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三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复习

2021-05-20薛红玲

成功密码 2021年6期
关键词:金属化学有效性

薛红玲

初三中考复习阶段,化学新课结束时间较晚,总复习的时间短(不足两个半月),导致总复习课仓促难上,复习效果低下。那如何在新课阶段对学生学完的每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学习和运用化学思想的能力呢?在开展研究初中化学新课阶段如何提高单元复习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总复习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化学单元复习“低效性”的反思

单元复习是使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单元化学知识的重要方式。课本“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单元小结,以表格和填空的形式出现,简单地对金属材料、金属化学性质、金属资源等知识加以再现,并不能突出单元中的重难点,也没有很好地展现各知识点间的网络关系,特别是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所以,完全根据课本单元小结的安排,实际教学中总感觉不给力,教学效果较差。

学生经过第八单元的新课学习后,已初步掌握了“金属、非金属、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若单元小结只是简单地复述一些概念理论,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听课缺乏耐心和积极性。在复习课中,学生若失去了上新课时的新鲜感,就会缺乏思考的动力。

第八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题型千变万化。如果一味讲究题海战术,布置大量习题给学生做,学生做得辛苦,老师讲得辛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要灵活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复习总结找到解题的规律,找到解题中以“不变应万变”的“定海神针”。

二、对化学单元复习“有效性”的感悟

化学单元复习的“有效性”在课堂中如何实施?我们要探索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等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知识有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根本标准。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每上完一个单元内容,必须进行整合梳理,千万不要急于继续讲授新课。磨刀不误砍柴工,新课的单元复习非常重要。它与总复习有所不同,总复习中单元知识的整合相对简略,更重视专项强化训练、综合拓展等方面,而新课的单元复习是对本单元的详细整合。其功能归纳如下:一是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构建网络;二是整合归类本单元的典型考题,归纳易错知识点;三是可打破各单元的界限,关联串起各单元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使得初中以无机化学为主的碎片知识,能逐渐形成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状态。此外,它还承载着初三化学启蒙学习方法的指导功能,让学生逐步领悟“梳理线索,温故知新,精练多思” 的章节复习方式,对下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有着高效的指导作用。

教材的单元小结复习局限性非常强,只能做到其一,不能做到其二,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小结时,要像工程建设一样,需要一个周密的工程设计方案,才能建成稳固的大楼。所以,新课的单元复习,决不能出现以下低效的错误方式:填鸭式满堂灌的复习,缺少学情分析的复习,对知识简单肤浅的复习。化学的复习设计一定要有梯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要赋予学生化学思想,培养创新性的人才。

三、提高“金屬与金属材料”单元复习有效性的探索

1.确立复习目标

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文本,达到二级主题“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搭建好本单元复习的框架:①本单元要复习什么知识?②本单元用什么形式回顾梳理、归纳整合知识点?③本单元的中考考纲考点是什么?④本单元需要及时查漏补缺、当堂巩固训练的内容是哪些?⑤本单元要形成的化学思想是什么?

本单元的知识目标:

(1)知道金属的物理共性和特性、几种常见金属矿物、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如何改变合金的性能、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重点认识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以及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

(3)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金属的回收利用等等。

2.把握学情分析

教学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上的差异,在内容上做减法,不贪多求快;在形式上加强对学生的表扬激励,加强情感的沟通;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新奇新颖的学习环境,加强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驱动力,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单元小结设计上可做如下尝试。

设计一:在金属锈蚀和保护的复习教学时,可以从医院迎来了一个全身红斑的“小铁钉”病人开始,让学生扮演医生,通过给病人“看病”“诊断”“治病”“防病”四个步骤,逐渐温习金属的生锈条件、铁锈成分、防锈措施、除锈方法,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去学习,学困生也能渐入学习佳境。学生在主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

设计二:从“洁身自好”“穿防护衣”“增强体质”三方面介绍防锈方法,贴近生活,形象生动,能消除学生对多种方法记忆的恐惧,利于准确掌握防锈措施。

3.构建知识网络

深度解读考试说明和教材,搭建科学的知识网络,是提高复习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网络的构建,不能流于知识的表面,不能单纯追求形式的多样,重要的是内容是否是硬货。当然,无论是老师设计的单元小结,还是学生绘制的单元总结,若能构建出形态各异、思维巧妙的网络图,那当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跳出僵化的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在各种变式中演绎精彩。本章重点学习的金属是铁、铜、铝,若以它们为点展开树状知识关联,则可以让学生“攀枝摘果”,复习效果极佳。

4.创设艺术化学

增强时代气息,融合生活元素,设计艺术化学,使学生爱上美丽的化学。在化学复习中,加入诗词歌赋或口诀,就能在有趣的学习中,轻松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例如:

(1)谐音记忆“捡个大美女”“身体细纤轻”“总共一百斤”对应“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趣味横生,巧妙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

(2)一封情书“你的美换取我的心”能有效理解“金属镁置换出金属锌”

(3)“真金不怕火炼”温馨提醒并非所有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4)“百炼方能成钢”赋予的化学含义是C+O2=CO2(反应条件:点燃)

(5)铁的冶炼中CO是早出晚归,酒精灯则是迟到早退,勤劳和慵懒形成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5.设计有效学案

在原教材单元小结基础上,打破重整,重新洗牌。设计几个重要环节,突破堡垒,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环节一】突破重难点: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图,是一种典型题型,学生掌握起来感觉困难。若归纳总结解题规律,给出H2与反应时间关系图的两种解法,①等金不等氢,②等酸就等氢,就可以化难为易,使学生轻松驾驭。

【环节二】易错训练营: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是学生最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提出“优先反应原则”,即远距离先反应的规律,再进一步总结规律,①判断滤渣成分从弱到强,②判断滤液成分从强到弱,从而降低错误的概率。

【环节三】火眼金睛:抓住概念的特点,对比或个性展示基本知识,如:①置换反应是“一单换一单”,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原因就是反应物缺少单质,②“湿法冶铜”和“干法冶铜”的不同在于,前者有溶液参与反应,后者没有溶液参与。

【环节四】实验突破: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归纳总结出几条规律,便于解题时灵活运用。如:①前金换后氢,②前金换后金,③强金换弱金,④金三角的转化,等等。

6.指导学生做单元小结

为了提高单元復习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三年的课本单元小结的改编,申报了省级课题,其中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单元小结的书写。我们认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亲自书写和梳理单元知识的要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系统化。在梳理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时不会局限于停留在简单的记忆层面。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呈现了非常多的高质量单元小结,个性十足,图文并茂,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在第八单元的小结梳理中,擅长绘画的同学将实验用图画形式展示,配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有些同学则注重重点知识的凸现,将元素化合物的反应关系通过框架网络联系在一起,并配有相关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还有的同学将第八单元知识按中考要求,命制成考题的形式出了一份试卷,等等。

这些单元小结都很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学生书写的优秀单元小结进行展示交流,有助于同学们取长补短,梳理知识。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单元复习的方法比传统教学的复习效果要好很多,也更有优势,大大提高了第八单元复习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通过几十年的初三化学教学实践,笔者深有感触,新课单元复习的作用绝不亚于总复习。所以,不能用死板的教条制约教法,要大胆打破原有的拼盘,重整课本单元小结,以教材的知识、方法和目标等为基点,精心整合和改编教材的单元复习方案,从而开发、补充新的教材资源。这样才能真正凸显新课程理念,实现化学复习教学减负增效的目的。真正体现化学单元复习“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点。

猜你喜欢

金属化学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奇妙的化学
工业金属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