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甲乙经》委中穴考证

2021-05-18盛青云吴清明

河南中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委中甲乙膀胱经

盛青云,吴清明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皇甫谧通过归纳、总结《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取精用宏,著《针灸甲乙经》,系统构建西晋前针灸学术体系。目前,对《针灸甲乙经》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的训诂、校勘、翻译等方面,腧穴命名及内涵挖掘尚不深入[1-3]。笔者通过梳理该书中各腧穴内容,发现书中每一穴的内涵都饱满丰富。本文拟对膀胱经之委中穴进行考证,对其正名、别名、定位、操作及主治范畴进行考据,以丰富委中穴之内涵,扩展临床使用思路。

要考证《针灸甲乙经》委中穴的内涵,就应全面分析《针灸甲乙经》中涉及委中穴的相关条文。统计表明,委中穴在《针灸甲乙经》中共出现13处,散在分布于卷三、卷四、卷七、卷八、卷九、卷十一等处。从腧穴定位、经络循行、针灸操作、功效主治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描述,为该穴的穴性及功用主治奠定了基础。

1 委中穴命名考

委中穴最早出自《灵枢》,后世又名郗中(《素问·刺腰痛》)、血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说文解字》[4]言:“委者,逗也、随也。逗、随于何?逗、随于中。中者,天人地三部之中部也。何者逗、随于中?”结合后世医家解释及考证,笔者揣摩之下,当属膀胱经之气血。委中位于腘中,为膀胱经气血停留汇聚之处,故名“委中”,后世又名“郗中”“血郗”。郗者,孔也。气血逗留犹如湖泊,只宜广袤深远而不宜散,气血输出又如孔隙,娓娓周流,以致无穷。根据《针灸甲乙经》中委中穴正名及后世别名释义可知,委中穴具有以下三方面内涵:一是,该穴以经络气血循行汇聚命名,即膀胱经气血汇聚之所在;二是,该穴以症状命名,将各出血证候类似气血输出障碍;三是,以临床主治命名,针之能使气血交融、汇聚。

2 委中穴定位考

关于委中穴的定位,《针灸甲乙经》言其在“在腘中央横纹中动脉”[5],后世对于委中穴的定位基本沿袭《针灸甲乙经》之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例如《圣惠》言:“两筋、 两骨之间。”结合国家标准[6]及现代解剖,两筋指在腘横纹中,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两骨指膝关节内外侧头之间。再论其取穴姿势,《针灸甲乙经》曰:“腘谓膝解之后,曲脚之中,背面取之。”因此,本穴在选穴上当取俯卧位,于腘横纹中央选穴。

3 委中穴操作考

就委中穴的针灸操作而言,《针灸甲乙经》曰:“刺入五分,灸三壮。”因此,本穴可针可灸。就针刺深度而言,《针灸甲乙经》所述五分具体尺寸已无法考证,但结合现代解剖学,委中穴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腘筋膜、腘筋膜深面疏松结缔组织及腓肠肌内、外侧头,更深层的结构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7]。针刺深度当以刺中胫神经而不误伤其深层动脉、静脉为度。现代研究发现,当伸膝直刺进针,针体由皮肤到腘筋膜的深度为(0.81±0.20) cm,到胫神经的深度为(1.55±0.32) cm,到腘静脉的深度为(2.84±0.38) cm,到腘动脉的深度为(3.58±0.39) cm。所以,委中穴针刺的适宜深度均值为1.55 cm[8]。这也与《经络腧穴学》中该穴的针刺深度一致。《针灸甲乙经》虽未提出委中穴的具体针刺操作,但结合穴位特性,本穴为膀胱经之合穴,膀胱为周身之藩篱,故本穴针刺操作应以泻法为主。再言灸法,《针灸甲乙经》提出本穴可灸,以三壮为度,后世虽有“委中禁灸”,究其缘由,当为灸量过大则易伤及其下血络。

4 委中穴主治考

委中穴的主治条文在《针灸甲乙经》共出现11次,见表1。具有泻热、截疟、止痛、利水消胀、疏经通络、止血、止遗等功效。《针灸甲乙经》卷三、卷四内容论述了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基本厘定了其定位及刺灸法,而卷七、卷九、卷十一、卷十二全方位地展示了委中穴的临床主治,较其他古籍全面[9],因此,基于《针灸甲乙经》对委中穴进行挖掘是可行的。通过表1不难看出,委中穴之主治具有以下特点:①以泻热、舒筋止痛为主,且主治范围广泛,既有四肢之热,又有脏腑(膀胱)之热,还有热病之热及疟疾之热,究其缘由,不外膀胱属太阳,太阳乃周身之藩篱,主一身之表,刺激委中可泻膀胱之邪,更可通利膀胱经气以祛周身之邪;而其止痛的范围也较广,不仅局限于腰背疼痛,还涉及髀枢、季胁等膀胱经循行部位,这也是“腰背委中求”的理论来源及“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体现;②兼有利水、止遗之功,委中利水,不仅可利膀胱之水,还能通利三焦之水,委中为膀胱经下合穴,合治内腑,同时,膀胱属下焦,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因此,委中穴在发挥清利膀胱作用之时,还能兼顾调畅三焦之功效,同时,委中还有止遗的作用,这也是腧穴双向调整作用的具体体现;③尚有止血、除痔之效,“衄血不止,承浆及委中主之。”委中为血郗,气血汇聚之所,头面出血,选用委中,引血下行。这也是委中穴别名血郗的依据之一。另外,委中除痔,足太阳之经别别入肛中,因此,委中还可清肠消痔。通过将《针灸甲乙经》中委中穴的主治范畴与《经络腧穴学》进行对比,不难发现,《针灸甲乙经》所载功能主治范畴较教材所论更为丰富,并有如下特点:①身心并重。《针灸甲乙经》所载文献既有躯体症状,又有心理症状,如:癫疾。②症状更广。《针灸甲乙经》文献涉及多个系统病症,如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包含脏腑疾病、外感疾病等[10],这为委中穴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临床思路,对于该穴的临床使用更具启示作用。

表1 委中穴主治病证

综上所述,《针灸甲乙经》作为第一部系统论述针灸的书籍。其针灸理论,不仅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西晋以前针灸学理论,更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针灸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书中涉及委中穴的内容虽零散分布,但继承并完善了西晋以前委中穴的命名、定位、操作及功用主治,保留了大量可参考资料,在《针灸甲乙经》这部著作中,仍有诸多思想及治疗方法,值得现代医生临床摸索、研究。

猜你喜欢

委中甲乙膀胱经
《针灸甲乙经》治疗胃肠病取穴特色探析
委中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腰酸背痛找委中
拍打委中穴,健腰更护肾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有趣的“换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