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华艺国际广罗精品烘热古籍市场

2021-05-30冯惠丽

藏书报 2021年43期
关键词:黄裳北京华信札

冯惠丽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籍无疑是一个民族最深处的记忆。古籍善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历代学者文人均以藏书校碑为乐,批校集帖为趣。

北京华艺国际拍卖公司集合了大部分古籍文献形态,种类繁多,精品琳琅,每次大拍奉上的都是一场书界盛宴。今年春拍,北京华艺国际“吉羽——古籍善本专场”首次亮相后,以版本精良、服务精到,受到了行业内外的热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这次秋拍,“吉羽”行而不辍,广罗精罕珍稀明清版画、内府刻书、佛道教典籍、金石碑帖、信札写本等诸多类别精品440余件。

据北京华艺国际拍卖公司古籍部负责人透露,此次征集到的重量级拍品可谓不少。其中精品版画类古籍多种,包括南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献——明万历三山道人刻、步月楼重修本《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十卷一百回》,全书共计二百幅版画。每一回有两幅,成双的回目分别为两幅插图的标题,缩刻在两幅版画的右上角。第一幅插画安排在该回首页的下半叶和下一叶的上半叶,合成一幅大型版画,版画两旁分撰题句,颇具匠心。第二幅插图则绘在该回将近结尾的地方。这种安排是明末比较精刻的小说才具有的情形。版画古雅细致,向达先生称此百回本之插图“不是俗手所绘,非胡乱涂画可比”。另有清嘉庆十六年(1811)松江沈氏古倪园覆刊宋景定本《梅花喜神谱》、清康熙芥子园套色印本《芥子园画传初集(原刊初印本)》、清康熙内府刻本《御制避暑山庄》等珍罕之本。

除版画以外另有宋元明清刻本精品,如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34—1549)吴郡袁褧嘉趣堂覆宋广都裴氏刊本《六家文选六十卷》、明万历二年(1574)冰玉堂刻本《六臣注文选六十卷》、明天启钤刻本《印史》、信札写本稿本等。信札写本板块除了清代民国稿本信札(如叶恭绰《淮海长短句》出版底稿及资料等一组、郑振铎《中国文学史初稿》《晚清散文选》手稿及资料一批)外,还推出“碎雪宏声——近现代名人手札专题”。该专题囊括冰心、巴金、启功、吴冠中、刘海粟、童第周、华罗庚等近现代名人手迹,近百件小而精、精而雅的信札手稿均为无底价上拍,这是值得广大藏友给予更多关注的。

记者从华艺国际拍卖公司获取了一些较为典型拍品的详细信息,发现此次秋拍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版画类古籍集中,艺术价值凸显。此类拍品前面已经略作简介。二是珍善本众多。明清古籍刻本多为众所周知的精善之本,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比较少见。三是不乏名家旧藏。从鉴藏印信息可知有如缪荃孙、徐乃昌、吕贞白、黄裳、邓拓等众多著名藏书家曾经珍藏。四是拍品文献价值高,尤其是信札写本板块。名家所处时代背景以及手稿信札的唯一性,决定了这些拍品的独特文献价值。

北京华艺国际2021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盛大开启。随着北京华艺国际秋拍的日益临近,在此将重要拍品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拍品畏览

Lot.9213

梅花喜神谱二卷

缪荃孙、徐乃昌、吕贞白、黄裳等递藏

清嘉庆十六年(1811)松江沈氏古倪园覆刊宋景定本

一函两册开化纸线装

鉴藏印:芝荣印信、大吕、吕生、会稽章氏藏书、黄裳壬辰以后所得、荃孙、贞白、黄裳藏本、南陵徐氏、黄裳青囊文苑、云轮阁、积学斋徐乃昌藏书、吕贞白、罗蕙高、碧双楼、贞、贞白乙酉以后得。

题跋:癸酉二月廿又二日南昌萬少峰三君赠。

提要:南宋宋伯仁绘编的《梅花喜神谱》现存诸本以宋景定二年(1261)重刊本为最早,流传至今已为孤本。该本曾经大藏书家黄丕烈百宋一廛收藏,名重于世,并出现了众多翻刻本。而清嘉庆沈氏古倪园翻刻本可为众翻本中之最佳善者。其摹宋之精谨,刊印之精妙,为后来者所难企及。

