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企业测试工程师培养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

2021-05-28陈翠娟

科教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企业需求软件测试教学改革

陈翠娟

摘 要 本文针对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称考试为助力,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重视软件测试实践和工具的应用,重视案例教学和教师团队建设,实行课程教学和工程师证书获取并行的“双轨”模式。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培养卓越的软件测试工程师,更好地与企业人才需求相接轨。

关键词 软件测试 测试工程师 教学改革 企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1.026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software testing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mode of "taking the enterprise demand as the guidance, taking the professional title examination as the assistance, and tak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goal".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improve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software testing practice and tools, attach importance to case teaching and teacher team building, and implement the "dual track" mode of parallel course teaching and engineer certificate acquisition. At the same tim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course, we should cultivate excellent software testing engineer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talents.

Keywords software testing; test engineer; teaching reform;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近年来,我国的软件行业发展迅猛,软件质量控制和保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软件测试在软件行业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经中华英才网统计,2019年软件测试人才缺口竟然超过20~30万,IT行业巨头也都在加紧争夺软件测试人才。[1]软件测试课程是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虽然许多高校也对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但受本科传统教学模式的深远影响,软件測试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重心依然在理论知识上,软件测试工具未得到重视

软件测试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但各大高校在课程安排和教材选择上,仍偏向于对理论知识的介绍和掌握,许多企业实用测试工具的应用未得到重视。

1.2教学内容抽象,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软件测试相关理论内容,对于没有任何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抽象难懂的,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1.3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师资力量不足

软件测试课程对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但是大部分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渊博的知识,却没有实际软件开发的经历,缺少软件测试的经验,很难做到言传身教。

1.4软件测试课程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只设立一门软件测试课程,没有形成一套课程体系。学生所掌握的课程内容也较碎片化,无法形成完善的测试知识体系。

1.5学生对于软件测试认识不足,缺乏从事该方面工作的指导

很多高校对于软件测试课程重视不够。缺乏对课程的重视以及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方面的指导,学生也多重开发、轻测试。[2]

2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根据行业调查结果显示,一个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应掌握多层次的知识,一个高效的软件测试团队应该有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去支撑。如下表构建软件测试知识体系,并根据知识体系结构和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调整软件测试课程体系,优化软件测试课程内容。最终的目标是能够将知识转换成经验、技术和能力,培养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培养能够符合企业需求的测试工程师。

3多角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丰富实战案例

项目驱动教学法以一个项目案例为线索,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主动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带着任务目标,积极动手实践。它营造了一个更为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主动参与到软件测试过程中,融入测试用例设计、执行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勇于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除了贯穿整个课程的项目案例,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来设计案例。如在介绍“错误推测法”时,引入“分析单词词频”的案例,让学生设计测试用例、编写单元测试代码进行测试,并通过讨论分析学生的实验,掌握错误推测法的应用。学生通过“实践—讨论—分析—总结”,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掌握了单元测试的方法和技巧。

3.2 避免灌输和填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识体系是构建出来的,不是填鸭式灌入的,与其灌输给学生知识,不如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或者学习视频,鼓励学生主动去研究问题,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授课时,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设置限时找Bug比赛,并将比赛获得的积分以兑换卡片(作业免做卡、作业改优卡等)的形式奖励给学生。新颖的形式、享有的特权和荣誉,无形之中吸引了学生,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被动的学习变得主动并富有激情。

4构建测试工具库,建设专业实验室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软件测试工程师,仅仅靠掌握测试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工具的熟练使用是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根据培养方案和专业方向,对各种测试工具进行比对和筛选,选择符合课程实际情况,并能够与企业应用接轨的工具,构建测试工具库。在授课过程中,尤其要加强自动化测试和性能工具的使用,如Selenium2和LoadRunner。性能测试对于实验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需要高配置高性能的电脑,需要建设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

5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考核

考核方式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考核方式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而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软件测试课程不应把考核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识记上,而应该放在知识点的应用上。

6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提高是软件测试教学改革得以胜利开展的前提。通过培训教师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最普遍的做法。此外,引入企業工程师到教师队伍中,建设产学合作的教学团队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学校也可指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研发一线,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工作。

7开启课程教学与证书获取双轨模式

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与软件测试相关的软件评测师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职称证书。对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针对课本的知识点,以软考的题目为练习,开启课程教学与获取资格证书并行的双轨模式。让理论学习更有目的性,让学习的结果得到实质性的认可,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8总结

通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称考试为助力,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并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改变了以往重理论、轻工具的枯燥教学模式,更有效地提高了课程的质量,有助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自学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勇于探索和进取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王鑫便,刘仰光,程萍,李艳.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0(5):97-101.

[2] 陈长清,陈传波,肖来元,吴涛,裴小兵.项目驱动产学结合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构建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S1):178-181.

猜你喜欢

企业需求软件测试教学改革
软件测试方向人才培养“1+X”融合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
关于 Web 应用系统的软件测试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迈向企业造型需求的机械外观设计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软件测试发展现状及前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