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导学案研究现状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2021-05-30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发文学案文献

刘 洋

(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北京 102200)

导学案又称学案,预习稿、导学稿、导学卡片、讲学稿、任务单、小组讨论材料、自主学习文本、例题案等课程资源或文本材料都属于导学案范畴[1]。作为国内一线教师实践的产物,导学案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Citespace软件由美国德雷克赛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是一款能识别并演示新趋势的信息可视化软件[2]。它以多元分时的共现图谱形式帮助使用者定位某领域的核心机构、核心作者,挖掘前沿热点[3]。本研究基于Citespace 5.0软件,以导学案为知识域,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以期为导学案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形式,主题词为导学案,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共检索出文献5 255篇,去重、阅读文献摘要、剔除会议文献后选取3 099篇文章,分次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以download*.txt为文件名保存于文件夹input中。

1.2 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使用陈美超团队开发的Citespace 5.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间跨度设置为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时间切片为一年,阈值设置为TOP=50,根据分析内容分别选择 author(作者)、institution(机构)、keywords(关键词)为网络节点,将3 099篇文献导入Citespace 5.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计量及趋势分布(见图1)

由图1可知,2010—2013年关于导学案的研究呈线性增长趋势,2014年增长放缓,2015年达到顶峰,2015—2018年呈下降趋势,但发文量均在300篇以上,2019年文献数量再次下降,说明国内关于导学案的研究已基本成熟。

图1 2010—2019年关于导学案文献的年发文量情况

2.2 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及合作可视化

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孙东霞,发文量为4篇,占总发文量的0.13%;发文最多的机构是黑河市第五小学,发文量为22篇,占总发文量的0.71%。利用共现图谱对作者及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可知,作者及研究机构分布比较分散,交流合作较少,多作者、多中心合作有待加强。

2.3 高频关键词共现可视化

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导学案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共现图谱中有201个节点,441个连接线。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节点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4]。作为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和精炼,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说明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导学案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排在首位的是教学模式,其次为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能力(见图2)。突现词是从大量主题词中探测出的频次变化率较高的词,不是仅仅凭频次的高低,而是依靠词频的突变度来确定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5]。关于导学案相关研究的诸多关键词中,共显示32个突现词,其中,2010—2014年的突现词主要为自主学习、课程改革、合作探究,多应用于课前预习;而2015—2019年的突现词主要是翻转课堂、微视频、教学实践,应用的课程集中在生物、物理、语文、历史及复习课上。突现度最高的为翻转课堂,说明其有望成为导学案未来的研究方向(见图3)。

图2 导学案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3 导学案相关研究突现词

2.4 导学案应用的优势学科

中心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关键词的研究热度和影响力。本研究结合关键词的频次及中心性,选择高中、初中两个学段出现频次前3位且中心性≥0.01的关键词分析导学案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学科(见表1)。

表1 导学案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学科

3 讨论

3.1 导学案在教学领域的研究有待深入

根据普赖斯定律,发表论文数为m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m=0.749(nmax)1/2,其中,nmax是指发文量最多作者的论文篇数],核心作者群应完成专业论文总数的一半[6]。本研究中nmax=4,因此,m=0.749(4)1/2=1.498,即关于导学案研究的核心作者发文量应在2篇以上,共66人,占作者总人数的2.40%;66名作者共发文143篇,占总发文量的4.61%,远未达到要求。说明关于导学案研究的核心作者还未形成,这可能与导学案仍未被大范围应用有关。发文量大于3篇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学校,这与卢雪莉[7]、高菲[8]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职业院校及大学发文相对较少,说明导学案推广和实践范围有限。提示我们,作为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的应用需结合学段、专业及课程特点,加强跨校合作,这样才更有利于其推广和应用。

3.2 导学案应用的优势学科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选取出现频率高、有一定中心性的词来筛选导学案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学科,为以后的推广提供借鉴。由表1可知,数学、物理、英语、语文是应用导学案的热点学科。葛余常[9]将微课视频和纸质文本相融合应用于数学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都有积极作用。陈一蔚[10]的研究指出,导学问题的设计可以从问题的指示性、整体性、探究性和开放性4方面入手,导学案对于达成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关键作用。程昌娅[11]的研究表明,导学案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余婷婷[12]将导学案应用于物理家庭小实验,发现其能有效引导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示我们,在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利用导学案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辅以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3 导学案的研究热点及前沿

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获得的高频关键词可揭示某个领域的主题结构和热点问题,有利于综合分析某个领域的研究热点[13-14]。由图2、3可知,目前对导学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其中翻转课堂有望成为导学案未来的研究方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倡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导学案作为教师认真备课、积极探讨后设计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其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5]。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翻转的教学模式,把教学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16]。近年来,整合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在各学科中实践。李玉斌等[17]将导学、助学、促学等支持性保障机制引入翻转课堂,建立了整合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发挥了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积极性的作用,还改进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思路。李晨[18]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导学案应用于教学,利用微课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习方式灵活的特点,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无疑为导学案的内容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有效的导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通过优化导学策略展开课堂教学,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实现从“我学会”到“我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促使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有关导学案的研究进行分析,总体来看发文量趋于缓和,尚未形成核心作者,作者及机构间合作较少,导学案应用的优势学科为数学、物理、英语、语文,研究热点及趋势主要集中在充分利用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整合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而翻转课堂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发文学案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乡愁导学案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