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应用

2021-05-30刘小艳陶冬艳杞成金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器官试点中心

刘小艳,陶冬艳,杞成金,周 璇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600)

鼓励探索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基础与临床融合[1],是当今我国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护理工作者大多是职业学校[2]毕业,高职护理教育作为高等护理教育的一部分,也需要不断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传统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3],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强,但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为2年,学时有限,过多的重复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学业负担,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对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内容进行重组与融合,淡化学科意识,强调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为更好地探索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适应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满足患者整体护理需求,我校以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分析,并跟踪学生毕业后一年的继续学习与就业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对象,其中试点组40人,对照组40人,两组学生均为高考应届生,入学成绩、文化基础、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安排 两组选用同一个教师团队进行授课,由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教师组成。教材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职护理“十二五”规划教材,教学时间覆盖1~4个学期。试点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第三年临床实习均在同级别的综合性医院实习。

1.2.2 教学方法 试点组根据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与临床护理岗位设置将原有的6门基础医学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与6门护理学专业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临床营养学、五官科护理学)进行内容融合,按照人体器官系统进行综合与重组,形成包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耳鼻喉口腔)感觉系统、代谢与内分泌系统、血液与造血系统、皮肤与结缔组织疾病共11个系统的教学内容,每个系统理论教学内容的组织由单个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生—病理—临床用药—健康评估—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构成,教学团队将现有的学科教材进行内容上的系统划分,整合为系统化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项目,授课前制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共同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重难点、学时分配、考核方式等。

1.3 效果评价

两组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教学模式不同,考核评价内容的组织方式也不同,缺乏客观评价标准,故未进行有效评价。为减少组间比较差异,采用了在三年学习期满后,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毕业考试成绩、应届专科毕业生专升本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学生毕业后一年的学习以及工作进行跟踪,了解学生情况。(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成绩出来后对两组学生的专业实务与实践能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2)毕业考试成绩:毕业考试针对所有主干课程的内容进行组卷后形成的综合性考卷,包括临床上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用药以及护理措施。(3)应届专科毕业生专升本考试成绩:包括英语、数学、护理综合成绩。(4)对两组学生毕业一年后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其临床思维、专业知识、护理技能、人际沟通4方面的能力状况。

1.4 统计分析

应用Prism 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为计量资料,通过正态分布检验,对试点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显著性差异标准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

两组采用同质性较好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毕业考试成绩、应届专科毕业生专升本考试成绩进行对照,可以看出试点组成绩优于对照组,过关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表2、表3)。

表1 试点组与对照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试点组与对照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比较(±s,分)

n组别 专业实务341.70±1.25 333.65±1.72<0.01试点组对照组P 40 40实践能力331.10±1.83 320.10±1.89<0.01过关率(%)98 90

表2 试点组与对照组毕业考试成绩比较

表3 试点组与对照组应届专科毕业生专升本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3 试点组与对照组应届专科毕业生专升本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 数学118.7±4.07 84.46±5.56<0.05试点组对照组P 23 26 n 英语100.4±3.24 80.31±3.68<0.05护理综合213.5±6.94 211.3±2.64>0.05总分432.7±9.50 376.1±10.29<0.05

2.2 学生毕业一年后的综合表现

试点组毕业时有26人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14人进入临床工作;对照组有23人进入本科学习,17人进入临床工作。通过对两组进入临床工作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以及与科室护士长访谈发现,试点组学生的临床思维、专业知识状况优于对照组,在实践技能与人际沟通能力方面差异不大。

3 讨论

3.1 教学效果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组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毕业考试成绩要优于对照组,过关率同样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的应届专科毕业生专升本考试成绩中的护理综合成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笔者查看了专升本考试的考核结构,护理综合总分300分,理论部分150分,实践技能150分,本研究中“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要改变了课程理论部分的组织模式,实践技能部分依然按照原来项目进行,与“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一致,所以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英语、数学成绩中可以看出,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后,学生成绩有提升的趋势。

3.2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应用优势

现阶段处于“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强调人是一个整体,“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基础与临床课程相融合,打破学科界限,有助于学生将某个系统的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等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其创新和综合能力[4]。“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将“人是一个整体”的护理思想贯穿教学,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临床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学生建立临床思维,适应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安排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用书的章节编排一致,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热情不足的问题,让学生提前接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复习压力,提高了考试过关率。

3.3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应用中的困难

本次研究为保证客观性,减少组间差异,从教材、教学组织、教师备课与授课等方面做了很多控制,但仍存在一些困难。首先,由于缺乏系统性教材,因此对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再加上试点组与对照组学生均为应届高中毕业生,从未接触过医学知识,部分试点组学生反映由于缺乏系统教材,学习压力较大。其次,“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较高,教师授课压力大,加上基础医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部门工作,集体备课难度也较大。此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试点组与“以学科为中心”的对照组由于教学内容组织模式的不同,学期末的考核内容也并不平行,故在校期间的评价缺乏可靠指标,对阶段性效果的评价有一定影响。

4 结语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内容的重复,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分科过细的弊端,淡化了学科意识,强化了整体概念和知识的应用性目标,避免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的同时节省了理论学时,更加突出现阶段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更好地体现了对护理对象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念。

研究者通过对试点组学生召开座谈会以及与授课教师访谈后发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以应届高中毕业生生源为主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应用效果更好,但部分学生反映学习压力较大,教师也反映授课难度较高。为最大限度优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者建议同类院校对高职护理专业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时,应先具备系统的教材,在实施前对授课教师进行必要培训,并从单个系统开始试点后再全面推开,使教师能够逐步适应该教学模式,降低教师授课难度。

此外,建议医学类的高职院校可以对护理及临床类的技能型考生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技能型考生有一定医学基础,接受度更高,该模式有利于增加其学习兴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横向学科知识进行纵向的系统化整合,对系统化掌握知识、规范化技能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作用。

猜你喜欢

器官试点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类器官
ORGANIZED GIVING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