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2021-05-26邵桂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高中地理信息技术

邵桂林

摘要:随着高中地理在高中学科中重要性的与日俱增,如何将更加完善的信息技术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成为地理教师的关键任务。现代教育发展推动学校普遍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师怎样使用信息技术提出新要求,从而使信息技术和高中地理教学紧密联系。另外,信息技术和高中地理学科相辅相成,多方面、全方位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主性,让教学内容由抽象到直观,化复杂为简单。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5-0073

信息技术发展势如破竹,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不少创新性平台,为传统的课堂注入新活力,而这些平台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为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质量提供途径和手段。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结合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将课堂知识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一、趣味教学,增强课堂活力

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可以实时或及时呈现图像、声音和视频,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而地理这门学科需要认识、熟悉的图表有很多,例如地图、气候分布图、各类数据图等,都是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复杂的图表呈现在电子屏幕上,将理论知识具象化。除了单纯将知识呈现以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更多现今流行的元素:动画、音乐、影视、时事等,将其中有关课本内容的点与教学内容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深刻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在“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气候带的分布图呈现到电子屏幕上,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在学生基本熟悉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計算机将显示气候的文字关掉,让学生根据图表写出每个部分的气候带,从而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深刻的记忆。同理,也可以将显示纬度的文字关掉,让学生根据图表写出每一气候带分布的纬度,多方面巩固学生的记忆。在“自然灾害与人类”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有关自然灾害的时事或者视频的图像。通过图像,学生对灾害的破坏性和特点会有更准确的认知,对有关灾害的教学内容也就更有求知欲。

二、利用平台,搭建创新课堂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多个教学平台诞生,微课就是其中一个使用较为广泛的平台。微课的存在让教师得以有效把握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具体信息,让布置作业、监督学生、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情况等一系列任务及时反馈。在微课上,学生能够反复观看教学内容,不断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微课的出现也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革和创新,以往的传统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口述和黑板板书授课,学生只负责听讲,这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使用微课等平台,有利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课前完成预习任务,课后完成复习问题,充分锻炼思维能力,教师也能实时批改作业和答疑解惑,与学生及时互动。

例如,在“主要的地貌类型”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就可以通过微课布置预习任务和小问题,根据书中的知识点提供五张地貌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填写,再根据回答情况具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课播放地貌形成和变化的小动画,比起文字,图像是最直接最容易的理解方式。课后,教师要将课堂的教学PPT以及Word文件上传到微课中,学生可以自行查阅相关知识,对课堂没有及时消化的知识点重复学习。除此之外,学生也能够通过微课向教师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地理的敏锐感。

三、拓展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要真正学好地理,必须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高中地理的学习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书本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不断拓展知识面,将现实生活和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让学生的阅历和水平不断上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高。地理其实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论是气候变化、天气情况,抑或是地形变化和人口迁徙,很多东西都可以运用地理来解答。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不断积累课外知识。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学生亲自感受地理的魅力,积极学习地理。

例如,在“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寻找到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例,根据这些案例设计问题,如“城中村”这种特点显著的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城中村”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分析,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而在课外,教师也鼓励学生多走到室外考察、调研。观察校园里的四季变化,研究自己所在城市、家乡的生活形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向着创新性人才的方向前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学科的影响之大足以体现,是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推手和动力。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地对地理教学课堂进行分析、探究,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切实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保障学生学有所得,满足时代需求,为社会培育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第一中学225600)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高中地理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