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夜游照明设计在丽水南明湖EPC模式项目中的探索

2021-05-2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树乐王子烨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4期
关键词:南明夜游丽水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金 坤 王树乐 王子烨

0 引言

伴随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较之传统市政“亮化”工程,城市文旅景观照明对于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照明工程项目均会赋予“光”更多的涵义,彰显各地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同时成为重要的文旅夜游要素资源。因此,广义的文旅照明既包括文体、商业、旅游景区等级别的景观照明,又包括城市级别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景观照明。在宏观政策上,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倡导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基于上述社会环境背景,结合丽水南明湖文旅夜游项目,围绕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项目模式对照明设计流程进行梳理,并同以往亮化工程进行比较,提出生态文旅夜游照明设计中的关注要点及探索。

1 项目概况

工程案例位于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保护区——丽水市南明湖及南明山区域,既是丽水山水生态城市构建的核心,同时也是珍贵的城市环境资源。生态文旅夜游项目将以南明湖为轴线,向两侧延伸休闲景观带,突出体现夜游功能,塑造城市核心旅游区,实现经济发展与良好自然生态间的平衡(见图1)。

图1 “丽水之光”环南明湖生态夜游项目

文旅夜游照明设计范围主要包括南明湖南北两岸滨水景观亮化、跨江桥体及古塔亮化、山体及主干道路亮化等,重要景观节点达31个,总体区域面积约6.56km2。作为丽水市近年来首个重点景观夜游项目,将采用EPC项目模式,高效整合各参建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参与各方自身能力优势,形成“强强合作”模式,为项目效果的全面准确展现、进度质量的有效把控,以及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提供多重保障。

2 照明方案设计原则

文旅夜游项目照明方案的设计核心是从当地众多文化符号中提炼所要重点表达的要素,将日间少有联系的建筑景观节点,通过光与影及其他技术手法,打造一条具有当地文化内涵与人文特色的游走线路,让游客沉浸在照明设计师所营造的光环境氛围中,享受光与影所带来的全感官体验,以达到文旅夜游的设计意图。

为此,环南明湖文旅夜游设计主创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并收集筛选大量文献资料后,最终确定方案以“诗画江南、秀山丽水”作为文化主线,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将“湖、岛、山、城”风光作为核心资源主体,通过景观构造及光影设计,全方位挖掘丽水夜间经济潜力和城市吸引力,将环南明湖一带打造成丽水的“夜间城市会客厅”。

按照上述设计原则,依据JGJ/T 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关于不同城市及环境区域照度和亮度要求,结合生态绿色照明,避免城市光污染的整体需求,对环南明湖区域文旅夜游景观节点进行整体照明规划,如图2,3所示。

图2 色温色彩规划

图3 亮度等级规划

3 关键节点照明方案

在项目整体规划的31个景观节点中,按照“以岸线为脉、以楼桥为形、以山岛为意、以湖水为魂”的丽水特色山水画卷的文旅意境主题,在环南明湖区域内进行三段式分区分主题的灯光建设。

选取文旅夜游照明方案中2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应星楼和南明门投影,论述整体文旅夜游照明设计。

3.1 应星楼

3.1.1 星宿文化主题光影塑造

应星楼位于环南明湖两岸滨江绿化带的核心位置,因对应“少微处士星宿”得名,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应星楼经历代修葺重建,至民国时期尚存,1944年焚于火,于2008年邻原址重建,楼体高达45.9m,共9层,面积达2480m2。虽是一座现代仿古建筑,但由于项目建设者在当初规划设计时就赋予其承载的历史内涵,所以新建的应星楼包涵和反映更多的是南宋时期历史文化艺术元素。如按照宋式营造法式建造的大木作、挑檐翘角屋面及正脊上的鸱尾等。特别是登临其上,还能体会古代应星楼“上挹景纬(日与星)之精,下为誉髦(喻英杰之士)之应”的恢弘气势。

在理解应星楼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元素后,对此节点设计采用重点照明与场景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将应星楼星象文化的历史沧桑及丽水人的独特品质通过光与影的艺术表现进行全方位诠释。

考虑到楼体建筑高度,照明方案利用远程投光或泛光方式烘托楼体建筑的4个立面,照明灯杆支架选择避开人流主视线方向,以免产生视觉暗区,也尽量避免产生眩光;同时在建筑屋顶处布置一体化瓦楞灯及投光灯,将琉璃瓦分层次打亮;建筑檐口布置线形洗墙灯,重点勾勒出挑横梁彩墨画细节;在楼层间的立柱布置窄角度下照壁灯,通过加装深防眩光圈和格栅网罩后,在照亮立柱上的金笔题字时不会产生严重眩光,同时展现应星楼层与层间的空间结构联系。应星楼配楼设计方案采用整体照明方式,主要突出檐部细节,连廊处进行功能性照明设计,对连廊顶部、檐口及柱进行打光处理,放置线形灯具和投光灯,通过照明光引导,与应星楼主体建筑形成夜间效果呼应。

