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2021-05-26林仕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林仕丽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5-0078

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依然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很多学生都逐渐丧失了对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课程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生活经验方面还是在情感体验方面都相对比较匮乏,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理念都相对处于比较模糊和混乱的阶段,对于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也缺乏必要的认知和了解,很难实现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教学情境,从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比如,在讲到小学信息技术中“表格制作”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课程内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使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示一个温馨的画面:“昏黄色的灯光下有一张整洁的书桌,上面摆放着各类教材课本和学习用具,最显眼的是一张制作精美的课程表,课程表上还绘制了不同颜色的圈圈用以标注重点日程安排。”从这个生活化的图景入手,教师可以在学生看完之后提问“你们想不想拥有一张这么漂亮的课程表?”相较于传统的“黑白格课程表”,很多学生都被这么充满趣味性的课程表吸引了。这时,教师可以趁势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课程表制作知识与技巧。通过上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与此同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接下来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定向目标,促进自主探索

近几年,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受到“问题导学”理念的影响,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提问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由于相关的问题内容与形式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导致最终并没有真正发挥相关问题的教学引导作用。实际上,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至关重要,相关教师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合理设置疑问与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问题—项目模拟”的方式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6人左右的学习小组,然后按照教师所发布的“课程问题”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小组内每个学生都需要承担不同的分工,并且需要结合实际的公司企业的工作模式进行职位分配,其中需要有一名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整个问题解决的统筹规划和最终裁决;其他学生则需要分别担任不同的工作岗位,其中有的需要负责线索收集和知识积累,即通过探索相关的课内外教材知识找到能够解决该问题的实际路径;还有的学生需要负责知识整合,即通过整理归纳不同成员的成果汇总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通过将问题转换成实际的“项目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明确的学习引导,促进其自主探索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设置问题层次,引导针对提升

尽管学生进入小学不久,但实际上很多学生之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说,有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各种电子设备,掌握十分丰富的电子信息技术操作经验;而有的学生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则依然处于相对比较陌生的阶段。因此,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在“问题导学”教学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尝试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导学层次,实现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问题导学模式下实现针对性的提升。

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提问”的方式来进行问题导学活动的开展。所谓的“分层提问”实际上指的就是结合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的“问题导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现结合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考试成绩将其分成ABC三个不同的学习层次。其中,针对A层次的学生来说,由于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较为扎实,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探索和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重点以各种探索性的开放问题为主对其进行引导,主要是考查和锻炼其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而B层次的学生各方面相对比较平庸,但是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教师可以重点以能够锻炼其创新思维的拓展类问题为主,通过引导其思考教材之外的知识内容,帮助其发现信息技术学科的趣味性,从而强化其在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至于C层次的学生而言,对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操作技巧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教师在对其进行提问的时候应该重点以各种基础知识为主,并合理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实现针对性提升。

四、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入手,通过将“问题导学”教學理念与生活化教学理念以及活动式教学模式相融合,在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慧红,余蓓.用“魔方”舞动课堂——“魔方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6(6).

[2]汪文撤.激趣导学,舞动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4).

[3]丁书鹭.数字社区:校园网站助力师生共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建设路小学325600)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