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该如何理解次级职业生态

2021-05-25杨直

电子竞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联赛竞技队伍

杨直

LDL停赛整顿的消息出现后,一个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社交媒体上对于“不正当竞技”也就是假赛的讨论热潮。正如我的同事在周二的专栏里提到的,这代表了一场对于年轻选手的信任危机,对电子竞技而言,这是致命的。

或许因为过往的假赛最后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所有人都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始终没能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一个选手选择参与不正当竞技时,他到底在想什么?

实际上,所有次级联赛的选手最初成为选手时,无疑都是最热爱电竞、对电竞的未来最笃定的一批人。抛开天赋不说,起码他们愿意赌上自己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看,弄清楚这些人在想什么,说得宏观一点,理解整个次级职业生态,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我的观察里,次级职业生态远比顶级联赛生态丰富。

说两个切实发生在次级职业生态里的故事。

一次外出采访的时候,受访者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LDL还叫LSPL,他认识里面几个实力强劲的选手。这几个人厉害到可以作为大腿将一支新队伍迅速带到整个LSPL里成绩靠前的位置。当时很多LSPL的选手或教练都认为这几个人完全可以参加LPL,也有队伍来找过他们。

但这几个人只愿意留在LSPL。他们不直播、不打假赛,只是靠着过人的实力,拿着远超其他队员的薪水,带着“金手铐”做黄金打手。他們不会长久地停留在某支战队里,而是像代练一样,带完一支队,马上跳到下一支队伍。

无独有偶,在KPL推行封闭制联盟前最后一年,我听说了一对传奇夫妻。

他们只做一件事:找到高水平的玩家,组队训练,打出成绩,然后转手卖掉。据说不少有实力的选手都是经由这对夫妻之手进入的电竞圈。

这两件事意味着,当我们讨论次级职业生态时,必须要考虑一点,那就是次级联赛独特的风险。

可能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是竞技,就面临着成王败寇,就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但在当下,在电竞发展的这个阶段里,一定程度上,次级生态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同样是在一次采访里,我无意间听到过一段讨论,几个次级选手坐在一起讨论某职业联赛的退役冠军教练。几个人对他现在默默不闻的现状很吃惊,甚至有人直说,他曾经的荣誉足以帮他换一份薪水不低的直播合同。

站在群体的层面上看,有过职业联赛经历的人在电竞圈谋一份工作确实算不上什么难事,但如果是淹没在次级联赛的生态里,一个大概率的结果就是前途未知。

前面提到的两件事里,故事的主人公都本可以再进一步。LSPL的选手可以进入LPL,磨炼自己的技术更上一层楼;后面那对夫妻可以随便留下一支队伍,当作筹码,坐上以小博大的牌桌。然而,在面对风险时,两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为保险的手段。

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你不知道在次级职业生态里,有多少他们的模仿者。我们的职业通路虽然有了,但处在这个生态里的人走下去的欲望却越来越弱了。

竞技体育讲究天赋,讲究年少成名;电竞更讲究出名要趁早。然而,和这个观念并行的是我们当下低效率的训练模式,甚至电竞训练本身都是一个急不得的事情。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年轻选手的身上,我们越来越看不到耐心这两个字。

当可以做直播,可以接代练单子的时候,任何一点职业路径上的困难都可能让一群人转向边上的崎岖小路。我和很多次级联赛的选手聊过,他们什么道理都明白,但就是耐不住寂寞。

不要小瞧这一小拨人的选择,我亲眼见过一支半职业队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从能和职业队伍打得有来有回,到最终解散。而面对着队伍的崩塌,教练、经理、想要坚持下去的队员都束手无策。

注意,不是极个别的几个人,而是很多选手都选择走上了同样的道路。那么这时,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体系或是其他方面出了问题?

如果回顾下次级联赛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次级联赛的存在虽然必要,但实际上,最开始,它更像是为了存在而存在的环节,是电竞快速走向成熟的标志。

随着对次级生态甚至是准职业生态的接触越来越深,我亲眼见过全队一起下注的场景,也见过那些放弃好好的职业机会,干起代练的优秀选手。而一个悲观的结论是,在这些不被关注的群体里,一些连锁效应可能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

从去年开始,我在一些专栏里表达过,电竞以后的路会越来越难走。因为和补全体系相比,接下来面对的问题都更加棘手。

比如在谈及LPL的财务公平制度时,我们率先担心的不是体系适配的问题,而是在多方博弈下,这个体系能否顺利运转起来;不运转起来,我们连改良的机会都没有。

比如在谈及Ning和Tian不同的经历时,我们担心的不是激励失效的问题,而是职业路径上目标缺失的问题。如果没有确切的职业目标作为行为的框架,Ning和Tian都不会是最后一个让所有人都遗憾的选手。

而次级联赛,不止是LDL,还包括其他次级联赛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则是,要么是我们的体系出了问题,比如像我同事写道,如果LDL是唯一的晋升渠道,那么刷数据就永远存在;要么是我们向外传递的电竞内涵出了偏差。

记得2019年的时候,我约了几个业余战队的选手吃饭。在一个知名的全民性的业余赛事上,他们破天荒夺得了亚军。意料之外的收获让队伍里的几个人萌生了走上更高舞台的冲动。然而,有的人又因为直播、代打的收入犹豫不决,就像我之前遇到的那些选手一样。

那支队伍的队长也很疑惑,他问我:“哥,你说以前WE,一个月1500,人家也坚持下来了。现在这是怎么了。”

我一时也给不出一个一锤定音的答案。

以前,我们没有完善的职业路径,没有优质的训练环境,没有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冠军奖金,但那个时候,所有选择了职业道路的选手,都想靠着自己的努力走下去。

如今,我们什么都有了,却唯独少了最原始的那股坚持。

WCG的时候,总导演王珏从生活里找到了电竞的意义。他说:“那意义,从来不在电竞本身。”可能今天我们缺乏的,恰恰是这种对电竞、对生活、对当代年轻人的理解,或者说,主动理解他们的欲望。

猜你喜欢

联赛竞技队伍
一道高中联赛题的推广与变形
竞技精神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另解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同台竞技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