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2021-05-26郭君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郭君芳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进入现代课堂的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整个新课改的过程中属于一大研究热点。其中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高中数学部分,将信息技术教学融入课堂教学,更能体现明显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反思,并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5-0065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最终将可能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会大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进入高中数学课堂,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学习。然而,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形式,而忽略了教学质量上的改进。因此,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缺陷进行总结,并且提出适当的教学建议。

一、整合能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课堂低效现象

在信息技术普遍进入高中数学课堂以前,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缺乏足够的教学活力、教学质量和效率普遍低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限的。然而,当课后进行自主练习时,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练习题目却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即便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是很难得到保证的。后来,随着信息技术进入高中数学课堂,这种现象也开始得到改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然而,在此背景下,教師仍然需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效。

例如,在教学“三次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会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三次函数图像,并引导学生理解三次函数表达式和图像的互相转化。但是仅仅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理解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不仅不能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甚至还会影响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的极限性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教学三次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明确三次函数图像是一个不规则的无限图像,在任意一张纸上,只能画出该函数图像的一部分。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图像,就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三次函数更为清晰准确的图像。通过观看三次函数在电脑中的生成过程,学生也可以初步了解函数表达式在和图像互相转化中分别经历了哪几个过程,比起教师直接用口头讲述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三次函数的相关内容。这样,利用节省下来的课堂时间,教师也可以继续优化课堂结构,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添加一些练习环节。将学生课上所学知识与题目结合起来,用题目检验本堂课的教学成果。

二、结合信息技术多元工具,提高课堂互动活跃度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会发现高中生的互动性较差,学生在课堂听讲的时候不会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不会主动向教师请教难点。这样的被动性学习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课堂提问的形式,提高课堂互动活跃度。

例如,在教学“双曲线”的相关知识时,由于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记忆背诵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是很难整体把握的。因此,教师在讲解完本节知识之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全班学生展开提问。教师要根据本节课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这样在听到学生的回答结果之后,教师更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然而,现实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在学完本节知识之后,都已经掌握了部分关于双曲线的知识。而且由于高中学生的羞涩心理,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定一些有趣的提问策略。比如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电子骰子,并且给每位学生进行编号,通过掷电子骰子的方式来确定,今天回答问题的应该是哪一位学生。或者教师也可以将全班学生的名字按照记录电子书签的方式保存在U盘里,每次上课时就打开这个文件夹,利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起立回答。如果在点名提问之后,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则应当给学生一定的积分奖励。在记录积分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笔记本进行记录。这样,教师在给学生表扬加分之后,可以马上帮助学生更改数据,不需要占用课下的总结时间。

除此之外,利用这种随机抽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时,教师也应当注意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如果在随机提问的过程中,有学生主动举手,想要回答,教师也应当优先将机会给到主动举手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好是鼓励所有学生都能主动表达个人观点、分享答案,这样才能够在根本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得到保证。

三、总结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不断受到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等多方面的关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将高中数学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颜春.“信息技术+数学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函数教学[J].现代信息科技,2019(13).

[2]周义昌,江云富.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研究[J].学周刊,2019(11).

[3]王雨清,吴立宝,郭衎.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融合的进展与趋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3).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外国语学校322100)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