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栗生态化栽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

2021-05-29严志文

南方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潜山生态化板栗

严志文

(安徽省天柱山林场,安徽潜山 246300)

为应对我国滥用化肥农药和排放、焚烧种养殖业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于2016 年3 月至2020 年结合板栗园抚育,引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生态农业的理论与方法,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养殖企业的禽畜粪便,在安徽省潜山市国有天柱山林场板栗林内开展了板栗生态栽培技术试验,以探索适合潜山市的板栗生态化栽培技术 措施[1-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6 年3 月至2020 年进行,试验地选择在安徽省潜山市国有天柱山林场黄山、下岩、虎头岩、天柱寺保护站。天柱山林场位于安徽省潜山市西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为消除不同立地条件差异对试验的干扰,本次试验在国有天柱山林场共选择12 个立地条件不同的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小班,总面积24.42 hm2,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 所示。

1.2 试验材料

1)有机肥。按照禽畜粪便:菜籽饼=10 ∶5 的比例拌匀,施用前20 d 发酵腐熟。

2)绿僵菌。选用江苏省盐城市神微微生物菌种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水谷欣牌绿僵菌粉剂,执行标准为 GB 125864—2010,剂型为2.0×1010CFU·g-1粉剂。

3)作物秸秆。使用潜山市较多的稻草,晒干,在撒施绿僵菌后,按照干重20 t·hm-2用量,均匀铺在板栗 园内。

4)EM 发酵剂。选用山东绿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M-原液,执行标准为GB 20287—2006,登记证号为微生物肥(2018)准字5085,有效活菌数≥1.0×109CFU·mL-1。

1.3 试验设计

按照有机肥10 ∶5 禽畜粪便+菜籽饼(腐熟)每株施用量2 kg、4 kg、6 kg、8 kg、10 kg 设立试验样株。为了消除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树龄、不同板栗树大小对试验的影响,在选中的小班中随机抽取胸径、树高、树冠冠径、树龄相近的板栗树作为试验样株。为检验试验效果,设立对照株(不采取生态化栽培措施,对照株选择方法与试验样株选择方法相同),每种试验方法(包括对照区)选择10 株试验样株,作5 个重复,共计选择300 株试验株。试验小班与试验样株分布如表1 所示,生态化栽培措施与试验设计如表2 所示。

表1 试验小班与试验样株分布

1.4 试验方法

参照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的生态农业的理论及其在弘毅生态农场的生态农业栽培技术,在板栗树冠投影边缘浇施10 ∶5 禽畜粪便+菜籽饼(腐熟)有机肥2~10 kg/株,再撒施绿僵菌300 g·hm-2,再覆盖农作物秸秆,用量为20 t·hm-2(干重),然后在上面喷施EM 发酵剂,用量为原液1 000 mL·hm-2,喷施前兑水稀释1 000 倍,喷施于农作物秸秆上。试验方法如 表2 所示。

表2 生态化栽培措施与试验设计

考虑到生态化栽培措施对板栗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为了消除不同年份产量产生误差,选择2019 年和2020 年的板栗(脱苞后自然晒干)平均产量作为试验结果。

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板栗产量,消除不同板栗单株之间的差异、密度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将单株产量按照300 株/hm2密度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

板栗单位面积产量(kg·hm-2)=平均单株产量×300

将试验样株产量分别与对照样株产量相比较,计算出不同试验方法的板栗增产量(绝对增产量,与对照区相比增产量)和增产比率(相对增产量,与对照区相比增产比率)。计算公式分别为:

板栗增产量(kg·hm-2)=试验样株单位面积产量-对照株单位面积产量

增产比率(%)=板栗增产量/对照株单位面积产量×100

1.5 试验步骤

试验开始前,在选中的试验小班内按照试验设计选择好试验样株,挂上标签,并标明试验样株编号、试验措施、试验开始时间,然后按照试验设计进行试验,在2019 年和2020 年分别于各试验样株采摘板栗,脱苞晒干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如表3 所示,采取生态化栽培措施板栗产量要高于对照区,其中试验措施a 产量最高,为 624.586 2 kg·hm-2,与对照区相比增产500.688 5 kg·hm-2,增产比率达404.114 2%。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生态化栽培措施对板栗产量影响的差异性,对表3 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表5 所示。表4 统计数据表明,不同试验方法之间板栗产量方差较大,具有较大差异。

表3 试验结果

表4 方差分析

表5 数据表明,在a=0.05 的水平上,不同试验措施对板栗产量的F=10.338 3,大于临界值3.105 9,P=0.000 5,小于0.05,表明不同生态栽培技术之间以及生态栽培措施与对照样株之间的板栗产量差异显著,生态栽培技术措施有显著增产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表明,地面覆盖农作物秸秆20 t·hm-2(干重),施用EM 发酵剂1 000 mL·hm-2和绿僵菌 300 g·hm-2,树冠外缘浇施10 ∶5 禽畜粪便+菜籽饼(腐熟)10 kg/株,能显著促进板栗增产,与对照区相比,增产404.114 2%。因此,通过生态栽培技术措施,不仅仅可以促进板栗增产,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解决我国种养殖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猜你喜欢

潜山生态化板栗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建民族共同体 促生态化发展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捡板栗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摘柿子
炒板栗
吃个板栗不容易
烟雨潜山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