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经济统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05-19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统计学

高 爽

(河南大学 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0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是要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生活中灵活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通过自身创新技能去开创事业的人才。

应用型高校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理论型高校、职业技术高校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经济统计学本科专业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学科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经济统计学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培养熟练运用经济统计学软件处理社会经济数据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何实现“创新创业+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是当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最迫切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1 文献综述与现状分析

张鹤(2014)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运行机制,从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教学等方面实施路径;李钟林(2015)谈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石岩涛(2017)提到当前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成果以及未来改革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高校应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其中能力培养是核心等;庄志英等(2020)以福州大学为例梳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政策和研究等。叶恬如(2020)从专业创新方面提出构建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等。

结合具体专业讨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文献也日益丰富。梁丽萍等(2015)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提出建立“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罗倩文(2018)谈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下工商管理专业改革方向等;罗丹等(2017)针对应用统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三三一、三三二”改革等。

经济统计学专业属于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中偏向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专业,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其设为基本专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本专业。本文收集和整理了近30所院校的经济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理论、实践、应用未能很好地融合,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有:第一,培养目标、专业要求中创新创业能力体现不明显;第二,课程体系中体现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课程较少;第三,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创新环节不够;第四,实践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发挥不充分;第五,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标准不完善。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产业关系密切,更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对策。

2 实施路径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经济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应具有“创新”“应用性”“专业”特色。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有机融合。

本专业不仅仅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现代经济学基础,掌握较为系统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并且具有创新创业基本意识能和心理特质,集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为一体,能够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各行业从事统计调查与分析、数据管理与咨询、数量建模与预测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和实际管理工作,或能在相关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构建多模板多选择的课程体系。按照应用型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间知识的融通,增加交叉课程的比例,构建多模板多选择的课程体系。具体有:通用知识,包括思政、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专业必修知识,包括经济基本理论、统计基本方法等;专业发展知识,包括计算机应用、统计软件应用、管理、投资分析等;专业选修知识,包括金融统计、保险统计、企业统计等融入创新创业实践的环节。

(3)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如,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融入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和解决,使学生养成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通过竞赛,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4)丰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也就是课堂教学方式,这个方面研究已经很多,如增加实践环节、讨论式、案例式等等。无论哪一种,出发点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其中。所以,以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积极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完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标准。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不应仅看学生就业率、考研率等,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量化指标。制定合理的创新创业评估机制,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与积极性。构建创新创业模式的考核学分体系,将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纳入学分考核体系,建立学分激励机制,从机制上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图1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2.2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体现经济统计学专业特色,整体设计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三目标、三课程体系、三教学新模式、三实践检验等方面(见图2)。

图2 经济统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中的三大能力目标依据“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确定,实现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相融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业技能(见图3)。

图3 经济统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三大能力目标

人才培养中的三大课程体系确定依据应用型高校专业定位——“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课程建设与职业需求相对接”,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综合素质课程体系,从而实现经济统计学多平台教学体系(见图4)。

图4 经济统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三大课程体系

经济统计学专业应用型较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纯理论型课程、课内理论+实验型课程、纯实验型课程。课程内容安排上增加创业知识,如,专业基础平台课《市场调查与预测》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创业目标的确定与调查。从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巧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类课程如类似《企业模拟经营》《创业管理》等这类课程,通过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环节,以某个制造型企业为模拟对象,模拟该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团队沟通、有效协作的必要性为学生将来就业、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人才培养中的三大教学新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提出,通过新型教学模式实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有效地将经济统计学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其中“探讨案例法”的本质时通过模拟案例实践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项目驱动法”是以专业背景,依据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对实际项目进行自主学习,能实际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人才培养中的三大实践检验相对与期末考试等传统形式来说提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另一种形式。第一,相关竞赛。比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市场调查大赛、统计建模大赛、数学建模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创业的能力。第二,通过产学研,开发实训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建立与政府、企业等相关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第三,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2.3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

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切实做好课程改革工作。本部分将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为例介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特色——复合应用型人才。通过构建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为一体的宽口径综合教育模式,强调交叉学科的思维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培养目标——学生直接“上手”。一方面通过开设相关实验、实训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统计学基本分析方法与分析技术,具备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把“校企融合、学做合一”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

(3)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专业基础第一,立足学科交叉,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实践实训教育。

(4)优化课程体系——多平台多选择。按照“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课程建设与职业需求相对接”的应用型大学的专业定位,构建了“多平台、多选择”框架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拓展三大课程体系(见表1)。

表1 经济统计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介绍

(5)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化”。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提高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实践环节”“竞赛环节”“校企合作”以及“资格证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见表2)。

(6)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标准。以“应用型”“创新创业”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多等级”的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详见表3。

表2 经济统计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表3 经济统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

3 结语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体现经济统计学专业特色,整体设计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发展和学生特点具体实践应用性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