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种药剂对芋“烂芋皮”的田间防效及施药方法

2021-05-18王健康梁俊谢昀烨方丽王汉荣王连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用药量酰胺悬浮剂

王健康,梁俊,谢昀烨,方丽,王汉荣,王连平

(1.永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金华 3213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芋田跳虫(Onychiurusfimeitayius)又称芋虱,常见于芋生长期和储藏期,生长期主要引起芋表皮棕色或褐色斑点、斑块,对芋地下部分危害严重,此症状农民常称其为“烂芋皮”[1-2]。据报道,跳虫不仅对大蒜等蔬菜有危害,还为害天麻和百合等中药材的地下块茎[3-8]。芋为永康市主要种植的蔬菜之一,“永康舜芋”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肉质细腻、口感粉糯适中的特点,品质优良,201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近几年永康芋种植的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在1 000 hm2以上,然而,芋田跳虫的危害日趋严重,发生面积较广,因一直没有有效的防治药剂“烂芋皮”已困扰芋农多年,严重影响芋的商品性、品质及产量,对永康市芋产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对芋田跳虫的田间药剂防效及施药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为芋田跳虫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8%阿维菌素乳油(河北瑞宝德生物化学有限公司),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路富达,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1.2 处理设计

1.2.1 田间药效试验

2018年在浙江省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山门村郎世瑶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田土壤为砂壤土,前作为水稻。试验设A1~A5共5个处理:处理A1,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 000倍液,5、6、7月各浇1次,共3次;处理A2,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5、6、7月各浇1次,共3次;处理A3,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5 000倍液,5、7月各浇1次,共2次;处理A4,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6、7月各浇1次,共3次;处理A5,灌溉水(CK),5、6、7月各浇1次,共3次。每处理面积200 m2,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分别于2018年5月10日、6月20日、7月19日进行药剂浇施,每株芋每次灌水量为150 mL。

1.2.2 施药时间和施药量试验

为找出氟吡菌酰胺防治芋“烂芋皮”的适宜药量和施药时间,分别在2018和2019年进行了B、C 2个田间试验。

试验B于2018年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新店村李化银户进行。试验田块为连作芋,砂壤土。3月14日播种,试验设B1~B5共5个处理:处理B1,用药量0.03 mL·株-1,稀释5 000倍,3月种植时浇1次;处理B2,用药量0.03 mL·株-1,稀释5 000倍,5月浇1次;处理B3,用药量0.06 mL·株-1,稀释2 500倍,5月浇1次;处理B4,用药量0.03 mL·株-1×2次,稀释5 000倍,5、7月各浇1次;处理B5,灌溉水(CK)×2次,5、7月各浇1次。小区面积200 m2,随机排列。

试验C于2019年在浙江省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山门村郎世瑶户进行。设4个处理:处理C1,用药量0.03 mL·株-1,稀释5 000倍;处理C2,用药量0.02 mL·株-1,稀释7 500倍;处理C3,用药量0.01 mL·株-1,稀释15 000倍;处理C4,灌溉水(CK)。各处理均在5月16日培土前浇1次,每次浇水量为150 mL·株-1。

1.3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在芋成熟收获时对芋烂皮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小区随机5点取样,将芋球茎挖出,调查子芋、孙芋的烂皮情况,记录烂皮等级,并计算烂皮率及烂皮指数。芋烂皮发生程度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烂皮;1级(轻):有少量浅层病斑,病斑占芋表皮面积10%以下,病斑易刮除;2级(中):病斑较多,占芋表皮面积10%~30%,病斑较浅;3级(重):病斑面积占芋表皮面积30%以上,病斑较深,病斑难以刮除,无商品价值。

计算烂皮率、烂皮指数和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药效试验

2018年9月26日对试验A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1)表明,A1处理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用药3次烂皮率25.7%,防效为64.7%;A2处理6%乙基多杀菌素用药3次烂皮率47.3%,防效为29.1%;A3处理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用药2次无烂皮,防效为100.0%;A4处理1.8%阿维菌素用药3次烂皮率4.9%,防效为95.2%;A5对照烂皮率60.1%。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芋“烂芋皮”的防治效果

2.2 施药时间和施药量试验

2018年9月25日对试验B进行烂皮情况调查,结果(表2)B1、B3、B4处理均无烂皮情况,B2也只有1个芋轻微烂皮,4个41.7%氟吡菌酰胺的处理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表2 41.7%氟吡菌酰胺不同时间处理对芋“烂芋皮”的防治效果

2019年11月5日对试验C进行烂皮情况调查,结果(表3)C1、C2处理均无烂皮情况发生,C3烂皮率为11.3%,烂皮指数8.6,防效61.7%。

表3 41.7%氟吡菌酰胺不同施药量处理对芋“烂芋皮”的防治效果

从本试验中可以看出:在每株0.02~0.03 mL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冲水150 mL于种植时或培土前浇施1次就能达到极高的防治效果,可有效控制连作田、砂性土等易发田块 “烂芋皮”发生;1.8%阿维菌素在浇施3次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种植面积不大或收获较早的田块使用。

3 小结

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芋“烂芋皮”,在2017—2019年小区试验中防治效果已明显,且在多块易发“烂芋皮”大田试验中同样表现高效,但该药剂现行价格昂贵,使用成本较高。1.8%阿维菌素在防治1、2次情况下,其防治效果还有待试验。在施药方法上,浇施(灌根)法虽防治效果较好,但用水量大、用工较多,特别是6月以后芋叶长高、长大,多次施药操作不便,能否采用更经济、省工的防治方法,值得继续探讨。

猜你喜欢

用药量酰胺悬浮剂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