建筑主体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创造细腻并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通过多种光影变化以对应天上星宿,多层次灯光互相映衬。夜间将应星楼整体打亮时,重新塑造建筑的结构美与人文美,凸显建筑形态、外观、肌理、色彩、比例等信息,让游客从中感受建筑整体的形式美及所赋予的星宿文化内涵(见图4)。

图4 夜间的应星楼

为与应星楼的星宿文化进行呼应延展,特别在临南明湖防洪堤岸的漫步跑道上采用立杆投影照明手法布置二十八星宿灯,将应星楼星象文化IP进行更深层的脉络梳理,投影内容以丽水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为核心(见图5)。同时在南明湖南岸的思想墙位置采用拉索式安装近10万颗LED点光源,双面出光的点光源采用矩阵排列,LED点阵屏整体高7m,长190m,点光源间距8cm×16cm,运用背光呈现虚拟场景,正面形成视觉面,虚实结合,形成特效景观秀。LED点阵屏展示的内容可进行参数化设计,呈现裸眼3D观赏效果,与南明山体及栈道效果进行呼应,并与北岸联动,共同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为游客呈现全方位的丽水文化体验。

图5 二十八星宿投影照明

3.1.2 光的运用探索

在重点打造应星楼星座文化IP时,同样需考量光与影的明暗对比关系。前些年的市政亮化工程,基本是以体现光的功能性、追求以亮度为主的需求,将视野范围内的建筑景观进行缺少层次、明暗关系的一味照亮,少有对建筑本身肌理特征、景观文化内涵的表达,往往让人对于光的感知,仅停留在看——表层的被动接收,未附加得到更多的信息并进行相应反馈。

随着光源、照明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光与照明关系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运用到照明工程中,突破传统界限,更多更好的照明手法与理念应运而生。总体来说,一个好的照明设计方案应同建筑景观、生态环境友好融合,并成为项目整体风格中出彩的一笔,能够做到锦上添花,却又不喧宾夺主;照明中的光应让人的视觉感受舒适,是看见——真正进入大脑皮层的感受,使光成为信息载体并触发思考,如何处理好这个关键点,将是评判照明方案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为此,环南明湖项目设计团队经过多轮方案讨论与样板试验,整体规划项目照明区域层次,合理布置照明灯具,控制灯光亮度等参数指标,遵循“宜亮则亮,宜暗则暗”原则,明确“暗夜保护区”,避免出现城市光污染,还原夜空明月繁星应有状态,保证动植物的昼夜生物钟节律,全方位体现夜游照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使文旅夜游照明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图一时一利,而是因时就势。“倾城清心,将光克己地用在点睛动人的地方”,克己的照明设计为环南明湖精心构筑起时间的格局。

3.2 南明门

3.2.1 沉浸式灯光投影秀

伴随光影声电技术的发展,当今国内文化旅游光环境设计呈现多样化、动态化的视觉表现形式,照明设计也逐渐由静态、非智能化的灯光设计向动态、智能化的灯光设计转变。

《2020年中国夜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有24.9%的游客将目的地城市夜生活体验作为夜游首选,排在第2位的是占比23.5%的游客将选择白天体验景区的夜间活动。文旅夜游的灯光投影秀是通过加入更多现代新媒体表现手法及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并结合数字多媒体技术,从而创造出的一种能够贴近人们感知的视觉呈现。由此可见,作为目前全国城市夜游市场激发点的灯光投影秀,已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环南明湖生态文旅夜游项目中,引进沉浸式3D灯光投影秀的全新表现形式,深度融合丽水文化、风土人情、科技创新、娱乐体验等要素,通过丰富的光、影、声、形联动变化的多元素演绎,吸引游客夜间体验。灯光投影秀不仅可丰富游览的观赏体验,推动夜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效益,更激发游客的人文情怀,对打造具有丽水特色的城市文化符号、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夜游照明设计团队经过方案比选,最终选定南明门作为沉浸式3D灯光投影秀的夜游体验沉浸区。南明门(即丽水大水门)位于南明湖畔,为处州府(丽水古称)6座城门中最重要的一道门,也是唯一保留的古城门历史古迹,该城门距今已有750年的悠长历史,由瓮城、城墙、城楼组成,瓮城位于南明门城楼下,与南明门相结合,布局奇特,空间围合。

