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引导家长,巧妙化解幼儿间的冲突

2021-05-23连晓洁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摩擦纠纷玩具

连晓洁

孩子的本性是活泼好动的,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小磕碰和小摩擦,同时也会有很多不适应:不适应玩具要分享,不适应要排队喝水、盥洗,不适应幼儿园的各种常规等。因此,幼儿难免会出现不小心摔倒了、被玩具划伤了、和小朋友争抢玩具和“地盘”等行为,甚至会发生咬人、推人、挠人等情况。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这和成人间的打斗有本质区别。但是现在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个别家长当幼儿在园发生小摩擦时,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为此,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在家长会上提前说明 新学期家长会是对家长进行指导的契机。幼儿在适应集体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关的交往问题,在日常交往中,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与同伴产生摩擦或纠纷。在幼儿还没有小磕碰、小摩擦的时候,提前跟家长介绍每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及今后可能发生的小问题,比如小班幼儿会“咬人、挠人”;中班幼儿会“告状、推搡”;大班幼儿可能会出现“打架玩”等情况。这样,能够让家长做好心理准备,了解到这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小插曲;同时,也让家长意识到幼儿由于安全意识还不强、平衡能力差,不小心摔倒、绊倒的情况也会时常发生。当然也要向家长阐明,教师会及时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正确教育,但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教师掌握一手材料,及时沟通 幼儿在园发生的问题,教师要了解清楚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同时,要第一时间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也要向家长描述针对发生事件教师所采取的措施和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的方案,努力得到家長的谅解和支持。

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解决问题 教师要公平公正、平心静气地对待每一位幼儿,要了解发生小磕碰、小摩擦的原因,通过正确的处理方法解决,并不是一味地指责“打人”的小朋友,要引导幼儿说说出现矛盾的原因和应该如何解决,同时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自己等。

避免让双方家长直接接触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比较小,不存在校园欺凌事件。每位家长都应对孩子在园受的伤进行客观的界定:是在游戏中无意发生的,还是被故意欺负……但有些家长只在乎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受伤了,在没有考虑是无意伤害还是故事欺负时,就直接找到“打人”小朋友的家长。这样,双方在没有教师从中协调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因此,不建议教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双方家长,让他们单独解决。同时,也不要向双方家长提及幼儿和家长身份等。

教师要作为中间人,同时跟两方家长进行沟通,鼓励孩子正常交往。父母不要因为幼孩子间常发生争吵和纠纷,就限制他们与同伴交往,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人交往,让孩子在纠纷和冲突中获得体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

猜你喜欢

摩擦纠纷玩具
误帮倒忙引纠纷
纠纷调解知多少
摩擦是个好帮手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