人齐奏的音乐会,其唤醒的不仅是沉睡的现代人,还有“人何以为人”的人生之道。

鲁迅文学奖得主鲍尔吉·原野的经典之作《亲爱的大自然》散文读本共有六册,分别为《蝴蝶一如梦游人》《鸟儿啄露而歌》《向日葵的影子》《不要跟春天说话》《夏季从阿龙山开始》《云是一棵树》。《云是一棵树》共4辑,每1辑都有一个童话般美好的题目,如“雾散了,树叶滴水”“火的伙伴”“面包的天堂”“云是一棵树”,每1辑的主题下又包含着与主题相关的十多个小故事。在书写中,鲍尔吉·原野用一颗童心与天空、大地、树木、河流对话,用儿童新奇的、惊诧的眼睛来观察自然的细微与志趣,用诗一般的文字,幽默、生动、细腻地刻画着大自然的辽阔与丰盈。

走进《云是一棵树》,就仿若走入自然之秘。绿藤环绕着曲径,通幽处却是让人豁然开朗的星子。喀纳斯无比自由的云朵,地面上徐徐打开叶面的小黄花,飞翔了三个多小时的小鸟,没有人知道每一个今天和昨天有什么区别,但是云知道,风知道,时间知道,人类的眼睛和嘴巴总是跟不上大自然的干言万语。那些妙趣横生、灵动轻巧却又质朴的文字后背,隐藏着鲍尔吉·原野想与整个世界邂逅,想与万物对话的诚挚心意。

《云是一棵树》中,风是追随草原、炊烟、马群而歌唱的姑娘;树是英雄门第中走出来,能一眼看出十里远的棒小伙;云从山顶翻着跟斗扮演棉花糖的羊群。这些美好的事物并非鲍尔吉·原野的想象与虚构,而是鲍尔吉·原野对天、地、人童真般的解读,是物语与人语的交流。我们生活于鲍尔吉·原野眼中的空间,就能看到与鲍尔吉·原野眼中一般无二的云朵。树在风中吟唱,但是我们的心被工作、家庭、个人琐事压抑已久,我们对都市水泥森林、人工艺术的沉迷,遮住了我们的双耳,挡住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听不见大自然的私语,看不见大自然的表情。

鲍尔吉·原野娓娓道出了云的故事,展示了甲虫戒指的精致,描述了在水上写字的诗韵与潇洒,这些物我合一、天人同一的境界是我们曾经领略过的,想象到的,这同样也是当下人简化、淡化了对自然的敬仰之后所失去的。

捧一本《云是一棵树》,配一杯温茶,在月光之下,在人群之中,听鲍尔吉·原野对大自然真情的告白,看鲍尔吉·原野对人类审判。君子日三省吾身,放飞那些被欲望束缚的想象,鲍尔吉·原野为我们带来另类的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会让我们铭记来自泥土又将终归泥土的生活本真之意。

猜你喜欢

鲍尔吉原野一棵树
你是一棵树
闪电的原野
闪电的原野
一棵树七个人
寻找鲍尔吉
探析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作品中的民间文学书写
鲍尔吉·原野:一边奔跑,一边写作
一棵树(外六首)
春天的原野
窗外,一棵树(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