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3D 打印技术在辅助髋关节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21-05-12张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髋臼例数骨折

张冬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医院骨一科,黑龙江 绥化)

0 引言

髋臼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在髋骨的外侧面,对股骨头相关联,且在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分布[1]。髋关节具有较大的负重,在血供上较少,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生高能量的暴力后发生骨折的可能性很大[2]。髋臼发生骨折后情况较为严重,同时会伴发一定的组织性损伤、局部的关节疼痛、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同时骨密度降低[3]。近年来,交通事业的发展致髋臼骨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一旦发生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4]。当前,对于该病临床上常采取手术进行解剖复位,并实施有效的内固定,其中内固定的质量及发生创伤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了更加精确安全地进行手术,3D 打印技术在治疗该疾病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精确、直观地呈现出了损伤部位的形态、组织的具体解剖情况,有利于提高诊断率,做好骨折分型及治疗。为了进一步探究3D 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了52 例髋臼骨折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髋臼骨折患者52 例,按照AO/OTA 分型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包含32例62A、19 例62B、1 例62C,其 中62A1、62B1 是 最 常 见类型。随机分为两组,各26 例。对照组年龄18-73 岁,平均(35.98±5.93)岁,病程3-9d;试验组年龄18-74 岁,平均(36.06±6.08)岁,病程3-8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标准:①髋臼骨折参照AO/OTA 分型标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②没有发生全身性的感染;③无骨盆缺损或手术既往史;④没有骨质疏松的情况;⑤下肢神经功能处于正常状态;⑥患者及家属均同意纳入此次研究中且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1)术前计划:在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CT 扫描检查,使用的仪器为SIMENS64 排螺旋CT。①对照组将扫描获得的三维重建图像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数据(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导入Mimics17.0 软件处理生成虚拟三维重建,充分利用平移和旋转的功能,对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在术前进行模拟。将螺钉的长度是安置的位置确定好,制定好治疗方案。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DICOM 数据导入激光快速自动成型机,使用的模式为激光烧结,按照1 ∶1 的比例打印出骨折模型,能够进行计算机模拟和模型模拟,并根据X 射线机CT 的检查结果进行细节的复位处理,从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的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根据术前的骨折入路情况选择前路、后路及漂浮的体位,在操作的过程中对神经及血管损伤引起注意,以免对其造成损伤,将骨折的部位进行充分的暴露。①试验组患者中将3D打印出的模型进行对比,根据术前确定的方案将复位点找准[5]。②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复位,待检查显示骨折部位恢复良好后再重新选择钢板进行有效的固定。对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情况、所用的手术时间、术中C 臂透视次数进行对比。(3)术后处理:所有患者在术后均使用头孢呋辛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的等长和等张收缩锻炼,术后2 周围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以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告知患者在术后的8 周内不能负重,当骨折完全愈合后能够进行完全负重。

1.3 评价指标

(1)髋臼骨折复位质量:对患者的复位情况进行评估,采用的方法为以Matta 标准为基础进行判定,骨折位移不足1mm 表明解剖复位,当位移距离在1-3mm 时则为满意复位,当位移距离超过3mm 则为不满意复位。总满意率=(解剖复位例数+满意复位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后骨折情况评定:手术后的3 个月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判定,采用的方法为以Majeed 评分标准为基础进行评分,其中超过85 分的判定为优,评分范围在70-84 分之间的判定为良,55-69 分之间的判定为可,评分低于55 分为判定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7.0 软件处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记为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并进行t 检验,满意率及优良率记为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复位质量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达到的复位满意情况基本一致,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骨折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3 个月骨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中C 型臂透视次数(次)对照组 26 263.4±27.12 980.45±93.61 7.98±1.68试验组 26 180.4±23.66 703.45±83.39 4.01±1.3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复位质量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骨折情况评定比较

3 讨论

髋骨的组成部分有耻骨、坐骨及髂骨,在外侧并没有形成关节面组织结构,但与股骨头相连,周围遍布重要神经。传统手术治疗中根据术前的扫描检查结果进行评估,之后确定手术方案。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呈现出的是二维平面图像,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3D 打印技术应运而生[6]。将该技术应用在髋臼骨折中能够有效地进行术前的设计,在仿真模拟的情况下实施诊断、骨折分型及个性化的治疗。同时,该技术对于临床医师来说能够观察得更加清晰,从而做好手术的预测情况。在术前做好预测,确定好手术路径,造成的创伤较小,也不会引发大量的出血,有效减少了手术的操作时间。另外,对神经肌肉组织的损伤较小、患者的住院时间短、恢复所需时间短、能够达到很好的骨折愈合效果,疗效及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证实[7,8]。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应用了3D 打印技术,该技术首先对髋骨进行了模型建造,很好地确定了手术方案,有效改善了术中情况,提高了骨折部位的复位质量,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及透视的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位质量、术后3 个月骨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结果有力证实了3D 打印技术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髋臼手术患者采取3D 打印技术进行辅助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骨折患者的复位质量及术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髋臼例数骨折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