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

2021-05-20廖闽江李丽

成功密码 2021年6期
关键词:本班高中语文素养

廖闽江 李丽

伴随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不断推进,教师更加乐于创新语文教学活动,应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教师在明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的基础上开展培育路径,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高中语文核心素養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教师在构建高中语文教学时,应当注重从这四个方面的素养要求入手,应用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来充实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有新奇的学习感受,保证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一、创新语文课堂导入,发展学生的认知兴趣与热情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要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保证他们能够保持相对积极的学习态度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教学要求,从而方便教师更好地落实多样化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投影设备带领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素材等,以此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素材当中收集和整理出多样化的语文信息内容,同时学会将素材内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分享自己相似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个性观点和审美趣味,以此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并使其从中获得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讨论和表达过程中提供的生成性资源来推动核心素养教学活动的落实,进一步衔接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活动,有效构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堂。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上册中第二单元的《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进行教学时,可以首先在导入环节带领学生共同观看有关我国粮食产量和人民生活的纪录片素材片段,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水稻等粮食作物对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意义,让他们对袁隆平的科技奉献有较为形象的认知,以此有效引发本班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教师进一步开展多样化的核心素养教学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观看纪录片素材以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袁隆平的认识,并利用学生的回答和分享的内容推动语文教学过程,方便构建较为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优化语文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首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知识和现代汉语知识内容,学会在理解语言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修辞手法、抒情方式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们对自然事物、人文生活等的看法和个性观点。教师在提升学生在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方面的素养时,要开展较为高效的文言文教学和现代文教学,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作品当中的经典辞藻和独特的创作手法等,并能够总结和收集现代文当中一些适合自己应用的语句、词汇等,以此丰富学生们的语言知识储备,使他们在创作文本的过程中,综合应用语言艺术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一些比较经典的高考满分作文开展范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议论文这一常用类型的基本写作方法,学会在构建文章结构的过程中明确论点、论据等基本要素,让他们利用经典的实例来佐证自己的个性观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同时,在写景状物类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物和人文生活场景展开细致分析和探究,使他们学会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并有效提升学生利用语言抒发情感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上册的第四单元的“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进行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共同阅读书写家乡生活的高分作文范文,使他们能够在感受和认知高质量语言艺术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在产生创作灵感的同时充分利用多样化的语言展开写作,引导学生用较为简洁、生动的语言来抒发对家乡自然景物的感受,并能用灵活的修辞方法润色语言、表达情感,进一步提升自身语言构建和应用能力。

三、重视开展审美阅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当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在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方面的素养,引导学生在初步阅读、师生互动和再次精读的过程中对文本中作者应用的多样化的写作方法、语言词汇等有较为客观、全面的认知,同时学会通过研读字眼等探究古诗词当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使学生能够在了解不同类型文本当中作者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感受细节,从而引发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方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审美观念。

此外,在审美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本班学生围绕自己与文本内容相似的生活经历进行分享,并表达他们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知所感,以此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方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进一步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审美鉴赏教学。教师还可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和感受能力,让他们对不同作者在书写同一主题时采用的抒情方式、描写方法、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有效提升本班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中第一单元的《长征胜利万岁》进行教学时,可以选取多样化的群文阅读素材带领学生们体验不同作者在书写长征胜利会师这一历史事件时采用的描写方法和抒情方式等,在直观对比和感受不同文本的语言艺术的情况下探究文字细节,并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和分享自己较为喜爱的文本,同时表达他们的个性观点,以此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审美鉴赏体系,学会从文本的艺术特色和创新方面归纳《长征胜利万岁》之所以选入教材当中的理由,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长征中乐观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等,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求。

四、应用问题串开展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

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利用问题串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解决多种问题。在应用问题串时,教师应当保证问题的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在按步骤解决语文问题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学会收集教材和工具书中的内容来高效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他们自身的课堂学习效率和知识吸收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本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串当中的问题内容,使他们能够在分工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身在语文学科方面的优势,进而营造相对活跃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在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应当利用问题串鼓励本班学生围绕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体验表达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看法,学会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中第二单元的“《论语》十二章”进行教学时,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

(1)用现代汉语翻译出《论语》十二章中的内容。

(2)《论语》十二章分别阐述了哪些方面的哲学思想?

(3)你认为《论语》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或者启示?

(4)试着结合你对《论语》的了解谈谈它的文化意义。

利用以上问题来提升高中阶段学生对《论语》当中表达出的积极入世精神和仁爱精神的感受能力,使他们认清《论语》作为一部儒家思想的著作对推动中华民族品格的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向作用,帮助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素养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正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在语文课堂当中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观点和审美观念,进而有效提升本班学生的阅读效率、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水平,为其今后的成长和专业选择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本班高中语文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扫黑“扫”进幼儿园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班小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