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05-28张艳刘延湘杨志华韩晓芳

科教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思政教育

张艳 刘延湘 杨志华 韩晓芳

摘 要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承担着专业引导的重要作用。在该课程思政教学中,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挖掘该课程的思政资源和内涵,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在实现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和学生思政教育目标的达成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工程 思政教育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1.057

Abstract It's one of the crucial responsibilities for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to develo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professional cours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being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plays an important guidance rol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uring the practice,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shaping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mor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and connotations were exploited; the practice of merg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 into education was discussed; the combining achievemen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targe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target was explored.

Keyword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target

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融入思政的意义

高等学校的使命不仅要育才,更要育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擔当的时代新人的重任,[1]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直接渠道“思政课程”的拓展,是建构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2]高校各专业教师应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为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正确指导,共同助力学生成长。[3]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的专业核心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体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知识、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选择、总体布置思路与方法及污水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培养学生应用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水污染控制工程等知识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问题并提出合适解决方案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污水处理的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及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该课程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价值塑造都有着重要影响,承担着专业引导的重要作用,课程中蕴含着重要的思政资源和内涵,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探索本课程的思政建设内容,在尊重课程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深化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实现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和学生思政教育目标的共同达成,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服务和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战略需要。

2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

2.1 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挖掘

2020年春节前突发新冠疫情,高校教学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在武汉市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水污染控制工程”网络开课,通过网络,我们在课堂描述武汉这座城市发生的灾难和英勇逆行用生命守护城市的英雄,激发了隔着屏幕的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和前进动力,同学们纷纷表达:虽然现在到不了一线,也还不具备强大的能力奋战在一线,但我们同样肩负使命,疫情期间好好学习,做好准备将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在课程绪论学习部分,我们向学生介绍我国水处理发展的艰难历程,告诉学生我国水处理是经过无数科学工作者艰苦不懈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基础,同学们要接过历史的火炬,肩负责任,任重道远。

在学习污水出路与排放标准章节时,解读政策法规,也同时向学生介绍他们熟悉的江河湖泊在治理措施、应急防控、环境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他们作为环保人的自豪感和担当,同时举例说明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后果的负面案例,让大家明白保护环境是实实在在每时每刻的努力与责任,需要环保人的专业与坚持,同学们承担着保护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责任,环保工作需要诚信,需要遵纪守法。

在讲解水处理设备设施部分,我们告诉学生,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水环境保护、水污染处理责任重大,我国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研发起点低、起步较晚,部分需要借助国外经验和技术,有些还不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能力,引导激发同学们刻苦钻研、投身科研,立志摆脱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困境,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

在讲述水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发展时,我们和学生结合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及饮用水源的安全防范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拓展。疫情期间确诊病例粪便标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意味着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切断粪口传播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对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进行安全处置。新冠定点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医疗废水要排出,城镇污水也需要提高处理级别,且在防控期间,民众大量的消毒水可能也会对地表水带来一些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讨论,鼓励他们查阅资料寻找提出解决方案,虽然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不足以解决所有现实问题,但是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信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好本专业的热情。

2.2 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思路

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顶层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内容的规划与设计等方面有意识地将水污染课程思政的元素纳入其中,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而教学方式方法则是提高思政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推进教学改革,特别是要将过去“一言堂”课堂演变为“学习共同体”,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通过翻转课堂、小组讨论以及案例教学等方式突出和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针对“活性污泥法发展演变及活性污泥工艺运行与管理中的问题”章节内容,抛出题目,学生结合书本知识,通过广泛查找阅读文献,了解活性污泥方法演变以及我国活性污泥工艺发展历程,让学生完成PPT,通过小组讨论,并在课堂上演示、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对内容进行整理和升华。这样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和认知课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实现价值观的自我完善。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专业课教学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知识体系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以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进,为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脱节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3 结语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德育意识和德育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因而,专业课教师在强化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要致力于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课程思政是隐形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思政课程”,它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要探索有效的授课方式,将思政道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合到专业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在课程思政内容选择上要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深度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凸显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价值功能,同时,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施,必然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师教案课件、教学方式方法各方面的改革,以达成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内容与精神有效融合。总之,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挖掘、积累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6):66-69,91.

[2] 焦连志,黄一玲.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3):121.

[3]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思政教育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