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中年教师职业倦怠之困

2021-05-23王海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名师专家学科

王海

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同阶段往往会因为外在因素及自身目标追求的不同,内心世界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中年教师表现非常突出:有些教师因为家庭、疾病、教学能力不强、教学成绩较差等各种原因被安排从事教辅或管理工作,自觉是边缘岗位,出力不讨好,领导不重视,能“出人头地”的机会不多,所以工作上进心不强,平平淡淡;还有的教师觉得自己从事的学科教学,属于非中(高)考学科,或者是在中(高)考所占分值不大,导致领导、家长、学生平时关注程度不高,课时少,参与各种评优、评奖、评模的机会不多,且竞争力明显低于语数外等学科,所以进取心不强,职业倦怠感严重;有些教师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已成定式,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差,与那些年轻、有活力、敢于创新、勇于摸索实践的青年教师同台竞争,压力巨大,以至于迷茫、无奈,职业发展方面失去方向感;有些中年教师已经成为高级职称的专家、名师,由于学校管理、激励机制不够或自感功成名就,没有了奋斗的动力,于是混同于普通教师,拈轻怕重,以各种理由离开教学一线,甚至有些学校的门卫里都有中年专家、名师的身影,等等。因此这段时期又被作家冯唐称为“油腻”期,而油腻就成了中年教师职业颓唐的代名词,中年教师的时代又被称为“油腻”的时代,如何激发中年教师的工作热情,避免因为“油腻”而产生迷茫、无奈、倦怠的情绪,就显得非常重要。

建立“双轨制”工作管理机制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已经取得高级职称的专家、名师的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与其他教师采取不同的工作目标及考核机制,不能一刀切,否则就会使那些普通教师很难通过个人努力“出人头地”,造成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心理;也避免那些专家、名师们将自己混同于普通教师。

这些年富力强的中年专家、名师们的标准要明显高于其他教师,无论是平时对班级管理的创新方式上,还是教学新模式的创立、理念的提升等整体要求及教法学法的点性改革、教具学具的应用等细节的创新等方面,都需要对那些普通教师做出引领、表率。注重细节化管理,要求学期或学年末这些专家、名师的工作业绩不低于普通教师。

建立专家、名师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 破除“前些年为职称拼命、后些年靠职称养老”的观念,学校对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二年或三年考核一次,二年或三年内工作没上进,碌碌无为,将以往的成绩、荣誉作为炫耀的资本,将自己正值中年的旺盛精力用在工作以外,业绩不突出,教学成绩经常性处于学校下游的专家、名师要及时取消获得的相关资格和荣誉,将腾出的高职、名师的名额让给那些辛勤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

对于其他教师,学校要针对不同岗位建立不同的考核标准,对不同学科不同岗位合理分配评优、评模、评奖的名额,尽量让那些“边缘”岗位、“非重点”学科的中年教师获得更多的机会,让这些教师也能看到“希望”,出现只要有竞争就能有机会的工作氛围,激发这些岗位中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要尽量让这些教师多出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另外,要提高这些教师的福利待遇,让那些勤勤恳恳、工作成绩突出,但一时又不能评上高职、名师的中年教师,也能享受到相应的待遇,打破职称是唯一影响教师利益因素的现象。

改变教学日常管理模式 学校在期初要按着同一标准分配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班主任)任务,然后对那些中年教师的班级、学科要“竖牌子”“结对子”。学校在期初要举行“竖牌子”“结对子”仪式。

所谓“竖牌子”就是给中年专家、名师及其他普通中年教师所在的班级及任教的学科分别进行命名,比如中年专家、名师的班级可命名为“飞跃Ⅰ班”“腾飞学科Ⅰ组”等,而普通中年教师则为“飞跃Ⅱ班”“腾飞学科Ⅱ组”,这样在气势上就把这些专家、名师推到了万人瞩目的位置上,教师们的关注就是对他们最大的鞭策,对普通教师也起到引领、帮扶的作用。期末进行评比,名称相同的一对班级或学科组进行比较。虽然大家开始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如果这些专家、名师的班级、学科组(包括个人成绩)低于其他普通教师和班级,学校不但要诫勉谈话,还要给予降牌处理,也就是专家、名师所在的班级或学科就会降为Ⅱ班或Ⅱ组,相应的普通中年教师就会升为Ⅰ班或Ⅰ组。

