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5-12严磊张立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骨伤病症肢体

严磊,张立浩

(湖北省宜城市中医医院,湖北 宜城)

0 引言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在临床骨科中是一种很高发的病症,如果在发现后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那么可能会使得病情发展为严重情况,例如会引起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1],因此,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消除肿胀症状,促进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预防凝血与血栓症状发生。本次研究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选取自本院中,是本院在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全部患者均确诊且签署同意书,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资料情况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在对照组30 例中,男患者有12 例,女患者有18 例;年龄为24-70 岁,平均年龄为(42.2±3.5)岁;骨伤时间为3-15 周,平均时间为(8.05±0.66)周,其中包括的病症为:手掌骨骨折、足踝部骨折、股骨骨折、小腿骨折、前臂双骨折、前臂骨折[2],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在观察组30 例中,男患者有20 例,女患者有10 例;年龄为24-73 岁,平均年龄为(43.5±3.8)岁;骨伤时间为3.5-15 周,平均时间为(8.88±1.33)周,其中包括的病症为:手掌骨骨折、足踝部骨折、股骨骨折、小腿骨折、前臂双骨折、前臂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肿胀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嘱两组患者均要卧床休息,并且要抬高患肢,给予止痛等常规治疗干预。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干预方法,给患者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79)250ml,每天治疗1 次,10d 作为1 个治疗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实施中医治疗,主要是给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的方法治疗。活血化瘀汤的药方组成为:16g 乌药,16g 郁金,16g 青皮,16g 木香,12g 柴胡,12g 香附,12g 路路通,12g 泽兰。倘若患者患部为上肢,则添加12g 羌活,12g 桂枝;倘若患者患部为下肢,则添加16g 川牛膝,16g 独活。嘱患者要用冷水煎服,每天服用1 剂,分2 次服用,1 个疗程为10d,共治疗3 个疗程。在服药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马上通知医生来处理,并且在用药1 个疗程之后,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与此同时,在患者用药期间,配合揉、捏、挫、按摩推拿等治疗,减轻肿胀。

1.3 观察指标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予以判别: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和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差异小于0.2cm;有效,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和正常状态比较,差异在0.4-0.6cm 范围内;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和正常状态比较,差异大于0.9cm。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输入到SPSS20.0 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给予χ2检验,倘若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骨折一般情况下是伴随着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的,如果在康复时不加以注意,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3]。肢体肿胀是骨折后非常高发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也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但如果不加以及时调整,便会造成骨折愈合缓慢或者不愈合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等较为严重的病症后果[4],这样不仅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自身疾病症状。由此在临床中,一定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及时缓解患者的痛苦。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是以适当的肢体运动为主,逐渐解除压迫[5],给予消肿脱水药物。在西医治疗中,主要是为患者静脉输注甘露醇这种消肿药物,其临床效果较好,但是这种药物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泌尿系统,致使出现血尿、少尿等不良反应,这样就使得整体治疗效果下降了。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应用的中医治疗方案[6],主要为患者应用的是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其药物功效主要为:乌药、泽兰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郁金、青皮、柴胡是能够发挥较强的疏肝理气的功效的;木香具有行气、消肿的作用;香附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把这些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实施煎制,能够起到疏通经脉、理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在患者服药期间给予适当的中医按摩,通过按摩能够充分发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流动、缓解肌肉痉挛症状的效果[7,8],进而取得通络化瘀、开通闭塞的治疗效果,最终实现消肿的目标。通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就充分验证了中医治疗在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中的有效作用[9,10]。

总之,与常规的西医治疗相比较,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效果是更好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很低,是非常安全、可靠、高效的一种治疗方案,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的治疗方法[11,12]。

猜你喜欢

骨伤病症肢体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