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痔疾洗液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的临床效果探究

2021-05-12潘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洗液肛肠肛周

潘义

(江苏省邳州市新河镇卫生院,江苏 邳州)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患者患上肛肠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肛肠疾病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其影响因素为人们生活压力加大、长期保持相同姿势、懒于运动等,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延长机体恢复时间,尤其是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部分患者需要敞开引流,不仅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还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严重不良影响。所以必须于患者术后为其选择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法。痔疾洗液是一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治疗肛肠疾病,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且具有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势,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1]。基于此,本文对术后肛肠疾病患者实施痔疾洗液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1 月,将本院术后肛肠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共计42 例,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12例,其中包括2 例肛裂患者,18 例肛瘘患者,7 例肛周脓肿患者,15 例混合痔患者;患者最大年龄值为68 岁,最小年龄值为18 岁,平均年龄(33.7±8.9)岁。试验组患者共计42 例,男性患者32 例,女性患者10 例,其中包括1 例肛裂患者,19 例肛瘘患者,6 例肛周脓肿患者,16 例混合痔患者。两组患者疾病种类、年龄、性别等方面资料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进一步分析和对比的价值。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华医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根据病理类型划分为痔、肛瘘、肛周脓肿三种类型,中医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确诊,划分为热毒内蕴证、湿热下注证两种。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创面均为开放式;所有患者均未应用长效止痛剂;所有患者均出现术后疼痛、创缘水肿、新生肉芽组织填充等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肛肠疾病手术治疗。排除标准:排除患有糖尿病者;排除合并尿毒症者;排除出现贫血症状患者;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给对照组患者应用高锰酸钾加水方式治疗,加水比例为1:5000,先让患者进行蒸熏,然后再坐浴20-30min,每日治疗2 次。给试验组患者应用痔疾洗液进行治疗,痔疾洗液的组成成分如下:黄柏20g、栀子20g、黄芩10g、牛膝10g、苦参10g、地肤皮10g、蒲公英20g、败酱草20g、丹参15g,给药次数为每日2 次,给药持续时间为20-30min。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若患者疼痛症状未发生变化,水肿现象仍旧存在,渗出少许则为无效;若患者疼痛症状有所缓解,水肿基本消退,渗出现象基本消失则为有效;若患者疼痛、水肿症状均消失,渗出现象消失则为显效。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水肿消退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水肿消退时间明显较短,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水肿消退时间对比(±s)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水肿消退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创面愈合时间 创面水肿消退时间试验组 42 22.47±3.48 5.41±2.32对照组 42 28.33±5.41 7.32±2.64 t - 5.9038 3.5220 P - 0.0000 0.0007

2.2 不同治疗方式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3 讨论

肛肠疾病属于一种良性疾病,多伴有肛瘘、肛裂、肛旁脓肿等症状,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治疗。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手术治疗不仅具有机体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还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疾病治疗效果显著。但是由于该手术治疗方式创面贴近于肛周,术后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便易引发创面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延缓创面愈合时间,延长术后恢复时间,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于术后接受科学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2,3]。

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治疗药物为高锰酸钾,但是此药物属于强氧化剂,会使患者出现皮肤黏膜刺激现象,副作用较大,不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取得的治疗效果有限。中医认为肛肠术后脓肿和疼痛是因湿热毒邪或者手术创伤侵及肛门引起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和阻滞经络造成,与饮食不节有着密切联系,其病理机制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致使运化失职、脾胃受损、水湿内停,从而导致阴阳失调、邪气内侵、瘀血阻络,久而久之便化成热,湿热下注肛门,引起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因手术伤及血脉,致使淋巴回流出现障碍、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引发组织水肿,疼痛症状加剧,进而延长创面愈合时间,出现创缘水肿、愈合迟缓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所以临床主张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经络通畅为治疗目的[4-6]。

痔疾洗液属于一种新型外用熏洗制剂,由黄柏、栀子、黄芩、牛膝、苦参、地肤皮、蒲公英、败酱草、丹参组成。依据中国药典记载,制剂组方药物中的黄柏、黄芩、栀子、苦参、蒲公英、败酱草均为清热药,性多寒凉,味苦,采用多种清热药配伍可以加强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敛疮生肌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肛周疾病术后火毒炽盛所致的创面久不收口,红肿热痛等症状;丹参、牛膝为活血类药,丹参味苦,性微寒,牛膝味苦、性平,两药均具有活血补血通络,祛瘀止痛的功效,其中牛膝还具有补肝肾、引火血下行的作用。肛周术后患者多血瘀热盛,且耗气伤血,年老体弱者常伴肝肾不足,因此添加丹参、牛膝,使淤血去而新血生,同时补益肝肾,恢复机体气血,则病自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生肌止血的功效,对肛肠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次该药物通过用前稀释,熏洗患病部位的方式,能够透过皮肤或者创面的肉芽组织发挥药理作用,具有促进肛周血液循环,促进血运,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且能够加快炎症消失和吸收速度,促进创面愈合、消肿止痒、消炎止痛,且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另外该药物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水肿、出血等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7,8]。

本次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水肿消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将痔疾洗液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治疗过程中,能够加快创面愈合和创面水肿消退,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术后肛肠疾病患者实施痔疾洗液治疗,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总体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洗液肛肠肛周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肺泡灌洗液多重PCR检测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各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对照研究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