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针刀治疗脑卒中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1-05-21周琴芳曾勤魏南兴魏宁平张丽娜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针刀上肢功能障碍

周琴芳,曾勤,魏南兴,魏宁平,张丽娜

(1.五华县横陂中心卫生院,广东 梅州 514400;2.五华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广东 梅州 514400;3.五华县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梅州 514400)

脑卒中为临床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因脑组织局部供血异常,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该病已发展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且致残率较高。部分脑卒中患者即使接受有效诊治,也会存在后遗症,如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等。因此,研究如何促进脑卒中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1],提高脑卒中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者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有利于上肢功能康复。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针刀治疗脑卒中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2016 年5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60例接受针刀治疗的脑卒中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女14例,男16例;左上肢功能障碍13 例,右上肢功能障碍17 例;病程2.1~7 个月,平均(3.2±0.4)个月;年龄37~75岁,平均(51.7±1.2)岁。研究组女13例,男17例;左上肢功能障碍12例,右上肢功能障碍18例;病程时间2.3~7 个月,平均(3.5±0.4)个月;年龄36~75 岁,平均(51.8±1.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CT、MRI等影像学检查,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2]中脑卒中疾病判定标准;②偏瘫侧关节被动活动度:肘关节伸展<30°,肩外旋>45°,肩关节外展和屈曲>90°,前壁旋前或旋后>45°;④伸展患侧腕关节>20°,手掌两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伸展>10°;③患者均接受针刀治疗。排除标准:①肝肾、心肺等异常者;②认知、精神障碍者;③发生新出血或梗死者;④病情恶化者;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⑦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刀治疗:对患侧肘、腕、手指、肩等部位条索瘢痕和高张力点做针刀松解,仰卧位,体表定位骨、腕、手、肩胛带等软组织附着部位,用活力碘多次消毒处理手术位置,常规铺巾消毒,用4号Ⅰ型直形针刀,根据其身体情况,分次治疗,每周1~2次。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用药,告知其注意事项,让其活动关节,多练习坐位、站立平衡,做日常活动、步态训练等,每次2 h,每天2次。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护士做好心理疏导,缓解负性情绪。主动与其交流,鼓励其明确表达自身感受,耐心解释疾病发病原因、病变过程、治疗方式、注意事项、锻炼的重要性等,同时,家属需共同参与,合理范围中满足需求,消除心理疑虑,提升治疗信心,确保护患间互动良好,使其积极、主动的锻炼,促进康复。

(2)康复护理。①强制性运动疗法:训练前,需明确掌握患者血压、心率指标,若心率>75次/min,血压>180/100 mmHg,或发生头晕、胸前区不适等状况,需先实施相应治疗,再训练。训练时固定健侧肢体,降低腕部、手指屈曲运动,健侧手部戴手套,除如厕、洗澡、睡觉时将手套摘除,其他时间均需佩戴,确保90%清醒状态下,健侧上肢处于固定状态。缺陷塑形训练患侧上肢,如用筷子、下棋、写字、握球、拿被子等,整个训练中多表扬、鼓励患者,提升其锻炼积极性。每次1 h,每周5次。并指导其日常生活中尽量用患侧手进食、洗漱、穿衣。②运动想象疗法:患者呈舒适坐位、卧位,使其处于放松、舒适环境中,前10 min提示其基本活动运动想象上肢关节,包括指关节、腕、肘、肩的各向外展、内收、环转、屈伸及前壁旋后、旋前。再用10 min患者在护士的提示下,想象指向性活动,如伸手抓向某个方向、举起日常用品、抓取物体。此后10 min训练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扣扣子、洗手、梳头等,护士可调整每次运动想象疗法的指导语和内容。训练后,待其恢复平静呼吸后,缓慢睁开双眼。

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①护理前、护理3个月、护理6个月,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量表(STEF)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状况,量表包含手指伸、屈,拇指对夹、捏、掌等动作的完成情况,共10项,按照动作完成时间长短进行评分,评定上肢动作速度。②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包括上肢、屈曲、肘部不能保、旋前、肩外展、腕活动等,0分:不能进行;1 分:可放松主动进行;2 分:可充分主动进行,评分越高表明上肢功能越好。③采用Barthel 指数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厕等方面,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TEF、Fugl-Meyer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TEF、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3、6 个月,研究组STEF 评分、Fugl-Meye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TEF、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TEF and Fugl Meyer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1 两组STEF、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TEF and Fugl Meyer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0 30护理前STEF 41.21±1.21 41.23±1.22 0.063 7 0.949 4 Fugl-Meyer 35.68±1.54 35.63±1.57 0.124 5 0.901 3护理3个月STEF 59.65±2.21 47.68±2.35 20.323 5<0.000 1 Fugl-Meyer 54.21±2.32 44.28±1.24 20.675 5<0.000 1护理6个月STEF 71.54±1.24 62.35±1.20 29.170 4<0.000 1 Fugl-Meyer 69.68±1.24 53.20±1.23 51.681 1<0.000 1

2.2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 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3、6个月,研究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Barthel index scores between thetwo groups(±s,scores)

表2 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Barthel index scores between thetwo groups(±s,score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护理6个月75.65±2.32 61.24±2.02 25.657 5<0.000 1例数30 30护理前42.02±1.21 42.04±1.22 0.063 7 0.949 4护理3个月66.38±2.32 52.32±1.24 29.274 7<0.000 1

3 讨论

因脑卒中患者其脑损伤性质、大小、部位不同[3],其后遗症也存在差异,患者可表现为运动、感觉、吞咽、言语等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后遗症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4]。目前治疗该病除给予西医治疗,中医应用也较广泛,针刀治疗方式融合了中医学、生物力学、运动学、解剖学等,可松解粘连、堵塞、瘢痕、挛缩,平衡拮抗肌与主动肌两者间的肌张力,进而建立正常运动方式。但治疗过程中仍需辅以护理干预,以促进疾病康复。以往采用的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仅重视怎样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忽略了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因此,在临床推广中存在局限性[5-6]。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TEF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系统的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优势更明显。分析原因为研究组患者采用的心理干预,可使患者在整个锻炼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消除其消极情绪,提升康复锻炼信心,使其主动参与锻炼,以改善疾病预后、促进康复[7-8]。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前提为固定患者健侧肢体,制约健侧手指、腕部屈曲活动,按照实际状况,指导患侧做缺陷塑形锻炼,提升肢体运动功能。与常规锻炼方式比较,强制性运动疗法更为系统、全面,基于患者日常运动、生活能力的个性化康复锻炼[9-11]。此外,采用的运动想象疗法主要使患者根据提示在大脑中演练实际运动,利用人体知觉和感觉的认知操作,激活记忆中特定运动行为[5],进而达到提升其运动功能的目的[12-14]。

综上所述,脑卒中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者接受针刀治疗的同时,再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针刀上肢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