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体育合作,强健学生体质

2021-05-23王健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校体育教师技能

王健

家校合作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家校合作的形式使学校的力量与家庭的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应实施在每个学科,在体育学科中更是不可或缺。家校体育合作的实施,对于学生体质健康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影响家校体育合作的因素

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体育素养不高 首先,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都需要为了生活而工作,家长的工作时间与学生上学时间基本吻合,造成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高质量的陪伴更是稀缺。因此,家长没有时间和机会参与学校的教育,他们也就自然而然会忽视孩子的教育。其次,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影响所产生的,它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质、体育个性等方面的素质与修养。但现阶段家长多数为70后、80后,相对是年轻的,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以及体育锻炼,且少部分家长拥有丰富的体育运动经历以及一定的体育素养,但大部分家长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必备的体育素养,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利用自身素养引导孩子进行良好的体质健康锻炼。

家长自身角色定位不准,家长和学校缺乏沟通交流 一方面,很多家长认为学校是专门教育孩子的,教师具备专业的体育教育技能,所以完全把孩子交给学校进行管理。他们只有当孩子出现问题才会主动和教师联系,且把自己作为被动的教育者。另一方面,当前大多数家长处于被告知的地位,只有学生出现了棘手的问题,教师才会把家长请到学校。而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文化课成绩,基本不会问及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情况,也很少通过班主任交流学生体育方面的内容,体育教师也不会就关于孩子体育方面的问题和家长进行沟通,另外,有些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下,没有自信和教师交流、沟通。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家校合作技巧有待提高 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新型、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很多体育教师很少有机会能够走出去接触心得体育教学方式。其次,很多新兴体育项目正在流行,如飞盘、滑板等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但是很多体育教师因为主观上不想参与,与时代脱节,最终导致相关专业素养不足。再次,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导理论,且年轻教师的比重越来越大,青年教师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者,缺乏与家长在体育学科层面的交流技巧,指导能力也稍有欠缺,容易被家长提出的教育问题难倒。

家校体育合作新方法

体育教师与家长建立基本联系,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一是班主任与体育教师共同组建班级家长微信群、钉钉群等,以便体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为学生提供指导,通过家长上传学生在家锻炼的图片、视频等,了解学生在家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全面掌握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运动情况和问题等。二是体育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体育教学计划;为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家长对孩子进行监督与引导,进而提高家校体育合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改变传统观念,思想上与时代、潮流接轨,主动学习体育新项目、新知识,丰富自身体育专业素养;借助书籍、网络学习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向经验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学习经验,掌握一定的解决家庭体育问题的技巧与能力。

开设“体育知识与技能家长课堂”,开展“家長进课堂”活动 一是学校应积极开设“体育知识与技能家长课堂”,帮助家长提高体育理论与技能水平,让家长在理解体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掌握一到两项体育项目,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水平。对此,学校要提供帮助,家庭应提供反馈,让体育在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促进家庭和睦。二是积极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在家长与体育教师提前沟通后,让具有体育特长的家长以及通过学校或者其他方式获得一定体育技能的家长进到体育课堂中,让家长作为教学助手,帮助教师完成体育教学。一学期有18周课,每周每个班的一名家长参与一次进课堂活动,既提升家长的体育能力,又能让家长在做好榜样的前提下进行陪伴式教育,并且能够提高家长和学生的体育自信心与自豪感,使学生的体育兴趣更加浓厚。

家长参与学校体育决策,学校开展亲子运动会、比赛活动 由体育教师牵头成立学生体育与健康工作小组,并与班主任、家长一起制订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计划,开展适合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项目;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孩子的体育比赛,如提供运动指导、担任裁判或志愿者工作等,以争取家长对学校体育比赛的支持;学校每学期都应开展两到三次有家长参与的运动会或比赛活动,只有通过竞技、比赛才能够促进参与的积极性,并以亲子体育活动的形式,引领家长感受学校体育的魅力,与孩子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

家校体育合作把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使体育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不断创新与探索新的方式,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最终使体育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自筹课题《乡村小学家校合育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YC201922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付庄小学)

猜你喜欢

家校体育教师技能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