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与城市“对话”视角探讨小学校园设计
——以宿州市第五小学为例

2021-05-27刘之傲姜长征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4期
关键词:宿州市对话景观

刘之傲,姜长征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1 对话城市

当前,我国正快速发展,随着大规模城镇化建设,人口和资本在城市中迅速增长,对城市负荷与空间秩序造成压迫,城市文化特色也面临一定的危机。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具有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的意识,即所谓“城市视角”。它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态学、城市空间设计、文化与美学等多方面,具体应该关注以下3个方面。

1)充分认识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增强空间的包容性 设计应符合公众的审美与价值观。城市空间为人所用,其文化的包容性和功能的包容性应是重点。

2)营造易于交流和经营的城市界面 一个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应该具有充分的可供交流与经营的城市界面,尺度适宜的空间能够提供充分的易于交流与经营的城市界面,进而提升人气与活力。

3)城市空间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创新 建筑是城市空间构成的基本元素,会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建筑师需要发掘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场所原有的历史与文脉,并考虑如何在后续建设中延续。

2 项目概况

2.1 建设背景

2018年12月14日,宿州市关于2019年主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谋划会议议定了以下事项。

关于2019年主城区学校建设目标,“3个10”建设任务中,每年新增10所中小学的既定目标不能改变。

宿州市第五小学原校址因城市建设需求征迁,现该校借用二初中校舍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根据宿州市中小学布点规划和市政府建设计划,黄庄安置区配建小学作为宿州市第五小学整体迁建学校。

2.2 城市风貌

可以采用道路河流等元素形成的线状城市风貌带、城市景观风貌2种类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宿州市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结构。其城市特色风貌可以构建“两河三岸、四心四轴”的结构体系。

汴河、沱河呈V字形穿过城区,串接三角洲公园、汴北公园、雪枫公园、汴河公园等重要滨河景观节点,形成汴北新区、沱河西南和城东新区3个片区,构成“两河三岸”的独特城市景观。

依托城市主干道打造4条景观轴,形成双十字结构,沿淮海路、汴河路打造传承宿州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总体脉络的景观轴线。“时代新风”十字轴,沿人民路和洪河大道打造体现宿州城市风貌的交通景观轴。

2.3 场地概况

项目位于埇桥区北关社区黄庄安置区东南角,东至现状居住区,南至沱河公共绿地,用地周边汇源大道为城市主干道,西昌北路为城市次干道,黄庄路和沐阳路为城市支路。项目占地约48.52亩。场地在城市控规下有2处开口:一处位于基地南侧80m景观带上;另一处位于基地东侧,紧挨场地相邻的居住区。西侧安置区中规划有数栋32层高层住宅;东侧建有一排6层商住楼,校园场地与1层商铺之间环境较差。

3 设计项目

3.1 设计策略

1)轴线与流线设计 校园主入口开向南侧,正对沱河公园,设置景观轴从入口处一直延伸至校园内部,形成蕴藏浓厚文化气息的景观活动长廊,与沱河公园对话、与学校悠久历史对话、与现代创新教学模式对话。次入口设置于东侧开口处,一主一次分别供学生和教职工使用,实现教职工人流和学生人流互不干扰。

2)应对东西两侧环境 由于校园东侧的高层会对场地内产生不良的采光影响,因此将东侧校园东西分区,形成运动区和综合教学区。又因西侧既有建筑环境较为嘈杂,将教学区形成半围合庭院朝向校园内部。

3)建筑沿街面对话城市、传承历史 学校唯一的城市展示面为南侧入口立面,雕塑化的立面处理手法辅以砖红色、白色、木格栅相互穿插的体块组合,具有亲和力。入口正下方,采用地面石碑的形式,上面镌刻了校园的三段重要变革历史,将场所的文脉传承下去。

4)2层连廊系统划分教学与活动空间 在主入口旁设置的大台阶衔接2层连廊,将普通教室全部设置于2层以上,1层的功能房间全部设置为课余活动用房、机动空间,并连通教学内庭院。此外,结合2层平台设置供学校日常使用的“校园小剧场”。设计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设计策略

3.2 空间布局

1)一轴 共享轴位于校园中心位置,教学区与运动区分置东西,形成收放有序的纵向序列空间。

2)两区 项目由南北向主轴将校区划分成东西向两个功能区,教学区通过具象的构图,形成完整丰满的形象。

3)三院落、三广场 年级和校级及其各自之间自然围合成3个丰富多样的共享庭院,校级共享体直接围合成3个开放、活跃的广场空间。

3.3 功能布局

小学校园设计中强调“教学、运动、办公”3个区域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依照自身特点进行动静分区。

东侧教学区形成3栋独立教学楼,分设低、中、高年级,并在南侧形成综合教学楼;西侧运动区由南向北依次是风雨操场、300m跑道和运动场;将行政楼和职工食堂分设于场地北侧,以行政楼界面作为校园轴线收尾,以职工食堂限定次入口广场;南侧建筑向场地内退让用地红线10m多作为家长接送等候区,对城市开放。

3.4 建筑设计

3.4.1 可持续性设计

为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有普通教室都朝向北侧,过道置于南侧,防止眩光,将教学单元尺寸控制在9.4m×8.4m的柱网体系下,并在教学楼1层设置有同样尺寸的机动教室,这样可以在36班、班均45人的要求下留出一定富足,为未来校园发展保留灵活性。

3.4.2 单体空间营造设计

南侧入口东侧的教学综合楼是承载学生除基础课程以外的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转换思维、提升综合素质的场所。单体为两个L形相对形成的“回”字形构成,其中一个L形1层和4层做“减法”,形成底层架空空间和4层的露台空间,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活动交流空间。

北侧行政楼为南北朝向的长条单体,作为校园轴线上视线的重点,方案大胆地将单体2层完全架空,给人以视觉上的悬浮感。此外,在单体东侧与校园连廊系统衔接处同样利用“减法”形成通高空间,实施绿化,用白色飘板将其限定,营造清新、绿色的小环境。

3.4.3 立面造型

整体校园主色调以代表现代的白色、富有底蕴的砖红色、具有亲和力的木格栅组成。南侧作为重要的城市沿街面,在立面上用白色飘板将风雨操场与教学综合楼限定起来,形成门洞。教学楼将楼梯间设置于西侧,并在立面上将其凸显出来,展现结构之美,将上下联系的交通功能转化为立面形象也能增添校园活力。行政楼采用下实上虚的处理手法,一方面在视觉上增添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远景立面上利用大面积木格栅也能更加轻盈飘逸。东北角的职工食堂相对隐蔽、独立,在餐厅区使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并用白色金属格栅将其环绕,通透的同时也能对体量感有所缩减。建筑规划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建筑规划设计

4 结语

本案从城市需求和学生需求并行出发考虑,是一次对教育建筑和城市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探索。在应对一些城市视角的问题中,提出了3种应对策略,以期为与城市“对话”的教育类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宿州市对话景观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拼 搏
揽 月
宿州市2000国家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