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05-20余前铭

成功密码 2021年6期
关键词:导图文本初中英语

余前铭

在初中階段,思维导图非常受欢迎,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切实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若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思维导图,通过图表的方式转化一些复杂的文本内容,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现阶段,虽然英语教育已经全面普及,我国学生已经接受了非常好的英语教育,但是由于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英语阅读学习,普遍让学生感觉头疼,进而产生一种抵触心理。这样长期持续发展下去,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科,高效学习英语知识,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复杂的英语文本内容逻辑清晰,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简单轻松。

一、思维导图简介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名英国学者发明了思维导图,可谓是轰动一时,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终极的思维工具。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之中也开始广泛应用这一工具。思维导图本质上来讲,属于一种图表,具备可视化的特点,对于人的思维发散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由于思维导图自身具备较强的思辨性,针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文本概念,都可以实现快速可视化,借助图片和表,所有知识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立体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样,人们的大脑内部就可以快速接收到信号,同步建立知识结构,对一些过于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筛除,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保存下来,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重要知识的记忆。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英语是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学好英语是每一位初中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很多初中教师在教学时,仍然无法改变过往的教学习惯,沿用一些传统的方法,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单纯地罗列出材料内部的一些生单词,然后对具体的阅读材料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使得本应该是欢声笑语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英语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相应的阅读难度也在与日俱增,而课堂时间又非常有限,如何在这样的前提下,更好地讲解和教授英语阅读知识?教师大多数都会首选翻译文本的教学方法,但是此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做到毫无遗漏讲解每一篇英语阅读材料,但是整个教学节奏较快,并未给学生自主思考和阅读时间,对于整篇阅读资料也只是片面地对其句型和语法进行讲解,却并未考虑整个文章的结构分析。相应地,文章涵盖的情感因素以及文化背景等知识更是无从表达。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既无法真正的思考,也无法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更无法掌握具体阅读技巧,可以说是做无用功。

在这样的教学状态下,教师虽然感觉自身已经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但是实际收获却不大。从阅读考试的解答上,就可以明确感受到,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和实际含义。持续循环下去,学生仅存的一丝英语兴趣也会耗尽。在这样的传统阅读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发展势必受阻,这就必须要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手段,将文章的脉络理清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篇文章主旨,提高阅读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阅读前导入阶段思维导图的应用

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课堂的教学节奏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前面的导入阶段也尤为重要。正常情况下,在前期导入阶段,应将重点放在背景知识的渗透上。如整个阅读材料发生的文化背景,又或者是整个文本的具体背景知识等。通过背景知识的全面导入,可以让学生拥有继续探索的欲望,产生学习动机,并且主动参与学习,为整堂课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文化背景知识。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们明晰文化背景知识之后,学生才能更加深入阅读材料之中,开展探索,同步提高阅读效率。学生越熟悉整个文章的文化背景,那么后续的阅读理解难度也就会越小。

如教师在对与中外节日有关的话题阅读材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在开展教学之前,就进行话题阅读材料相关信息的搜集,采取分类的方式,方便在后续课堂中进行展示,不但要将具体活动的日期展示出来,还要同步展示相关故事。当然学生也可以在开展阅读学习之前搜集相关信息,这样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就可以掌握整篇文章的主旨,跨越学生阅读理解的第一道障碍,为后续的阅读学习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

将思维导图运用进来,对文本背景知识进行全面渗透,同时创设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语言环境,针对阅读文本内部的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感知。在开展阅读理解教学的过程中,令学生最头疼的就是词汇问题,但是一味地采用反复机械记忆,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词汇,反倒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后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难度也会大大增加。那么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创设出特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处其中,对词汇的整体运用进行感知,进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阅读材料中的重要短语进行不断的渗透,针对一些同义词进行详细解释,使学生的印象进一步加深。再针对这些同义词,创设思维导图,通过直观的感受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混淆,同时能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更充分的感受。

2.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首先要对整篇文本进行粗略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对文章的中心意识进行归纳总结。正常情况下,在思维导图中,最重要的中心内容就是文章中心思想,然后再以各段的重要信息为依据,将围绕这一中心的信息找出来,通过关键词的运用,进行全面概括,起到扩展英语词汇量的效果。在对修辞图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其次,采取跳读的方式,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寻更多重要的信息,对关键词进行全面把握,确保学生可以对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了解,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最后,就是对文章进行仔细阅读,采取分段阅读方式,主要目的就是抓住关键信息,对文章结构内部的联系进行揭示,对课文进行进一步深化理解,构建内容图式。

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应巧妙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点,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此种方法既不与语言环境本身脱离,也将整个内容图示的构建过程涵盖了进来。

3.阅读后思维导图的使用

首先,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复述整篇课文。当然,这里所说的复述并不是随意复述,而是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分层次划分。一部分学生可以从具体的思维导图板书出发,进行通篇课文的复述;对另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积极鼓励他们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思维导图的独立构建进行复述。不同的学生,个人的视角也有所不同,对于整篇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做思維导图的过程中,可以根本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从学生最终展示出来的思维导图,教师还可以详细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对后续的讲解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给予学生更细致的点拨。

其次,就是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指导学生写作。在阅读文本之后,并不是就此结束,而是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采取仿写的方式。不要小瞧仿写,这是学生从最初的阅读,到后续独立写作最重要的桥梁。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看到脉络清晰的结构,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开展写作练习。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都认为写作素材非常少,教师巧妙运用仿写这一方法,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仿写,还能最大化地锻炼学生的文章构思能力,真正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思维导图,不论是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期,还是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又或者是在教学后期阶段,均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之所以深受教育工作者们的青睐,其根本原因就是具备独特的直观化特点,可以让原本复杂且难懂的文本,直观化和条理化。学生不费任何力气,就可以理清整个文本的脉络,了解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这有助于开展后续的深化阅读教学。当然,思维导图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改变了原有的翻译式课堂教学,这是突破性的成果。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备课,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容,同时还能培养后续的写作能力,一举多得。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在未来英语教学发展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仍然要深入挖掘思维导图的效用,融入自身的创新思想,赋予思维导图更多的功能,让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再有难度,真正实现轻松学习、快乐学习,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导图文本初中英语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