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2021-05-19孙树园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安全检查实验室师生

孙树园 高 丽 张 璋

(1.华中师范大学 计算机学院;2.华中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0 引言

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实验室集中了学校的主要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截至2018年8月,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共有实验室36953个,其中教学实验室30539个,实验室总面积达3778.76万m2,仪器设备总值达3781.83亿元,工作人员总数为24.33万人,年实验人时数为40亿人次[1]。高校实验室涉及的学科广,参与学生数量多,实验教学任务繁重,这也导致了实验室安全隐患复杂多样。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对校园师生人身安全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校园安全。如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及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成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课题[2-5]。

2015年以来,国家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教育部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19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分别从提高认识、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工作能力和建立奖惩机制6个方面要求各地高校切实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本文结合华中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及湖北省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经验,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探讨。

1 高校实验室安全形势

1.1 安全形势复杂,责任压力增大

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9年期间我国发生了5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这50起事故可以看出,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大致可分为火灾、爆炸、中毒、感染、腐蚀灼伤这5种[6],见图1。

图1 各类事故数量及占比

其中爆炸及火灾类型分别占事故总量的50%和42%,共计占比92%。爆炸、火灾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究其根本,除了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制度欠缺、管理力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原因,即随着国家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推进和科技发展,各高校引入了大量的新兴技术、新型材料,而实验室管理者和实验操作者对新技术了解不足,未能有效地预见安全隐患和科学规范实验流程。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造成3名研究生死亡。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召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高校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同时,教育部下达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从安全管理体制、师生安全教育、危险源监管体系、安全设施配置及保障体系、应急能力建设5个方面严查,确保师生校园安全。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得到空前重视,责任压力增大。

1.2 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要求提升

随着国家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视,各地高校因校制宜制定本校实验室安全标准和具体措施,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并完善。同时,高校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落实月度、季度安全检查制度,学校师生安全意识也随之增强。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众对环境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除传统的水电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和生物安全外,防疫工作也纳入了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范围之内,实验室不仅需要满足教学科研需要,还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安全健康保障条件,实验室安全工作要求不断提高。

2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认真落实各级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学校、二级单位两个层面的三级联动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并从组织结构、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二级单位的主体责任,自上而下的构建起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本文以湖北省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下简称为“示范中心”),介绍本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湖北省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于2008年,隶属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经示范中心及计算机全院师生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团结奋斗,已经发展成为服务计算机学院、全校计算机通识教育、经济管理类文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综合平台,建设了一批安全化、智能化实验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1 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

为响应学校“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中心建立了“二级单位-实验室-实验室师生”组成的三级联动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计算机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同时,安排一位领导分管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分管领导是实验室安全重要领导责任人;每个实验室分配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负责人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安全主体责任人;开展实验的师生是当次实验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安排一名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协助分管领导做好本单位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心严格实施追责制度,在管理的每个环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明确到岗位和人,形成分工合理、齐抓共管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新局面[7-9]。

2.2 建立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健全的制度是各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保障[10]。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实训场所,设备种类繁多,参与的师生数量大,需要制定全面的规章制度使从事实验的人员在操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示范中心根据专业特点、学科要求先后制定了《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设备安全与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档案及台账管理制度》《 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文件,为实验室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同时,示范中心根据学校、学院相关要求,制定了“实验室应急响应预案”(见图2)。

图2 实验室应急响应预案

2.3 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

人员操作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安全事故[11]。因此,做好师生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安全教育是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概率的根本方法,多方位的安全教育保障机制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基本保障。为此,示范中心开展了多方位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并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开展新生安全教育,为了提升安全教育成效,示范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安全教育方式。每年新生入学后,示范中心邀请学校保卫处、信息化办公室等多个部门的专家对新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制作安全展板、观看安全视频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事故,并教授各种逃生自救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测评,强化学习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关注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和相关法规、安全常识、专业知识、应急处理办法等,分数合格者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承诺书”,由示范中心同意并发放“实验室准入证”,凭证方可进入实验室。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示范中心每年组织实验人员培训,对不同岗位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职责与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后对参培人员进行考核。中心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安全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安全隐患整治、安全知识宣传、事故应急救援、先进个人的奖励等。

2.4 建立实验室安全检查机制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查明各种实验室危险和隐患,在安全事故发生前发现苗头,及时遏制。示范中心采取多种检查形式,包括学校大检查、季节性检查、假期前检查、日常检查和抽查。其中,学校大检查,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实验室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性特点,有重点的进行安全检查;假期前检查,每年的寒暑假前,对各实验室进行拉网式检查,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走过场、不留死角”;日常检查与抽查,组织人员经常性的对实验室进行检查和抽查,对用火、用电、用水、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重点检查。

每次检查,检查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逐项分析研究,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其内容有:责任人、隐患内容、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限期整改。检查人员应将检查出的隐患和整改情况分别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台帐。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组和安全员负责督促整改单位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并对整改项目进行复查。

3 结语

近年来,湖北省计算机基础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室硬件投入和安全管理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始终坚持“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责任体系、开展安全教育、进行多种形式安全检查等措施,扎实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形成了“多位一体”、有序、高效的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安全检查实验室师生
注重实效 强化责任
有针对 有延续 有深入
煤矿通风不良的危害以及通风安全检查项目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安全检查员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