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脏梗”爆雷之前自救

2021-05-25石翔

电子竞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饭圈弹幕赛事

石翔

两天前,有一篇关于电竞正在迎来饭圈机遇与挑战的文章。

一天前,因为王俊凯的新电影发行,饭圈里常见的攻城略地带来了电竞,不少知名职业选手都卷入其中,原因是对英雄联盟角色“腕豪”起的外号。

在电竞和饭圈的机遇还没到来的时候,挑战就已经出现了。

紧接着,《新京报》发表了评论《电竞圈玩“家暴梗”,别把恶俗当有趣》。

2020年,整个编辑部写了四五篇和梗风险有关的文章,当时也有人说,当梗被社区和弹幕再创作的时候,就脱离了最初的语境,是个独立的内容。可现实却只有爆雷快慢的区别,当传播度扩大的时候,过去几年,在中国电竞社区里埋下的“脏梗”并不算少,它们爆雷之前,如何自救就成了等待机遇到来的时间里必须解决的问题。

最大的挑战其实不是在于评估和筛选这些梗的危害程度,让他们少出现,而是在未来一两年时间里,这些雷一个个爆掉的过程中,公众对于电竞的印象会被带偏,这是很多小众文化从地下走向地上的时候一定会经历的阵痛。

2020年,有一些时候让我们觉得电竞已经走出了阵痛,但在2021年的第一个月,“劲夫”的梗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从来都没有被解决。电竞的声势越大,那将来某一颗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雷爆掉的时候就是毁灭性的。

这中间可能摧毁并不是个别选手或者某一个项目。

从《新京报》的这篇评论就可以清楚看到,“电竞圈”成了划定的范围,不是英雄联盟社区,更不是用梗的某一部分人。甚至于哪怕是退役了的选手,在公众的认知里也会挂上前英雄联盟职业联赛选手。这是一个无法挣脱的网,无论身处其中,或者曾经身处其中都必须为此负责。

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韩国,前OWL选手Ryujehong最近在直播里说了大量歧视女性的脏话。在reddit上不少评论并不是直接指责这个人,而是会明确地产生,原来韩国电竞选手都是这样的人。

这是人类认知的方式,由大及小,随着认知的深入才能区分更详细的概念。

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直播平台既然有精力去总结这些弹幕热词,那不如除了屏蔽掉有法律风险的词条,也屏蔽掉“劲夫”这样有社会认知风险的词条。

堵当然只是一时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在赛事组织过程中建立起基本的用词传播规范。规则应该是一种动态的评估机制,可以跟踪判定梗在公众认知中是不是具有强烈的错误示范意义。

这中间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违反国内内容传播要求的,这中间既包括违法的,也包括意识形态上明确不允许的,这其实是很小的一部分。只是大部分电竞相关的从业者并没有受过基本的新闻素养培训,所以才会出现问题。

这中间既有社会时政类;也有法律法规类、民族宗教类;国际关系类、还有港澳台和领土、主权类都是需要去了解和学习并规范使用的。

第二类是在公众认知里明显不应该鼓励和示范的,“劲夫”梗就在这里。可能最初社会影响力非常低的时候并不显眼,但这些梗随时都可以引爆一个社会话题,甚至发展成公众对于电竞的误读。

很多人说“劲夫”梗是一种消解,是对蒋本人的嘲讽,这本是梗文化的特点。哪怕最初是消解的动机,当在弹幕变成了“劲夫劲夫,全场欢呼”的时候,也该让社区的管理者意识到,梗已经失去了原本消解的意义,变成了彻底的脏梗。

目前大部分的“脏梗”也都属于这个范围,包括对于Doinb的“金拉夫”,都是可能扩大,并且成为公众话题的梗。这些是需要被监督、检查和规范的。

第三类是看上去并没有风险,但当这名选手或者这个赛事真正出圈,经历公众检视的时候,禁不住考验的梗。比如Zoom的“上流”,如果2021年JDG奪冠,Zoom成为像PDD一样的电竞标识,那这些曾经在他身上的梗,都会带来可以预见的负面影响。

对于第一类,是要明令禁止,并且不断强化和学习的。这不光是解说教育,也是选手和赛事其他工作人员的教育。第二类梗很多时候原发自社区,但是正确的引导,甚至是屏蔽是有必要的。第三类是要重点审视、评估、减弱影响,直至最终杜绝的,因为这类的风险越是难以估计的。

如果这三类梗不被IP所有方和组织者高度重视,那最终是整个电竞行业共同来承担这个的后果。

猜你喜欢

饭圈弹幕赛事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本月赛事
整治“饭圈”乱象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