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5-12沈阳市肛肠医院胃肠肛门外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结肠镜直肠出血量

沈阳市肛肠医院胃肠肛门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在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探讨分析,将128例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12.869,P<0.05),引流时间少于对照组(t=16.911,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16.34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在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结直肠肿瘤作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它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由于结直肠解剖处于特殊位置,使手术面临着很多难题,比如低位直肠肿瘤手术中肛门括约肌的保留问题,这极大地增加了手术的难度[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在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治疗效果显著。但随之而来的,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对于一些完全腔内生长、外观正常的浆膜层结直肠良性肿瘤和一些早期恶性肿瘤,只是靠腹腔镜难以找到肿瘤的发病位置,这加大了切除的难度。此时,联合结肠镜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资料表明效果显著[2]。本文旨在研究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在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时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8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男45例,女19例,共64例;年龄63~78岁,平均(71.2±3.2)岁。结直肠腺瘤24例,结肠癌26例,直肠癌14例。研究组患者男44例,女20例,共64例。年龄62~82岁,平均(70.6±4.2)岁。结直肠腺瘤22例,结肠癌28例,直肠癌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探究具体操作知情并同意进行,且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给予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手术时,患者选用头低足高的手术体位,选择全身麻醉技术,设立人工气腹,将患者的气腹压力保持在13~15mmHg,通过术前检查初步标记肿瘤的位置,插入Trocar,用摄像系统探查腹腔内肿瘤的准确位置和大小。在进行手术时,先暴露直肠系膜和结肠系膜上的动静脉,随后结扎其动静脉及分支,随后切除病变的肠系膜,清除病变周围的淋巴结;然后切除发生病变的肠段,接着将肠管断端吻合,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把腹腔冲洗干净,结束手术。

研究组选择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一样,选择同样的体位和麻醉技术。在手术中遇到腹腔镜无法探查的肿瘤位置时,用结肠镜进行辅助探查,从肛门位置放入结肠镜进行肿瘤探查,探查到肿瘤位置时,把光源调亮,接着用腹腔镜寻找并锁定发光处,准确定位肿瘤位置,建立操作孔,通过各种手术器械在体外操作,其清除过程与对照组一样。最后将腹腔内冲洗干净,检查是否有出血,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对比(n=64,±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对比(n=64,±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引流时间(d) 住院时间(d)研究组 129.37±14.46 151.35±11.56 5.40±3.45 11.64±1.17对照组 121.37±13.86 211.37±14.46 7.37±4.46 15.37±3.46 t 0.315 12.869 16.911 16.342 P 0.727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结直肠肿瘤作为消化系统的常见肿瘤,在恶性肿瘤中占很高的比例,手术是治疗该病患者的主要方法。随着腹腔镜和内镜技术的发展,结直肠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的侵入性越来越小[3]。而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轻度疼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单一的腹腔镜手术也有一定的缺陷:①腹腔镜手术通过机械感触来确定肿瘤位置,对肿瘤的定位不如直接开腹手术。用腹腔镜手术很难清除干净一些体积小的肿瘤,如操作不当,就会增加手术创伤,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对于直肠癌肿瘤晚期患者来说,器官组织功能下降,腹腔镜手术剥离难度大,若是出现定位失误等问题,会给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腹腔镜手术操作专业性较强,对主刀医师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所以在腹腔镜手术无法成功切除肿瘤的情况下,建议进行开刀手术[4];②体积较大的肿瘤使得术前结肠镜检查无法明确检查结肠近端,可能遗漏病灶;对于体积大的肿瘤造成肠腔狭窄患者,术前结肠较大肿瘤或部位特殊的肿瘤,手术难度大,术后可能出现穿孔、出血等。因此,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在手术过程中,结肠镜检查可用于准确定位肿瘤部位,避免腹腔镜因盲目寻找位置而造成扭转肠段的情况,减少手术创伤;尽快识别肿瘤部位,提高肿瘤切除的准确性并减少手术创伤。另外,两者结合可以及时发现小肿瘤,减少漏诊,及时进行彻底的根治性手术,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病情恢复[5]。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效果确切,两镜联合优势互补,能准确定位肿瘤,发现微小肿瘤,保证切除范围,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结肠镜直肠出血量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