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超深井钻井进展及技术进步

2021-05-29杨明清杨一鹏卞玮吴佼翰

石油钻采工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深井钻杆钻机

杨明清 杨一鹏 卞玮 吴佼翰

1.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4.河北外国语学院

世界各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逐渐向超深层发展,超深油气藏埋藏深,地质结构复杂,钻井难度大,钻井事故频发,钻井成本高[1-2]。近年来,中国陆续钻成了CCSD-1井、塔深1井、川科1井、马深1井、顺北评1井、顺北评2井、川深1井、高探1井等一系列超深井,发现了一大批油气储量,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3-6]。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也是天然气出口量最大、天然气管道最长的国家[7]。前苏联时期,俄罗斯钻成了大批超深井,研发了系列超深井钻井技术,开发了一些大油气田[8];俄罗斯萨哈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俄罗斯与埃克森美孚、印度国家石油公司、日本石油公司等合作,在萨哈林地区钻成了一大批大位移水平井[9]。我国与俄罗斯在萨哈林-3项目已经开展了合作,为提高我国超深井钻井工艺水平、参与俄罗斯油田开发积累了经验[10]。

1 俄罗斯井深概况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俄罗斯井深逐年增加,2009—2018年,其平均井深从2 690 m增至3 035 m(图1)。俄罗斯有三大油气产区,分别为西西伯利亚地区、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季曼伯朝拉地区,西西伯利亚地区平均井深最大,伏尔加乌拉尔地区井深最小。2010—2014年,各地区井深逐年增加[11](图2)。

图1 最近10年俄罗斯平均井深变化Fig.1 Change of average well depth in Russia in the last 10 years

图2 2010—2014年俄罗斯各地区井深变化Fig.2 Change of well depth in different areas of Russia during 2010—2014

2 前苏联超深井

2.1 前苏联超深井概况

前苏联时期钻成了一批超深井,典型的超深井有12口(表1)。

表1 前苏联时期超深井数据Table 1 Data of ultradeep wells in the period of former Soviet Union

表1中超深1井与超深2井位置相邻;超深3井是最深、投资最多、耗时最长、取得科研成果最多的井,其影响力与航天员加加林太空飞行相提并论;超深7井虽然钻探时间较晚,但其与超深6井相邻,因此2口井往往一并考虑,超深7井是唯一实际井深超过设计井深的超深井,也是前苏联时期最后一口超深井;超深11井钻井周期较短,当年完成[12]。

2.2 科拉超深井

科拉超深井位于穆尔曼斯克的科拉半岛,地层最老,沉积岩厚度最小,甚至缺失,距今约30亿年(地球距今约45亿年)。该井的钻井目的为研究地质构造,确定地震剖面,获取地热、地层流体、石油天然气资料,获取岩石成分及物理性质,确定花岗岩和玄武岩边界,提高超深井钻井工艺水平等。井场建有16个实验室,以及岩心库、维修厂、科研城等,约500名生产及科研人员在现场工作[13]。领导者为古别尔曼院士。

该井1965年开始设计,1968年确定井位,1970年5月24日开钻(列宁诞辰100周年);1979年6月6日钻达井深9 884 m,打破了美国伯特·罗杰斯油井9 583 m的世界纪录;1983年12月27日钻达12 000 m;1983年底钻至12 066 m,钻井工作暂时停止,准备参加1984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1984年9月27日重新钻进,钻进不久钻具断裂,钻井被迫从7 000 m重新开始;1991年新井眼钻至12 262 m,钻具再次断裂,钻井工作被迫停止;1992年,钻井工作全面停止,将其改为“科拉超深井地球物理研究中心”,1995年,国家财政支持全部停止;1997年该井入选“人类地球钻探最深”吉尼斯世界纪录,该纪录一直保持至2008年,按照井眼长度,该纪录被卡塔尔BD-04A井打破。卡塔尔BD-04A井斜深12 290 m,垂深1 104 m,水平位移10 902 m,位垂比9.88[14]。2008年,“科拉超深井科学生产中心”只有20名工作人员,终因穆尔曼斯克财政局领导认为其不切实际而被废弃,所有设备拆除,周围建筑逐渐损毁。2010年,“科拉超深井科学生产中心”地质研究院院长建议恢复实验仪器运行,组建新的研究机构,进行海上钻井工艺研究,根据评估,恢复成本约需要1亿卢布。目前,“科拉超深井科学生产中心”的实际管理者为位于俄罗斯东欧的雅罗斯拉夫尔市“资源科学生产中心”股份公司[15]。

