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素养提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育研究

2021-05-20王静雯

成功密码 2021年6期
关键词:读后感课外阅读素养

王静雯

注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工作以启蒙为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有效借助多媒体形式开展课外阅读

一直以来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都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部分,很多学生因为语文基础不牢,在阅读学习时出现跟不上和不理解的情况。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有所欠缺,盲目地跟随网络和其他同学的爱好选择课外读物,会造成阅读的失衡,因为选择不当会让他们距离正确的阅读方向越来越远。小学阶段进行课外阅读,应该尽量选择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书籍,增加他们的社会认知,提升综合素養。有些老师和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下意识地忽视阅读,造成学生的阅读后备能力不足。课堂上老师应该积极运用多媒体声音和图像以及音乐的多重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如《孟母三迁》《烽火戏诸侯》《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智取生辰纲》《三国演义》《上下五千年》《笠翁对韵》等具有文化传承特征的书籍,老师可设计旁白和制作音频来增加学生的阅读欲望,通过阅读比赛的形式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对这些文化书籍产生兴趣,进行阅读,并引导他们通过思考作者的写作心理、写作背景、表达的情感和阅读感受来增加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同时老师还应该通过设定阶梯阅读的形式来实现课外阅读的课程化教育,让学生将阅读作为一门课程进行专项学习,更好地促进他们均衡发展。

二、运用情境教学的形式增加学生阅读积累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天生具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三分钟热度的特点,经常会在学习阅读课程时因为内容枯燥而失去兴趣。阅读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培养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一个具有高水平阅读能力的学生,他(她)的语言功底往往可以为语文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帮助,所以老师要积极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促进课程化教育,有效增强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阅读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情境的培养,老师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要通过情境的引导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可以为学生的深度阅读提供有力的保障。

比如老师在选择课外读物《论语》时,可以借助情境设定的形式来进行阅读课引导,通过事先准备的影音资料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如播放两小儿辩日的视频,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感受孔子的思想主张。同时运用阶梯训练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仁义礼智信、仁爱、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优秀的思想主张。这样能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效增加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视频中古香古色的情境和服饰的介绍,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三、根据教材内容拓展阅读材料

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对教科书内容有更好更深入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课本的知识点。比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故事,从而体会辛弃疾创作这首诗歌时的心情。在课外阅读图书的选择上,教师也要考虑小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接受度,不能选太深奥晦涩的内容,建议以故事性内容为主,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生僻字较少的读本。

四、定期开展阅读活动

基于核心素养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及品质,故而教师应当重视课外阅读环节。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以此养成阅读习惯,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充分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进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

譬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读书月”活动,以此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致,使其在该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读物,同时要引导学生将自己认为描写好的、优美的或是有意义的句子摘抄下来。通过该方式,让学生不断积累阅读量及语文知识,且在月底要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开展评比活动,以此给予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技巧的机会,为其创造展现自己的机会,继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设一个“阅读角”,并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读物放置于此以作分享,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大家的阅读资源,且能调动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度和参与积极性。阅读环境的创设,时刻提醒学生阅读的重要性,继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交流读后感

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读物后,定然会产生一定的感受和感想,此教师应当紧抓这个机会,让学生及时将读后感记录下来。教师可对其读后感不设定字数要求,让学生完全跟随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展开书写,即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感悟或是从中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然后再相互交流。交流阅读感想是提高阅读效果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小学生本身的阅历、认知能力水平偏低,而老师的思想相对成熟,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加多面化,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如在学生阅读《西游记》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充分揣摩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外在特征以及每节故事背后的含义,并融合自己的看法写读后感,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与此同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帮助他们把握文章的主旨。通过该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言论,并引导学生:“你认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在交流中,同学们会发现孙悟空是一个敢作敢当、桀骜不驯、好胜心强的人。通过此方式,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和把握《西游记》中四位师徒性格的主要特点,对《西游记》更有兴趣。

语文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举措,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要围绕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展开课文阅读教学,选取适宜其发展的读物或文章,在班级中突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和习惯。此外,在阅读完成后,感想的梳理和分享亦不能少,这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继而提升语文素养。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猜你喜欢

读后感课外阅读素养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