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AM教育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6孙怡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中学教育创新意识信息技术

孙怡菲

摘要: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为载体,结合当前教学情况现状,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引入STEAM教育理念以改善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方式,达到培养学生信息学科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效果。

关键词:STEAM;中学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5-0071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加强中学生综合信息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STEAM教育理念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种学科,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运用情境式、项目型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本文从STEAM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策略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STEAM教育发展现状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培养具有较大意义。STEAM教育源于美国,在我国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教师对于STEAM教育理念未能进行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导致重视程度不足。信息技术教师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传统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对于新生事物的跟踪,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无法真正发挥STEAM教育理念的价值,同时也会限制对于信息科技的创新视野,难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STEAM教育存在的问题

1.产品深度定制

随着STEAM教育的发展,国内学校在开展创客、信息技术等工作上不断加大投入,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面临着课程产品贵族化,且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部分学校为了片面赶时髦、博眼球,对机器人、3D打印等教具格外青睐,而产品却被厂家深度捆绑定制,难以脱离厂家产品进行教学,或与其他厂家产品适配,降低了项目的通用性和扩展性,且在课程设置中容易被厂家左右。深度定制的产品,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细节原理,忽略了STEAM教育注重动手实践的初衷。

2.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中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受限于传统教学观念和考试升学,其地位明显低于语文、数学等主课程,课时所占比重极小,且容易被挤占挪用。课堂上,不少中学生由于教师不够重视,而自身管理意识较差,在课堂上交头接耳、随意走动,甚至沦为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娱乐化场所。另外,中学生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无法引导学生培养信息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

3.教学方法落后

在信息技术及STEAM教育中,中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单一,例如采用以讲授方法为主。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思维惯性往往被限制在单一的微机操控上,甚至将其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终端使用。思想观念上,认为只要会简单地使用办公电脑,即学会了信息技术,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学生难以形成体系化、逻辑化的学习思路,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在STEA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上,必须要建立全面的认识,同时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重要性。

三、STEAM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1.组建团队,优化课程体系

STEAM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等师资力量的支撑,同时因为涉及跨学科,同样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加入,即组建以优秀信息教师为主体、其他学科教师为辅助的专业团队,共同夯实素质教育拓展。

另外,为有效提升教学效果,鼓励学校教师积极与社会单位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深入理解STEAM教育理念精神,充分利用学校和政府资源,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2.情境创设,培养信息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讲,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借助情境化教学方式,营造充满趣味的轻松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其中缘由,掌握学科知识要点,感受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结合STEAM教育特点,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学习的需求,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的海洋中不斷遨游探索,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动手实践,进一步巩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科技创新意识。

3.项目教学,强化创新能力

在课程改革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思维不应该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上,而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实施中,不断地为学生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教学项目,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比如,在课程框架内,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其次根据制作过程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课程后评估,并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在不断完善和补充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总之,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视,信息技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STEAM教育理念的引入,使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得到丰富,展示了更为多元化、专业化的教学设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费莉.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33(13).

[2]禹亚萍,王海龙.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新课程(上),2018(10).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山学院附属中学271000)

猜你喜欢

中学教育创新意识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