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阳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5-28安鑫丽施春艳

山西农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安阳市现代农业农产品

□安鑫丽,施春艳

(安阳市师范学院商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1 当前安阳市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1 农业经济总量基本平稳

安阳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经济形势基本平稳。2018 年前,安阳市农业经济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 年,安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8 亿元,比2018 年同期下降1.9%。2019 年,安阳市各区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差距明显,最大值为内黄县的1 109 933 万元,最小值为文峰区的22 654 万元。

1.2 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

安阳市主要农产品生产依然保持稳定,2013—2019 年,除油料作物和棉花产量外,小麦等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2019 年,安阳市粮食种植面积56.59 万hm2,粮食总产量376.1 万t,增长0.2%;夏粮产量206.4 万t,增长5.7%;秋粮产量169.6 万t,下降4.9%;粮食产量443 kg/667 m2,增长5.6%。

1.3 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偏低

安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但是农产品加工业水平仍然偏低。2018 年,安阳市农副食品加工业中,规模以上企业64 家,亏损企业8 家,资产负债率为59.64%,利润总额41 273 万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 401 万元。安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强。河南省共确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94 家,其中安阳市28 家。河南省部分地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如表1 所示。相较于河南省其他地级市而言,安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较少。

表1 河南省部分地级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

1.4 农业品牌市场影响力较小

安阳市加速推进大农业品牌建设,已经形成了东岗花椒、林州茶店太行菊、内黄花生、林州东姚小米、内黄大枣等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逐年增加。但是,安阳市农业品牌市场影响力依然较小,尚未形成全国性影响力。现有品牌基本上只是在当地或临近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知名品牌较少,竞争力不强。

1.5 新型经营主体活力不强

安阳市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典型培育,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但是新型经营主体依然不强。

首先,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经济效益普遍不高,且这些主体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敏锐程度较低,政府支撑作用明显,没有完全融入大市场中,导致安阳市新型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其次,安阳市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有组织无合作”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部分合作社、家庭农场存在“空壳化”现象,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

1.6 新动能、新业态成绩突出

安阳市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资源丰富。西部有太行大峡谷和具有非常深厚红色精神的红旗渠,南部有岳飞庙、羑里城等,东部有内黄大枣、二帝陵等,西北部有马氏庄园、袁林等,市中心有殷墟等。安阳市古老文明和现代航空完美结合,被称为“一座会飞的城市”。

同时,安阳市的花卉、经济作物种植,完全可以满足居民休闲观光和生态宜居的多元化需要。但是,安阳市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后期建设带动作用不强,农旅融合度不高,农产品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迟滞,新动能、新业态后劲不足。

1.7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口

安阳市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山水湖草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较大,安阳市农业基础设施依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安阳市对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少,2018 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占4.5%。相比洛阳、平顶山、三门峡、南阳等,安阳市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少,如表2 所示。

表2 河南省部分地级市农林牧渔业固定投资比重

2 安阳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谁来种”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安阳市多数种田者并不是理想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即“谁来种”。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安阳市多数农民偏老弱化,年轻人“不务农”现象十分严重。年轻人是新思想、新科技的领头人。年轻人“不务农”,使得农村和农业发展缺乏动力。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原因如下。

首先,务农经济收入较低,且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种田风险大,而务工收入稳定,风险较低。其次,部分农民土地被征用,农民土地减少。再次,现在年轻人崇尚高科技,对农业的认识有一定误区。最后,农村结婚时,女方要求男方在城市置办婚房。

2.2 “种什么”

2016 年前,安阳市粮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高于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包括农用手工工具、化肥、农药及农药器械和其他农用生产资料)。2016 年后,粮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低于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种粮成本增加,但收入减少,最终导致农民的收益逐渐减少。粮食生产效益较低,种子显然是头等大事[2]。要立足于安阳市基本情况,开拓视野,调整种植结构,向种植经济作物倾斜。

2.3 “怎么种”

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业争夺资源的矛盾日趋激烈。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控制常常依赖于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农膜等,造成农业生态资源环境负荷增加[3]。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逐步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结构失衡,农业生态系统抵抗力减弱。

既保证现代农业的发展,又保证生态环境效益,是对当前农业生产的要求。农业生产对象具有特殊性,生产过程极易受到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存在资源禀赋、主体功能区划分等差异,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区域间的统筹规划、分工合作,避免人为垒规模、造特色,实现合理引导和正确定位。

3 推进安阳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要在深入分析安阳市农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抓住机会,克服挑战,实现安阳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3.1 依托一个基础

依托一个基础,即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规划区域布局,根据各区县自身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制定差异化补助标准,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建成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农业,保证农业稳产增收。调减农作物面积,适当调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打造全国优质高产稳产粮食生产示范基地。

3.2 构建一个体系

构建一个体系,即构建适应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以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培育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间的合理分工,带动小农户发展,不断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鼓励代耕代种、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生产性服务。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健全农村公益性服务体系,拓展区域农技站服务功能,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切实起到服务大众的作用,以服务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健全金融政策支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和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关系,扶持骨干带头人[4-7]。

3.3 凭借一支队伍

凭借一支队伍,即建立一支职业农民队伍。

首先,加大对农民的规范化指导力度,尤其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鼓励多交流、多总结、多推广,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培训内容不能“一刀切”,要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半农半读等形式,调动农民学习积极性。

其次,落实职业农民相关政策,包括人才引进、奖惩等。鼓励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给予其政策支持,降低创业门槛。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兼职。制定奖惩政策,精准认定,精准扶持,不断调整对农业的支持政策,适当向职业农民倾斜。

再次,实行考核机制,发挥监督功能,起到鼓励督促作用。

3.4 制定一个标准

制定一个标准,即生态保护标准,坚持绿色发展,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夯实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加快从传统的种植模式向绿色有机种植模式转变。

其次,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执行农业标准化制度,在种植品种上向优质、高效调整,严格实行“三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建立农药可追溯体系,从根源上保证农产品安全。

再次,继续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施城区绿化,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完善农田道路、桥梁、晒场、沟渠、农具场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抗灾抗风险能力,提高植保机械作业质量。

最后,继续推进安阳市“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促进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3.5 推进一个特色

推进一个特色,即以智慧农业、多功能农业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智慧农业可以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8-11]。安阳市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着人地矛盾依然存在,农业装备普及应用率较低,传统生产方式根深蒂固,农民不愿意放弃耕种,智慧农业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等不利因素。

安阳市应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搭建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智慧农业引资引智的力度。同时,深入发现各县区资源特色,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现代生态园林等特色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业深入转型。

3.6 挖掘一条道路

挖掘一条道路,就是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走出一条能够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道路。

首先,就近或就地设立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率,进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其次,加快安阳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引进或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市场”运行模式,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率。开创新型农业集聚化市场新格局,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再次,加快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即配套企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集群重点项目建设,凸显园区“洼地效应”,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4 结束语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个系统、综合、长期的过程,需要统筹协调,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农业现代化既要紧跟时代发展,又要体现浓厚的地域特色。发展现代农业是安阳市面临的机遇,也是推动安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安阳市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必由之路。安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未来发展道路依然很长。

猜你喜欢

安阳市现代农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中秋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开展送温暖活动 安阳市关工委
美 丽 的 天 鹅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