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教材背景下如何打造高中历史的新格局

2021-05-26刘建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新教材高中历史

刘建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学生历史综合能力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是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的第一步,也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从而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普遍采用应试教育体制,这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历史课题教学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下难以发挥真正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新教材为背景探究如何打造高中历史的新格局。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格局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5-0028

高中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出现了诸多的版本。与旧版本的历史教材内容相比,新教材删减了“偏”“怪”的内容,并对其他较为重要、更加新颖的知识点进行了补充。但是,新教材改革却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师在教材使用时存在诸多教学问题,其中不断增加的教学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一、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变化解读

1.结构体系变化

旧的高中历史教材存在细碎烦琐的问题,而新的高中历史教材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打破了以往的教学体系,构建了以“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为主轴的专题历史体系”。与旧的教材编写模式不同,新教材的编写模式主要采用“模块+专题”的方式,革新了以往的历史教育方法,使其更具多样性和选择性。并且,学习“模块+专题”的形式还可以将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学术发展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已经成功建立起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等模块成为构成当前课程标准的几个主要部分。每一个模块都由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若干专题构成,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教学设计优化

新版历史教材将正文内容和阅读文章用大小不同的字体进行区别,其中教材的主题内容由大字正文来叙述,而阅读内容则用小字展示。二者达到了互动协调、相互补充的效果,使课本内容更加生动和活泼,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辅助条件,使学生在线索相连的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开阔自身的视野。与此同时,课文内容中还加入了插入语、图片、表格来阐释关键内容,并提出了启发性的问题,对课文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概括和提示,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历史内容的调查、探索和研究,新教材在常规课程后面还增加了“自我测评”“知识链接”等板块内容,综合探究活动能够将各个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达到贯通古今的效果。学生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将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拓展历史知识内容。

3.历史观点更新

由于世界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旧的历史教材中所采用的以前的史学观点便不尽科学。比如,旧教材采用的是“五大社會形态”这一单线演进的分期模式来解释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演变过程,而新教材则考虑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现情况,没有机械套用旧模式。新教材在近现代历史发展分析过程中,以现代化作为主线,采用“历史从低级向高级,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分散到整体”的观点。因此,新教材既考虑了人类历史发展差异,又采用了宏观视野来观察世界文明的进程,观察人类的历史,始终从整个人类的发展脉络的角度出发,将人类社会结合成一个整体,而没有将世界历史简单地划分为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历史。可以说,新的历史教材打破了僵硬的教条主义,没有完全照搬五大社会形态的观点,而是进行了创新性改造。

例如,新旧两版教材在阐释“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这一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内容的过程中就有所差异。旧教材仅仅表达为“西周的分封制”,而新教材则表达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还深入探讨了商周的礼乐制度,阐述了礼乐制度作为维护分封制的作用,即“分封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除此之外,新教材强调了文化、思想、科技等方面的重要性,对以政治史为结构的编撰体系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受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史观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因此,增加社会史和经济史的内容能够使历史教材更加契合社会的实际情况。

二、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分析

1.优化历史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把教学变为师生互动、探索学习的过程。在教学时,历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推动教学多样化发展。比如,可以发展网络教学、观察式教学、实践式教学。

2.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

历史教师是指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必须避免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因此,历史教师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深化创新能力培养

转变教学方式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重点。因此,历史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培养起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正确历史观,以适应新教材背景下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历史教师还应当从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出发,帮助学生制作合理的学习规划,推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获得创造性的成就。

4.构建科学评价机制

“功利化”是传统教学评价机制的主要问题,它始终将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保证历史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要坚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机制和标准的制定。从学生角度来看,正确认识自己是历史学习的目标,那么学生应当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充满激情和热情,培养个性化的历史思维,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便离不开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支撑。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已经踏入新的阶段。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担起自身职责,肩负伟大使命,顺应新教材变革的趋势,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历史学习外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实现全方位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266700)

猜你喜欢

新教材高中历史
简论新教材下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