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05-28裴琴娟

山西农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江苏农业发展

□裴琴娟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休闲农业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为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从相关文献可知,休闲农业主要兴起并发展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前期和初期的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到了租赁的最高阶段。

我国休闲农业起缘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依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国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使休闲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在全国各地距离城市较近的地区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休闲农业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在农业增收和游客体验方面取得双赢。随着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休闲农业和环境保护失衡、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深入调查发现,江苏休闲农业有政府或企业主导以及农户或返乡人员自发形成两类。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比较乐观,但从理论层面分析,我国休闲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江苏休闲农业的深入调查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希望对休闲农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江苏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江苏休闲农业自20 世纪90 年代萌芽后飞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江苏休闲农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政府主导下以“特许经营权”授予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方式;二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休闲农业,主要形式是经营农家乐、民宿等。通过表1 可以看出,2015—2019 年,江苏休闲农业综合收入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 年比2015 年增加415 亿元,增长了157%。同时,江苏休闲农业发展带动了周边乡村就业,2010 年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为20 万人,2018 年增加到105 万人,增加农民就业97.3 万人,乡村居民通过休闲农业增加了收入。2019 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 675 元,是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567 元的1.96 倍,比2015 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9.48%。

表1 2015—2019 年江苏休闲农业经济效益

2 江苏休闲农业面临的挑战

休闲农业成功与否,需要市场和时间的考验。就目前江苏休闲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缺乏合理规划

从整体上看,江苏休闲农业布局和规划不均衡,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江苏休闲农业大多在3 类地区周边发展较好。一是著名景区周边的近郊休闲农业,二是环湖区和环山区形成的独具地形特色的休闲农业,三是依靠沿江、临海以及黄河故道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

苏南经济发展迅猛,旅游资源开发相对完善,休闲农业发展比较出色。苏北区域由于地域等因素,休闲农业发展缓慢。江苏有24 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其中只有4 个在苏北。从整体上看,江苏休闲农业缺乏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存在一定的无序状态,从而造成休闲农业浪费现象严重。

2.2 部分环节支持力度不足,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从发展休闲农业需要的建设用地来看,江苏休闲农业需要的住宿、餐饮等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很难获得上级批复。财政政策方面,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大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关扶持奖励政策,但在很多地区,相关政策不能真正实施到位。有些地区休闲农业正在或者将要面临发展滞后的现状。有些地方休闲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比如停车场、厕所、住宿等环境有待改善,游客体验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3 模式重复,缺乏创新

创新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江苏休闲农业面临创新不足的问题,部分开发者一味照抄照搬成功案例,缺乏对所在地区的实地考察和分析,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失去了休闲农业旅游带给人们的审美性[1]”。创新能力不强,导致江苏休闲农业重复项目众多。休闲农业项目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导致观光者视觉体验疲劳。同时,江苏休闲农业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足,不具有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特色,使很多地区休闲农业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4 未能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当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本质上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应当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江苏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乡村土地流转纠纷、加工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让乡村振兴和青山绿水并存,是实施休闲农业项目的关键。

3 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江苏休闲农业面临的挑战,结合江苏实际,参考其他地区休闲农业案例,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加强顶层设计,让规划更长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江苏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

第一,在休闲农业项目开发初期,应当做好前期调查研究。要做好对国家政策乃至全球现状的全面深刻调查,避免“盲人摸象”。在区域选取、管理规范化以及与周边地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多下功夫,力争实现“美美与共”。

第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努力达到“将农业景观与城市人文景观在加强交通和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有效联动和协同保护[2]”,努力让休闲农业服务大众、美化城市,助力新农村建设。

第三,因时因地制宜,让江苏各地区的休闲农业形成独特的“标牌”。着力打造“三区五带”格局,建设都市、环丘陵山区、环湖泊湿地等类型的休闲农业区,打造江、海、大运河、黄河故道、东陇海线5 个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链条。

3.2 努力克服自身困难,读透政策,最大化利用扶持资金

“要合理利用休闲农业旅游相关政策,借助政策力量,获得国家和市场的认可,更好地建立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内涵,优化发展布局[3]”,使江苏休闲农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内共同富裕。

3.3 知人知己,看清模范,看清自己,在现有基础上整合发展

顶层规划不是推翻之前的休闲农业重新开始,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全面、科学、合理地分析并进行有效整合,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将休闲农业同景区整合在一起,巧妙设计旅游路线,打造个性化旅游线路,发展更加人性化的“休闲农业+景区”模式,让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4]。例如,2020 年由江苏牵头的“苏韵乡情”休闲农业旅游推介整合活动,对休闲农业快速恢复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3.4 鼓励创新,让创新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常态

在休闲农业项目林立的当今,谁能够留住游客、谁能够让游客流连忘返,谁的休闲农业项目才可以长期屹立不倒,而吸引游客依赖于创新。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精神上的满足感将决定游客体验,因此休闲农业项目应当尽最大可能为游客带来私人订制般的体验[5]。

3.5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让“青山”与“金山”常在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休闲农业开发必须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游客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乐趣的同时,应尽到自己的义务。提升游客对休闲农业的认识,有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4 结束语

近年来,江苏休闲农业踏上了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交汇点,应该明确休闲农业面临的挑战。针对当前江苏休闲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缺乏合理规划、部分支持环节薄弱、基础设施亟待完善、模式重复、未能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制定长远规划,克服自身困难,最大化利用上级政策和资金,在已有基础上整合发展并勇于创新,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让“青山”“金山”常在,不断开拓休闲农业新局面。

猜你喜欢

江苏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读江苏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