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探索

2021-05-27苗苗

美与时代·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探索高校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高校舞蹈教学作为艺术的传递方式之一,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舞蹈不但能够对艺术进行表达,还能够帮助舞蹈学习者塑造形体,使学生在舞蹈中展现自身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于舞蹈的鉴别水平,使学生的艺术修养有所提升。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舞蹈课程,希望借此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的舞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大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情感表现力方面的教学。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情感表现力,提高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简要介绍舞蹈教学中情感表现力的作用,分析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促使高校舞蹈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学生;情感表现力;策略;探索

舞蹈是现代社会较为常见的一类艺术,和其他类型的艺术有着一定的差异,正是舞蹈的特殊性,使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发现,为了满足新课标对于学生的新要求,再加上舞蹈这一艺术形式能够使学生拥有更加美丽的体态,提升个人气质,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舞蹈课程。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对于情感表现有一定的感悟。即在了解舞蹈的前提下对于舞蹈进行演绎,使观众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有关情感表现力的教学内容比较少,这从某种角度限制了舞蹈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此,高校和舞蹈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

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作用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和舞蹈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和素养,还能够使学生对舞蹈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为此,高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必须认识到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重要性[1]。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舞蹈作品的内涵。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真情实感,并将其作为立足点,更加细致地体会舞蹈的艺术魅力,并通过自身动作将其呈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联系舞蹈的场景以及感情,使学生在开展舞蹈学习时,真正了解舞蹈,从而演绎出具有更加浓烈情感的舞蹈。只有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才能使学生对舞蹈形成深刻的认识,把舞蹈的魅力展现得淋漓极致,并主动将其加入到舞蹈学习之中,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第二,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舞台表演时,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大部分情况下,舞台表演力是由情感所决定的,只有学生对舞蹈有自己的认识,才能够展现出丰沛的情感,使观众通过观看舞蹈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能够将舞台表演和自己的真情实感联系起来,不但能够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舞蹈,还能够获得与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通。在这一情况下,提升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舞台表现能力[2]。第三,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提高能够提升舞蹈教学的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将提升学生的情感表现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能够使学生的舞蹈专业素养得到增强,了解到更多和舞蹈专业相关的知识,对于舞蹈产生热情,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舞蹈学习之中。除此之外,因为学生自身有着较为充沛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舞蹈学习的乐趣,这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有效地提升舞蹈教学水平。为此,高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必须要注意提升学生的情感表现力。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

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困难

(一)教师和学生没有认识到情感表现力的重要作用

虽然情感表现力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舞蹈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情感表现力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对情感表现力进行专门培养。部分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过程中,直接忽略了情感表现力,学生在并不了解舞蹈和自身现实情况的条件下,进行舞蹈学习,无法将自己对舞蹈的了解和感触传达给教师。长此以往,双方无法形成良性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高校舞蹈教学的难度。并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情感表现力更加难以表现,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舞蹈教学方式较为固定

高校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教学过程是机械性的,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模式比较固定,缺乏创新,更展现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之中[3]。因为舞蹈教学方式固定不变,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很少能有和学生进行沟通、互动的时间,无法了解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情况。再加上舞蹈教学方式过于固定,导致高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难以提升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也就是说,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情感表现力提高的需要,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如果这一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诸多衍生问题,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在这一情况下,学生的情感表现力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不但无法得到提升,反而会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实践的机会,以及对于舞蹈作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问题,难以理解舞蹈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内涵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提高[4]。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

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

(一)帮助教师和学生对于情感表现力形成正确认识

要想通过高校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必须要让教师和学生对于情感表现力有正确的认识。尤其是高校舞蹈教師,只有真正认识到情感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此,高校舞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融入更多的情感表现力,了解每一位学生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应该对情感表现力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并对教学情况进行汇总,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只有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情感表现力的重要性,才能够共同营造出一个适宜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环境,为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增强提供适宜的环境。

(二)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高校能否顺利开展舞蹈教学受教学方式的限制,并且会对学生的情感表现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5]。为了在舞蹈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情感表现力,舞蹈教师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舞蹈教師可以运用互动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并在舞蹈示范的过程中和学生积极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情感表现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做出一定的改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分组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把握好分寸,而不是盲目使用某一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当学生的情感表现力产生变化时,教师应该对情感教学方式做出适当的调整,考虑学生现实学习的需要,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应用,使舞蹈教学更加顺利地展开。

(三)为学生提供舞蹈实践的机会

舞蹈表演的机会,尤其是在舞台中开展的表演,能够有效地提升舞蹈教学的水平,使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增强。高校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将舞蹈教学从课堂开展到课下,组织学生进行实践[6]。比如说,高校舞蹈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舞蹈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高校舞蹈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演出,使学生拥有更多舞蹈实践的机会。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还应该对学生在舞台中的表演进行分析,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借助学生在舞台上所进行的表演,尤其是在情感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情感表现力培养措施。随着学生舞蹈实践次数的增加,学生对于情感表现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使学生对于舞蹈作品的情感形成全面的了解

学生对于舞台作品的情感了解相对片面,这是学生情感表现力无法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在新时代,要想使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须使学生对舞蹈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比如说,教师在开展民族舞《孔雀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孔雀舞出现的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情感。在这一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展示杨丽萍所表演的《孔雀舞》片段,并对其中包含的情感进行解读。在现实舞蹈表演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动作、情感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学生对舞蹈感情的认识更加全面,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舞蹈的印象。如果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情感分析能力,并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主动开展深入的分析,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7]。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高校舞蹈教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提升学生在舞蹈中的情感表现力,能够使学生表现出更高的舞蹈专业素养,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舞蹈水平。为此,舞蹈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新的措施,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改变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使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得到提升。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主动加入舞蹈学习之中,提升自己的舞蹈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高校舞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仲佳静.有效提高学生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力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19(21):123-124.

[2]孙樱.探究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J].艺术评鉴,2017(20):122-123.

[3]张姝.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实践策略研究[J].北极光,2019(12):50-51.

[4]史方圆.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J].戏剧之家,2020(5):161.

[5]刘小榆.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19(2):190.

[6]梁琳.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J].科教导刊,2019(12):109-110.

[7]薛实夫.关于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245-246.

作者简介:苗苗,硕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探索高校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