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

2021-05-12于冲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内瘤子宫颈上皮

于冲玲

(长春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近年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生活压力增大,临床继发妇科疾病比例呈逐年提升趋势,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宫颈上皮内瘤变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与宫颈浸润性癌具有高度关联性,为癌前病变主要指征;因病灶生理结构特殊性,于早期患病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极易被患者所忽视,以接触性出血、白带异常为主要病理表现,与慢性宫颈炎症状相似,极易混淆,临床鉴别诊断需求较大,需开展早期诊疗对策,以开展针对性治疗对策[1]。因宫颈上皮内瘤变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具有高度关联性,具有癌变可能性,严重危害女性患者身心健康,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需开展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进行病理诊断,降低疾病漏诊及误诊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近年随着妇科手术技术不断优化,子宫颈电环切除术被确立起来,于子宫内瘤变疾病中取得较好应用反馈,可有效降低手术侵入性操作对女性宫颈损伤,提高手术开展质量[2,3]。本研究笔者特针对子宫颈电环切除术与子宫内瘤病变有效性进行探究,以冷刀锥切除术为参照,开展平行比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妇科收治行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探查对象,共计58 例,入组时间2018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依据手术序号单双数分组,单数29 例设为参照组,年龄区间25-54 岁,均值(38.41±0.63)岁,未婚8 例,已婚21 例,孕次0-4 次,均值(1.64±0.24)次;双数29 例设为试验组,年龄区间23-57 岁,均值(38.39±0.59)岁,未婚5 例,已婚24例,孕次0-4 次,均值(1.66±0.31)次;校验两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入组数据,满足研究比对指征(P>0.05)。

纳入原则:(1)58 例所选患者均符合《内科医学诊断指南》中骨肉瘤评估依据,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开展指征,遵医嘱接受冷刀锥切术、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4];(2)患者于入组前签署书面知情书,授权病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肾等器质性病变患者;(2)合并恶性肿瘤、预计生命时长不足以支持本研究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冷刀锥切术,依据术前阴道镜检查结果,采用4%浓度醋酸于宫颈部位涂抹,明确其病灶范围,设置椎体深度为2cm,椎体宽度为3cm,以病灶外0.5cm 左右为切除范围,预留标本进行病理检测;试验组患者予以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对宫颈进行常规消毒,采用窥阴器,充分暴露患者宫颈部位,采用局部麻醉药物,注入宫颈,待获得最佳麻醉平面后,借助LEEP 刀进行手术治疗,设置功率为6W,依据其糜烂范围及病灶范围,合理选取切除范围;采用顺时针进刀方式,剔除病兆部位,针对一次性剔除难度较大病灶,可采用多次剔除方式,以减少剔除组织,避免因手术操作导致癌组织转移,借助电凝刀止血手段,观察术中出血量,可辅以干棉球进行加压止血;待手术完成之后,采用纱条进行宫颈填充,于术后1d 后取出;两组患者术后均选取敏感性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给予患者相同护理对策。

1.3 评价标准

(1)统计比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总出血量,评估手术完成质量。

(2)观察患者术后盆腔痛、宫颈管狭窄、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对手术开展安全性。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χ2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 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统计

试验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统计(±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统计(±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总出血量(ml)参照组 29 14.35±3.14 22.63±4.68试验组 29 10.42±3.05 10.82±4.17 t 4.835 10.146 P 0.000 0.000

2.2 2 组手术并发症统计

参照组8 例继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7.59%,试验组2例继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90%,行统计校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随着外科技术不断完善,临床针对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治疗手段较多,临床多采用冷冻电凝激光、灼烧、冷刀锥切除术,切除病灶组织,以延缓癌变可能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于临床应用中发现,上述治疗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应用中均具有较大局限性,术中出血量较大,加之病灶生理结构特殊性,手术视野较为狭窄,易导致术中大出血,增加手术创伤风险性,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深,接受程度较低。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为临床新型宫颈手术治疗对策,广泛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可通过高频电刀加热,促使组织快速挥发水分,切割深度及速度可控,可有效确保组织标本完整性,降低对切口周围组织的影响,可有效提高切除有效性,减少残留率,临床应用优势显著[5,6];子宫颈电环切除术主要开展原理是借助高频电刀,由环形电极端释放高频电波,对病灶部位进行手术切除,与皮肤接触瞬间,释放大量热量,以起到切割作用[7];同时,可借助电凝止血的方式,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可获得平整切口边缘,利于术后康复[8]。经本研究结果数据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完成质量更高;经比对两组手术开展安全性,参照组8 例继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7.59%,试验组2 例继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90%,行统计校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开展安全性优于冷刀锥切术,术后并发症较低,疗效显著。

综上,子宫颈电环切除术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应用疗效显著,手术完成度高,并发症少,可于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内瘤子宫颈上皮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胃镜活检对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浅谈牛人工授精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的长期随访研究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与高危型HPV 清除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