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学专业开展小学生药师职业体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1-05-30刘远嵘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小学生

刘远嵘,梁 卓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2402)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而不同类型的高校因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同,其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应有所区别。与普通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因其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对应性强,与各类实际职业联系紧密,所以在社会服务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服务功能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医药类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新拓展:中小学生职业体验课程

笔者从事高职药学专业教育20余年,在多年一线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对为什么选择药学专业非常模糊,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根据家长意愿学习药学专业,而其自身对药学专业内容、未来药师工作岗位内容非常不了解,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如何在早期介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自愿选择药学专业,甚至把成为药师作为其内心的职业愿景,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必须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方式之一是职业体验。即学生在实际工作或模拟情景中进行见习或实习,体验职业角色的过程。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从而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但是,由于场地、师资等限制,中小学校在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时面临着很大局限与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我院药学系尝试与地方小学合作开设药师职业体验课程,以岗位模拟的方式让小学生了解药师职业,尝试在早期介入学生职业选择。既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成本,还为医药类院校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新思路。

2 基于药学专业特长开设职业体验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我院药学系有多年办学历史,拥有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检测、门诊药房及药店等4个实验实训中心,面积共2 360平方米,有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精密仪器,有各类处方药、非处方药及说明书几百余种;专业教师28人,实验教师7人,其中副教授职称9人,硕士以上学历15人,大多为具有丰富教学与岗位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因此我院具有为中小学生开展药师职业体验课程的场地和师资条件。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用药安全教育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药师职业体验课程中,药学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营造门诊药房、制剂室、药检室等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职业情景中了解药物制作流程,培养合理用药意识,体验药师这一职业角色的魅力;同时普及用药安全的健康教育,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而努力。为此,我院药学系成立了小学生药师职业体验课程项目研究团队,并申请了院级课题,得到了学院的资金支持。

3 药学职业体验课程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3.1 小学生药师职业体验课程方案及内容的制订

按照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3个阶段[2]。3~6年级学生主要处于职业幻想期,基于对这个阶段学生身心成长特征和职业体验目标的考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推荐了“找个岗位去体验”这一开放性主题。本项目尝试从小学生开始,设计职业体验方案与具体实施原则。

项目研究团队通过和行业专家、北京市窦店第二小学的教师团队进行研讨,最终将职业体验课程命名为“我是小药师”。并根据药学专业特点,结合我院药学实训室具体情况,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课程体系分为“小小临床药师”“小小药检师”“小小药剂师”三大模块,共9个课程项目,主要针对小学2~6年级学生。并进一步细化,制订了符合小学不同年级的“我是小药师”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方案与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我是小药师”职业体验课程方案

3.2 小学生药师职业体验课程方案实施的原则

“我是小药师”职业体验课程方案的设计是立足于药学专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在体验内容的遴选上贯彻少而精、趣味性及安全性的原则,在具体方案实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3.2.1 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突出职业体验活动的关键要素 在职业体验课程方案的设计中,要注意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对于2~3年级的低年级学生,主要设计的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结果易于观察的项目,如“隐形的画卷——认识碱性指示剂酚酞”中,学生使用无色的颜料来画一幅“隐形的画”,在感受神奇变化的同时,了解化学的奇妙之处,这也是成为一名药学人的必备基础。每个课程项目,在带教教师指导的同时,为每3~4个学生安排一个药学系学生志愿者,负责沟通答疑、维持秩序。

3.2.2 注意专业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 在“小小药剂师”模块中,项目研究团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本着趣味性及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设计了手工皂的制备、复方薄荷滴鼻剂的制备和胶囊充填3个项目。如复方薄荷滴鼻剂的制备项目中,带教教师以“每到换季的时候,你是否发现身边的人会发生鼻炎?”这个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兴趣。于是学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称取薄荷脑、樟脑,量取液体石蜡,将称好的薄荷脑、樟脑加入液体石蜡中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制成复方薄荷滴鼻剂。学生通过亲手劳动,不仅获得了课程实验成果,更增加了他们对制药精神、制药之美的认识,以及保卫人类健康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3.2.3 通过职业体验课程,带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我是小药师”职业体验课程,需要利用药学系的实训基地才能顺利开展。合作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到实训基地开展课程体验。这样需要高职院校有更多人员参与引导路线、指导答疑、安全保卫工作。我院药学系采用学生自愿报名志愿者的方式,全程参与工作。志愿者从课程设计与小学课程的衔接、如何使教学设计富有趣味到设计职业体验课的LOGO、奖品等,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志愿者引导小学生找到教室、解释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时解答各种问题,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讲授者,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还增加了职业自豪感与责任感,职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3.3 小学生药师职业体验课程方案的项目记录与评价

职业体验活动开展的目的是启蒙小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有:选择或设计职业情景;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这4个关键要素的背后逻辑实际上是大卫·库伯总结的体验式学习的完整过程,即“具体体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尝试”。所以在职业体验的每一个项目中,都设计有相应的评价记录表,让小学生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总结原因及评价。

以项目一“药房的秘密”为例,将30个小学生分为6组,每组5人,体验场地为药学系门诊药房实训室,其项目记录要点为以下方面:(1)药物的分类:将家庭小药箱中的常用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蒙脱石散、黄连素、氯雷他定、沐舒坦、阿莫西林、红霉素软膏、补盐口服液等,根据临床用途进行分类,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其使用特点。(2)在药房中寻找红色及绿色标记的OTC药物各3种,并通过阅读药物说明书,讨论OTC药物主要治疗的是哪些类型的疾病。(3)了解常用复方感冒药的成分及用途。(4)阅读白加黑片剂的说明书,写出白加黑中白片和黑片各自的成分,并说说白片和黑片有什么不同,查找资料了解黑片多出来成分的作用。(5)总结:阅读说明书要点,并对课程进行评价。该项目从每家都有的家庭小药箱入手,了解每类药物的特点和特殊标识,学会通过阅读药物说明书来指导自己与家人合理用药。

通过在药房的系统性学习,了解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药物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讲是很好的健康教育过程,同时提高了他们对药师职业的认知程度。项目评价结果显示,100%的小学生表示通过本课程“了解了一些药房的秘密,非常有意思”;82%的小学生表示“以前对感冒药一点也不了解,现在可以教家里人如何正确使用了”;46%的小学生表示“想进一步学习药学方面的知识”。但这种具有逻辑性,需要总结性的职业体验课程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归纳总结的能力,故建议在小学高年级中开展。

4 结语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诉求[3],在小学生对外在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心,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职业体验活动作为一种新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有利于培养其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心、劳动意识等核心素养。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的“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大量药学技术人才,药师是保障大众安全的重要力量,如何吸引更多学生从事药学工作,是高职药学教育者的责任。我院药学系利用自身师资力量与场地资源开发的小学生职业体验课程,是本着专业建设要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原则,在国家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政策引领下,探索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尝试。但同时也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除了要改变教育观念,转换授课方式,了解专业知识与义务教育的衔接点,更新知识结构外,更要加强各学科、各部门与地方小学的合作,对课程体验项目研究团队的统筹、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小学生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