此本初刻初印,品相极佳,后序首叶右半版框外摹刻“静好楼”“绮云澧香夫妇印记”两方古倪园主人印,为沈恕、曹兰秀夫妇于百宋一廛观赏宋版时所钤盖,稍晚刷印之本则不见此二印。

是书经缪荃孙、吕贞白、徐乃昌、黄裳、罗蕙高等名家递藏,流传有绪。几十年来,“古倪园”足本国内拍卖市场共出现两部,此部流传、品相都为最善。

一卷描神笔,更消得、疏帘清昼。珍重卷书,芸窗如坐花国。

Lot.9214

芥子园画传初集

原刊初印本

清康熙芥子园套色印本

一函五册开化纸线装

钤印:笠翁、青在、家在鸳鸯湖上、长水王蓍、湖上陈氏、扶摇、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一丘一壑、师古、鹿砦、不知而作、岘峰、迂、半痴、卧游等。

鉴藏印:孙氏星华珍藏书画记、西峰收藏、读书积岁月益寿补蹉跎。

题跋:芥子园山水卷刊刻最难,格调亦最高,此卷有笠翁画传四字签条,乃美术史宝贵文献,传世康熙本仅此书与容庚先生藏本有之。/康熙本签条题笠翁画传前人向未述及,辛丑六月。

Lot.9241

六家文选六十卷

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34—1549)吴郡袁褧嘉趣堂覆宋广都裴氏刊本

提要:此本卷首为梁昭明太子撰《文选序》;李善《上(文选注)表》,后附国子监奉敕校印公文五行;吕延祚《进集注文选表》;《六家文选目录》,题“梁昭明太子撰,唐五臣注,崇贤馆直学士李善注”,正文题衔相同。每半叶十一行,行十八字,注小字双行二十六字。框高23.9厘米,宽19厘米。白口,线鱼尾,左右双栏。版心镌“文选某某卷”,下记页码。有刻工姓名:“信、淮、徐敖、徐、陆儒、刘、周、启明、湛、李宅、文”等人。此本一出,在明代即被视作“善本”,明人赵琦美径称其为“袁家板”,可见时人之推重。

Lot.9185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初稿》《晚清散文选》手稿及资料一批

民国写本

约四百四十六页纸本散页

提要:本次拍卖的手稿本,题《中国文学史初稿》。共存《叙论》及“古代文学”部分第一卷第一篇第一、二、三、四、五、六、八、九章,以及应属“近代文学”部分的两章:《第一章北剧的末运》《第二章传奇的繁兴(上)》《传奇的繁兴(中)》。从手稿目录来看,分为三级“卷一篇一章”,与《草目》及毁于兵火的商务印书馆版《中国文学史》中世卷第三篇结构略同,或为《插图本》出版之前那部宏大的《中国文学史》计划的未出版的成果。手稿所用稿纸有两种:一种为《小说月报》小字方格稿纸,版心单鱼尾,版心下方印“小说月报稿纸”,全页20行,行27字;一种为无版心小字方格稿纸,尺寸与有版心稿纸略同,全页21行,行27字。随文且有直接剪裁当时的印刷出版原典(如《诗经》等)为引文,贴于手稿所写内容之后。

Lot.50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传一卷遗文一卷

朱熹考异(宋)王伯大音释

藏印:葛鼐翼鲁氏书籍之章、钱犀盒珍藏印、海陵钱犀盒校藏书籍、小天目山馆钱氏图书、海陵钱氏小天目山馆图书、康生、邓拓、邓拓珍藏、汲古阁。

提要:此部《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传一卷遗文一卷》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四周双边或左右双边。卷前康生跋云“宋刊朱校昌黎集,据王伯大序言云,刊于宋宝庆三年。予存宋刊本一部,正集四十卷别集十卷,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此本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系另一宋刊本,字体刻工俱佳,惜只存一册矣,康生。”另有康生题书根包装纸。此珍本将于11月19日19点30分亮相大美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猜你喜欢

黄裳北京华信札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收藏界的“绝后”之作
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旧时信札
致卫东先生(信札)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
黄裳所藏天一阁藏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