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在儿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12崔小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均分儿科科室

崔小丽

(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 引言

儿科作为医患纠纷频发科室,为医院护理工作开展重点及难点科室,考虑小儿护理依赖性较大,护患沟通难度较大,对高素质护理人才需求较大,加强儿科护理队伍建设,为临床带教开展热点课题之一[1]。近年随着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加强儿科高素质人才培养,顺应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帮助[2]。实习阶段作为医疗人才培养重要阶段,在结束校内学习任务后,过渡到临床工作中,可经由实习带教方式,积极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生临床竞争力,加强临床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为临床输送高素质护理人才,针对实习带教模式,探究适配的带教手段尤为重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完善,微信平台于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疗效,经由微信平台开展多元化带教模式,构建新型带教模式,为护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有效提高临床带教质量[3]。本研究特针对微信平台于儿科护生实习带教模式开展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本院儿科为试点,收集2018 年5 月至2020 年7 月本院儿科接收实习护生为观察对象,以时间为分界,将2018 年5 月至2019 年6 月接收42 名护生设为传统组,其中男性2 名,女性40 名,最小年龄21 岁,最大年龄24 岁,年龄均值(22.65±0.24)岁;学历分布显示,大专学历19名,本科及以上学历33 名;将2019 年6 月至2020 年7 月接收40 名护生设为微信组,其中男性3 名,女性37 名,最小年龄20 岁,最大年龄24 岁,年龄均值(22.59±0.31)岁,学历分布显示,大专学历20 名,本科及以上学历20 名;校验比对两组护生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生均由本院儿科相同带教老师实施带教;传统组沿用传统带教模式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方式,指派护生固定带教老师,依据实习带教计划,制定带教任务及带教计划,针对科室规章情况进行讲解,帮助护生早期熟悉科室环境,明确科室工作内容,临床带教内容由带教老师进行制定,针对临床常用药物、护理操作等情况,由带教老师进行统一指导,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

微信组传统带教的基础上,组建微信管理群,邀请护生、带教老师共同参与到群中,针对科室常见操作问题、临床护理、注意事项、临床带教内容等相关情况,于微信内进行发布,促使每位学生了解到临床护理内容,采用分阶段授课的方式,带教老师进行相关知识讲解,为护生预留时间,针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查询解决方案,可通过微信平台实时掌握护生问题解决进程,针对护生提出的问题及见解实时解答,构建新型的护患关系,以便为护生学习提供远程的帮助,利于构建新型的带教模式,加强带教老师对护生掌握知识的了解,实时调节临床带教内容,完善临床带教计划,为护生自主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4,5]。

1.3 评价标准

由科室统一制定考核内容,评估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借助调查问卷,针对护生小组协作、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职能认知等综合能力进行量化评分,评估护生对带教内容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卡方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 样本假设校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统计

微信组护生理论知识均分及操作技能均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统计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统计对比(±s/分)

组别 n 理论知识均分 操作技能均分传统组 42 89.52±4.38 85.01±5.01微信组 40 95.71±6.18 96.31±7.11 t 6.418 7.814 P 0.004 0.000

2.2 两组护生学习能力评估

微信组护生于小组协作、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职能认知等维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生带教满意度评分

传统组护生于带教内容总满意评分(86.19±2.14)分,微信组护生于带教内容总满意评分(97.82±2.87)分,差异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实习作为护生必修阶段,为临床护理教学中重要组成内容,是将校内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为临床医疗输送高素质人才。儿科护理带教难度开展较大,考虑儿科护理知识涉及范围较广,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人文关怀、职业道德均具有较高要求,考虑病理类别较多,临床护理带教难度较大,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忽略对护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灌注式学习方式,极易出现学习疲劳等情况,出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断层情况,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极易出现理论知识充沛、临床操作缺乏的弊端,不利于临床带教工作的发展[6]。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完善,微信平台于临床带教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辅助效果,基于传统带教模式,借助微信平台,构建新型的带教模式,可积极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加强护生沟通,针对护生生活、学习问题,开展远程指导,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管理效率,实现管理及教学一体化,可有效节约带教老师教学时间,简化教学难度,极大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知识趣味性;同时,带教老师可通过微信平台客观掌握护生知识情况,以便及时完善及调整临床带教内容,有效提高临床带教质量[7,8]。经本研究数据显示,微信组护生理论知识均分及操作技能均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微信组护生于小组协作、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职能认知等维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微信组护生于带教内容、带教模式等总满意评分高于传统组,于儿科护生实习带教中引入微信平台带教模式,利于提高护生考核成绩,培养护生综合能力,提升临床带教质量。

表2 两组护生学习能力评估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生学习能力评估对比(±s/分)

组别 n 小组协作 独立思维 自主学习 职能认知传统组 42 81.06±5.01 82.01±5.41 80.14±3.99 81.27±5.84微信组 40 92.36±6.35 94.281±6.92 90.14±5.92 96.37±7.03 t 7.916 8.005 7.763 8.895 P 0.007 0.000 0.000 0.000

猜你喜欢

均分儿科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蝴蝶标本(外一首)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