3 独联体时期超深井

3.1 萨哈林项目

独联体时期超深井主要集中在萨哈林地区,萨哈林地区是俄罗斯远东油气开采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共有4个含油气盆地,分别为北萨哈林盆地、西萨哈林盆地、边界盆地、南萨哈林盆地[16]。19世纪20年代开始,萨哈林地区开发了74个海上油气田,包括12个油田,17个气田,7个凝析气田,22个含气油田,5个含油气田,11个含油凝析气田[17]。专家将萨哈林海上油气田划分为9个项目,分别为萨哈林-1~萨哈林-9项目,萨哈林-1项目自2005年开始进行系统开发,萨哈林-2及萨哈林-3项目处于开发初级阶段,萨哈林-4~萨哈林-9项目待开发[18]。

3.2 萨哈林-1项目

萨哈林-1项目位于萨哈林岛东北海岸7~50 km,水深20~50 m,油气层深度为1 200~2 600 m,包括柴沃油田、奥多普图油田和阿尔库通-达吉油田。3个油田分别于2005年、2010年、2015年开始开发,目前萨哈林-1项目已形成稳定可靠的生产网络[19]。萨哈林-1项目共4台钻机,包括2座海上钻井平台和2台陆地钻机,2003年6月至2013年9月,柴沃与奥多普图油田共钻51口大位移水平井,并5次打破井深世界纪录[20]。2013年9月至2019年1月,该项目又钻了约30口井,并2次打破井深世界纪录[21]。萨哈林-1项目超深井中,斜深10 000~15 000 m,垂深1 500~2 600 m,水平位移8 000~14 000 m。萨哈林破世界纪录超深井数据见表2[22]。目前,萨哈林-1项目钻出了世界上最深12口井中的11口井[23],另一口井为卡塔尔的BD-04A井。

表2 萨哈林-1项目破世界纪录超深井数据Table 2 Data of the ultradeep well with new world record in Sakhalin-1 project

4 俄罗斯超深井技术进步

4.1 科拉超深井技术成果

科拉超深井主要取得了4项超深井钻井技术成果:(1)超深井钻机研发及应用技术。该井0~7 263 m应用“乌拉尔机械-4I”钻机,7 263 m至井底改用“乌拉尔机械-15000”钻机,都为前苏联国产超深井钻井设备。(2)多级油浴涡轮钻具研发与应用技术。研发了带减速器的多级油浴涡轮钻具,总长46 m,提高了机械钻速,此后,俄罗斯陆续研发了大直径涡轮钻具、小直径涡轮钻具、抗高温涡轮钻具等系列产品。(3)轻质铝合金钻杆研发及应用技术。传统钢制钻杆密度大,自身重量大,钻杆内部及环空摩阻大,为此,研发了轻质铝合金钻杆,该井2 000 m至井底采用该种钻杆,该钻杆密度小、自身重量轻,钻杆内部及环空摩阻小。(4)新型取心工具研发与应用技术。由于井底温度及压力过大,岩心在上提过程中容易破碎,收获率很低,为此,研发了可拆卸的取心筒涡轮钻具一体化取心工具,取心收获率大大增加,用此种方法,全井共取心900箱[24]。

