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原生物学实验立体化教材的构建和实施

2021-05-30郭文涛梁馨云文秋嘉丁桂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立体化病原生物学

郭文涛,梁馨云,陈 敏,张 薇,文秋嘉,丁桂兰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可以实现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有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解决能力。近年来,伴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单一的书本教材存在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现代实验教学的需求,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移动化和碎片化学习的要求[1-2]。这就需要结合实际状况构建立体化教材,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本文将对病原生物学实验立体化教材内容、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1 立体化教材概述

所谓的立体化教材,即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基于纸质教材实现多层次、多媒介教学资源以及多样化服务有机融合的集合[3]。其最终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师生的教与学需求,顺应教育市场的发展,优化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其主要采用数字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纸质教材,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将教材的精华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给师生。其具有立体化以及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使师生更好地共享教育资源,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5]。

2 病原生物学实验立体化教材的构建策略

近年来,经过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结合我校实际状况初步形成了病原生物学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构架(见图1)。这次改革有效提升了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学资料,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图1 病原生物学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构架

2.1 纸质教材建设

主教材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基础,其对实验教学发挥着良好的指导以及规范作用。在编写立体化实践主教材时,教师要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不仅对实验项目的根本目的、基本原理以及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掌握,而且要积极查阅国内外相关优秀的实验教材,取其精华[6]。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编写,尽可能减少纯理论性的内容,加入更多实验仪器设备等的基本使用,确保实验教材更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

2.2 教学素材库建设

病原生物学实验涉及大量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形态学实验,因此需要进行图片、视频、实物等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形态、寄生虫的生活史、实验操作的流程以及建设相应的标本馆。通过大量的教学素材建设,为网络资源的构建提供基础[7-8]。

2.3 图书资源建设

实验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以及图书参考资源的辅助。丰富的图书资源有利于教师收集大量的资料信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指导书和图书馆的辅助资源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实验中的基本理论的了解。

2.4 多媒体课件建设

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充分发挥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等技术的作用[4],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改变以往教师单向的授课模式,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形成立体的结构,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插入3D模型或者视频,这样就可以结合实际案例,为学生展开深入的讲解,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生动地展示细菌感染的检查以及防治方法,展示对于细菌培养基的灭菌以及制备方法等[9]。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组织学习开展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进而帮助其更加准确地了解实验流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5 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专用网站或是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交互式或者协作式学习,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网络课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信息传递模式等。在视频课堂中将授课的视频图像转变为real或asf的视频流格式[10],然后再与同步的网页文本显示说明进行匹配,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点读所要学习的内容,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11]。在实验中心网站也要进行科学的技术管理,设置实验室开发管理功能,这样学校的师生就能够通过此系统在互联网上对实验项目进行预习,对实验的管理资料进行查阅等。而且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教学也开始广泛地运用仿真软件以及CAI课件,从而实现了实验中心教学方法与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得实验方式更加多元化,例如自主实验、集中实验以及开放性实验等[12],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验操作,例如寄生虫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测等,有效提高实验效果。

3 病原生物学实验立体化教材使用效果

3.1 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通过病原生物学立体化教材的使用,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教师借助立体化的教材以及相关的课程网站,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讲解病原生物学相关知识,讲解病原生物学新的检测技术与临床应用等[13],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学的有效互动与教学相长,形成了新型的教学模式。

3.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立体化教材中含有许多教学资源,其最大化地发挥了互联网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将原本比较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与视频等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更加牢固、准确地掌握病原生物学知识,了解实验过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11,13]。

3.3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通过立体化教材的科学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教师在对素材进行整理、对教材进行编写、对网络课件与视频等进行制作与编辑的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研究专业知识,使得教师学会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且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优化[14],使其能够更加重视学科间的有机融合与交叉,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4 总结

总之,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其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意义重大。当前,如果病原生物学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纸质实验教材,就无法充分满足系统化实验教学的需求,也会影响到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所以,教师要积极建设立体化实验教材,以满足实验教学需求,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增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15]。

猜你喜欢

立体化病原生物学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一把“条举”的“立体化治理”突围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立体化监控在广东省路网监控中的应用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