“结对子”指教学成绩突出的中年教師尤其是中年专家、名师,要与同学科、同年级的其他年轻教师结成教学对子,形成师徒帮带的关系。对师傅和徒弟要分别建立标准和要求,在期末或学年末的教学成绩评比中,徒弟的教学成绩如果超过师傅的要给予奖励,师傅的成绩如果明显低于年级教师的中上水平,学校要对他们诫勉谈话。这种方式对这些中年教师们起到激励的作用。

树立学校的品牌效应 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中年专家、名师的知名度,以及他们丰富的教学智慧、深厚的理论功底,打造学校的品牌形象,成为对内对外展示的名片,发挥这些教师的聪明才干。

对内的专家考核评鉴团。主要是由那些中年专家、名师、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学校制定的各种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标准的审定,学校、学科组或个人教学创新模式及成果的评鉴,期末或学年末各种评优、评模等先进个人或集体的筛选、鉴定,等等。同时,利用教师考核评鉴团进行评鉴也最大限度避免了学校领导一言堂的局限性,更符合教师们的利益,更具公正性。对表现优秀的评鉴团成员给予表彰,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专家的地位以及教师们对自己的尊重,提高个人成就感。

学科业绩考核。考核评鉴团里要下设学科小组,由学科专家、名师组成,负责本组教师日常工作的检查及考核,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的备教批辅考、教学成果的展示(包括组内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学科教研活动的指导和监督、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鉴定(包括课堂教学创新的实用性、科学性、规范性等)、向学校推荐的组内先进个人人选的鉴定等。

青年教师成长的观察员。青年教师的成长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那些中年专家、名师的帮扶。这些观察员随时掌握他们在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和不足,随时指导,帮助规划正确合理的、符合教师个人实际的专业化发展之路,这样就能让这些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成长起来。

树立对外的品牌形象。可以说这些专家、名师就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形象,利用这些品牌形象积极对外宣传、推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校际的友好往来,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这对于这些中年专家来说也是一个提高个人知名度和树立名师形象的机会,增强了教师个人的荣誉感。

参与对外交往。校际的往来,离不开专家、名师的交往,组织中年教师中取得成就的教师成立专家培训团、名师工作室,将他们推到前沿,将自己的成果、正能量传播出去,并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到教育发达地区、名校学习、交流甚至轮岗。专家、名师之间教育教学的互动,更能促进学校的发展,然后通过专家、名师的引领,对学校的整体提升更有利。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中年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参与公益活动。这些专家、名师是学校的,也是社会的,所以这些中年专家、名师有责任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助学活动。多到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指导那里教师的教学工作,通过培训、答疑、示范课等方式,提高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他们的教学新观念。

社会教育咨询。让这些中年教师尤其是专家、名师走上街头,宣传家庭、社会教育理念以及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接受家长对“熊孩子”在家庭、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不良表现的咨询,分析原因,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教育意见,为这些家长们排忧解难。

当然,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让那些取得较高成绩、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年教师定期公开举辦教学展示课,邀请校内外教师参与,传播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等等。不管是哪些方式,一定要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年教师模范带头作用,激发模范教师的工作热情。

正如韩愈在《马说》中阐述的那样,对于那些中年专家、名师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将他们推到“风口浪尖”上,决不能让这些千里马束缚于“槽枥之间”而变得碌碌无为;对于其他中年教师一定要给予成长、发展的空间,并提供相应的回报,避免出现“食不饱,力不足,美不外现”的现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油腻”的现象,让这些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真正发挥学校中流砥柱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二中)

猜你喜欢

名师专家学科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浅议"名师"
“超学科”来啦
请叫我专家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