南明门沉浸式灯光投影秀方案按照投影区域具体划分为三大部分:南明门城楼、瓮城内城墙和瓮城地面。城楼部分的投影区域长23.5m,高13.9m,共采用6台运用3LCD投影技术,分辨率为(1920×1200)px,对比度达250000:1,亮度为23000lm的EPSON激光投影机,在靠近防洪堤慢跑步道平台处东西分立2根6m高的钢柱支架,每处上下叠加安装3台投影机,对城楼正面整体投影。在瓮城内部东侧分立2根,西侧分立3根,共5根高4.5m的钢柱支架,安装5台恒温恒湿箱,每台箱内均水平布置2台对比度为250000:1的15000lm高亮度EPSON专业投影机,此部分设备负责正面城楼下部古城墙区域的投影,宽60.0m,高7.5m。同时在瓮城外城墙的东西外侧各安装1组高15m的门架式灯杆,上面各布置6套舞台摇头图案灯,在瓮城内侧高4.5m钢柱支架安装8套图案灯,合计20套共同对瓮城的地面进行投影,从不同角度及高度营造灯光互动环境氛围(见图6)。结合数字音频、全频功放、低频功放的专业音响设备,以及雷达互动系统全方位多要素共同演绎全沉浸互动投影秀。

图6 灯光投影秀光路分布及投影机布置

南明门沉浸式3D灯光投影秀运用现代高尖端投影技术彻底改变以往观演模式,每个画面的交替转变均致力于为游客创造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同时策划文化艺术元素,制作演绎片源,运用高科技艺术与灯光结合打造一场神奇的视觉互动盛宴(见图7)。

图7 南明门沉浸式3D灯光投影秀

以古城墙为幕布,每一场3D全息沉浸式投影秀均成为南明湖畔夜晚最靓丽的焦点。投影秀整体分成主屏投影与辅屏投影,其中城墙主屏投影的整体分辨率达到(8000×1200)px,城楼部分辅屏投影的整体分辨率达(3300×2000)px,成为目前国内视效范围与效果顶级的沉浸式投影秀。辅屏投影运用3D场景及多媒体特效、后期整合包装剪辑、音乐音效、场景互动等技术,以明快的节奏、恢弘大气的画面风格,通过富有感染力、震撼的视觉冲击塑造沉浸式体验感受,将丽水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与当前城市发展的时代精神相融合,以时间与视觉元素为线索,串联整个影片。经过3D投影方式,通过互动演绎灯光秀展示丽水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增加夜游吸引力,融合声、光、电、影等多要素营造的场景,尽可能调动游客感官,采用多种交互方式让游客沉浸在体验中,成为“丽水之光”环南明湖生态夜游的核心。

3.2.2 投影秀的人本设计

南明门作为丽水市的历史遗迹,在投影方案具体实施中遇到一些难点,此时EPC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能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与脱节的矛盾,使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衔接。EPC项目团队与文保专家、设备厂家团队经过多轮实地勘查论证,完善投影方案,不仅能满足设计意图的表达,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此次灯光投影秀节点的难点及解决措施如下。

1)由于建筑结构特征,游客在瓮城内无法观看到城楼全貌,在特定区域只能看到城楼屋檐下部,与投影机成像区域不符,视角问题较明显。为此考虑在瓮城地面做互动游戏类体验,与南明门城墙的灯光秀体验分开进行。

2)在防洪堤漫步道边平台选定的最佳视觉点可观看城楼一面全貌,但由于靠近漫步道,过往人流安全存在隐患。针对此种情况,在VIP观秀区域可设置围栏,采取限时限流以保证人员安全。

3)地面碎石、青苔及墙面不规则石砖会降低投影亮度,吸光情况严重。为解决此状况,在进行设备选型时需采用高光通量的专业投影机,并提前进行现场测试。

4)瓮城内部地面碎石凹凸不平,雨后有青苔会更滑,走在上边会有明显凸起触感,如果搭配互动设备易导致崴脚。针对问题结合现场情况提出相应解决措施:①在有条件情况下,尽量对地面进行铺装找平;②设计互动活动类型时,不采用蹦跳和大步运动的类型,保证游客互动体验的安全性。

整体夜游照明设计方案中还针对观演人流安全疏散进行规划,编制应急预案,并对投影秀演绎时段及设备使用安全提出建议。这些均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为游客提供最好的体验服务。

4 结语

在我国提倡夜经济宏观政策推动下,文旅夜游的市场需求层次不断提升,伴随高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文旅夜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沉浸式夜游正成为城市夜间经济发展重要的“活力因子”。如何更好地结合当地文化内涵及风土人情、提炼文旅夜游的创意主题及规划夜游光的氛围环境成为高品质文旅照明设计的首要关注点。本文结合文旅夜游照明项目实例,通过对2个景观节点照明方案的展开论述,提出文旅夜游照明设计应是集功能性照明、光影照明、装置灯光与数字影视艺术的高度融合,形成表达多样、内涵丰富的光环境,并通过光影艺术表达,尽可能地展现城市夜景的内涵与气质,体现人、景、物三者的和谐;同时需关注光环境的生态化,合理分配光色,避免过度用光造成污染,把握照明与自然生态间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该项目已完工,达到照明设计方案效果要求,整体运行良好。

猜你喜欢

南明夜游丽水
家乡桃花美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清至民国“南明”史概念发生与传播探论
夜游蜡像馆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夜游青岛去哪里
夜游桃花江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