4.2 萨哈林-1超深井技术进步

萨哈林-1项目超深井主要应用了10项钻井技术:(1)低温钻机研发及应用技术。萨哈林地区属于亚北极区,气候寒冷,钻机采用全密闭、暖风机加热、电加热等方式,保证钻机在低温下正常运行[25]。(2)快速钻井技术。该技术为埃克森美孚的Fast Drill钻井技术,也称之为钻井过程数字实时分析技术,适用于任何硬度岩石及任何井身结构,井壁光滑,井眼稳定,该技术使钻井速度提高一倍[26]。(3)涡轮转盘复合钻井技术。Ø311 mm井段采用“涡轮钻具+转盘”复合钻进,Ø215.9 mm井段采用转盘钻进,有效提高了机械钻速。(4)井身结构优化技术。全井采用五段式,例如在O-14井中,深度分别为导眼2 522.30 m、导管85.00 m、表套780.69 m、技套5 246.01 m、尾管4 866.00 m[27]。(5)旋转导向钻井技术。部分井运用了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如第11口井和第12口井(№216井和№217井)在Ø311 mm井段和Ø215.9 mm井段运用了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在每米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机械钻速增加了25%~32%[28]。(6)大功率顶驱钻井技术。钻井全程采用TDX1250大功率顶驱,提高了钻井效率,保证了钻井安全。(7)钻具自动输送技术。钻具放置在井场的库房内,在库房及井口处安装钻具自动输送装置,包括摆管机、液压猫道机、铁钻工等,将钻具快速送至井内,提高了钻井速度[29]。(8)水平段减阻技术。水平段采用油基钻井液或高润滑性水基钻井液,减小摩阻。(9)安全保障技术。埃克森美孚倡导“大脑紧随行动”理念,制定了5×5安全生产制度,任何一项工作开始前,用5 min、分5步评价这项工作,充分识别作业中的风险,有效避免各类安全事故[30]。2016年,萨哈林-1项目获得了“高质量生产成就奖”,实现该奖项的三冠王。(10)环保技术。在海上平台周围设置防护栏,包括普通防护栏、充气防护栏、紧急围油栏等。

5 对我国的启示

5.1 加强技术引进

总的来看,俄罗斯井筒技术稍逊于我国,但其局部有其亮点,包括低温钻机研发及应用技术、涡轮钻具研发及应用技术、轻质铝合金钻具研发及应用技术等,建议引进俄罗斯相关技术,加强与俄罗斯合作研究,提高我国井筒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勘探开发。

5.2 为俄罗斯提供工程技术服务

近些年,俄罗斯在随钻测量、测井、录井、储层改造等领域技术进展放缓,在超深井、大位移井、非常规开发等领域需要技术引进[31]。O-14井完井后,俄油负责人伊戈尔表示,这口井是他们一系列成绩的延续,并感谢埃克森美孚提供了先进的钻井技术。近几年,我国在该领域技术发展较快,与俄罗斯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可以邻近的萨哈林为切入点为俄罗斯超深井提供部分井筒技术服务。

5.3 参与俄罗斯油田开发

萨哈林油田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开发,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开发进展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与美国、日本、印度等石油公司开展合作,开发进程迅速推进[32]。中俄在萨哈林-3项目的合作,为中俄合作提供了经验。近些年,俄罗斯一直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萨哈林油田,为我国提供了契机。我国可以考虑在萨哈林-1~萨哈林9项目与俄罗斯开展合作,共同开发萨哈林油田,以此为突破口,共同开发俄罗斯其他油田,促进我国石油工程技术发展,增加我国权益油产量。

6 认识及建议

(1) 俄罗斯超深井钻井起步较早,20世纪60—80年代钻成了一大批超深井,积累了超深井钻井经验,研发了一系列超深井钻井技术,走在了世界超深井钻井前列,为其他国家超深井钻井起到了引领作用。

(2)近些年,俄罗斯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大规模开发萨哈林油田,利用陆地钻机和海上钻井平台进行水平井钻井,钻成了一大批大位移水平井,应用了大量世界先进的钻井技术,带动了俄罗斯钻井工艺整体水平提高,增加了油气产量。

(3)建议引进低温钻井、涡轮钻具、轻质铝合金钻杆等俄罗斯特色钻井技术,提高我国钻井工艺技术水平;参与俄罗斯超深井钻井,为其提供我国钻井技术服务,包括水平井井眼控制技术、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固井技术、钻井液技术等,用钻井技术服务带动石油工程服务,石油工程服务带动油气田合作开发,分层次逐步进入俄罗斯石油市场。

猜你喜欢

深井钻杆钻机
煤矿坑道钻机大直径钻杆上卸装置设计
ZJ40L钻机并车箱升级改造设计
乳化炸药垂直供应技术在深井矿山中的应用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大直径海上风电嵌岩钻机驱动部的设计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基于Simulation桩顶钻机钻杆系统研究
浅谈提高牙轮钻杆使用寿命的措施
钻杆接头内螺纹加工自动化试验研究
集水明排与深井井点联合降水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