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普鲁卡因在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021-05-12汪信李红艳刘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硬膜外产妇

汪信,李红艳,刘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0 引言

对于产妇而言,最难耐的是分娩时的疼痛,而分娩镇痛则可有效缓解其分娩时的内心焦虑与疼痛,产妇对此的接受度越来越高[1]。目前临床分娩镇痛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是硬膜外阻滞镇痛低或浓度局部麻醉药复合阿片类药物腰-硬联合阻滞镇痛,但在硬膜外直接注药,效果欠佳[2]。本文观察分析将硬膜外注射氯普鲁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对其临床分娩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的临床资料74 例为本院2020 年1 月至10 月期间收诊的需行剖宫产术产妇,以每组37 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分娩组与无痛分娩组。所选产妇年龄均为25-39 岁,平均年龄为(31.44±3.29)岁;孕周均≥37 周;BMI ≤40kg/m2;ASA 分级Ⅰ-Ⅱ级。两组产妇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考计学差异,即P>0.05,表明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具体方法为[3-5]:一是实施分娩镇痛措施:当产妇宫口开至2cm 时,即为其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取其右侧卧位,在其第2-3 腰椎间隙处行硬膜外穿刺,待穿刺成功后,向其头端部位置管3-4cm,同时将2%的利多卡因3mL 实验量注入其中,若5min 后,未见产妇出现并发症,则予其首次剂量为0.08%舒芬太尼与0.125%罗哌卡因混合液10-15mL,如果30min 内疼痛评分≤3 分,即可认为临床镇痛效果良好。产妇可自控镇痛。二是实施剖宫产麻醉措施:①对于常规分娩组产妇,取其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待穿刺成功后,即可向其头端部位置管3-4cm 后,将2%利多卡因3mL 注入其中,若5min 后,未见产妇出现任何并发症,则可给予其3%氯普鲁卡因12-13mL。②对于无痛分娩组产妇而言,对留置硬膜外管位置情况进行检查,待确保其良好且通畅后,将无脑脊液回抽,并将3%氯普鲁卡因12-13mL 注入。三是术后镇痛措施:两组产妇术后,均接通受静脉自控镇痛,其镇痛泵内药物为布托啡诺8mg,舒芬太尼100μg,甲氧氯普胺20mg,且将生理盐水加入其中,总量配置150mL,单次泵入量为2mL,背景持续泵入2mL/h,锁定时间为15min。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及术中(T1)、术后1h(T2)、术后2h(T3)疼痛VAS 评分。

(2)观察两组产妇阻滞情况。主要指标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Ramsay 镇静评分。

(3)观察分析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分析所涉及观察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使用SPSS18.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若组间各指标对比P<0.05,则表示存在有统计学差异,反之则P>0.05 时,表示无统计学差异[6]。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两组产妇及不同时点疼痛程度

见下表1 示,产妇分娩时手术时间及疼痛VAS 评分在T1、T2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而在T3时,无痛分娩组疼痛VAS 评分低于常规分娩组,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2.2 观察分析两组产妇阻滞情况

见下表2 示,两组产妇就药效起效时间、阻滞时间及Ramsay 镇静评分对比,常规分娩组均明显差于无痛分娩组,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而痛觉消失时间对比,即P>0.05,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2.3 观察分析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见下表3 示,产妇就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及5min新生儿Apgar 评分对比,即P<0.05,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而其它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

表1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及不同时点疼痛VAS 评分(±s)

表1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及不同时点疼痛VAS 评分(±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T1 疼痛VAS 评分(分) T2 疼痛VAS 评分(分) T3 疼痛VAS 评分(分)无痛分娩组 37 32.72±4.610 0.71±0.368 0.90±0.262 1.57±0.529常规分娩组 37 33.01±4.450 0.73±0.287 0.92±0.351 3.47±0.590 t--1.223 0.635 -0.241 -2.030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产妇阻滞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产妇阻滞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起效时间(min) 阻滞时间(min) Ramsay 镇静评分(分)无痛分娩组 37 3.065±0.970 85.57±8.150 1.94±0.767常规分娩组 37 5.47±1.867 65.37±5.873 2.87±0.844 t-4.483 -11.726 4.483 P-<0.05 <0.05 <0.05

表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情况(±s)

表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情况(±s)

5min 新生儿Apgar 评分(分)无痛分娩组 37 1(2.70) 5(13.51) 2(5.41) 7.50±4.450 8.94±1.590常规分娩组 37 7(18.92) 6(16.23) 1(2.70) 7.70±1.567 9.27±1.132 χ2/t - 4.040 0.129 0.348 -0.519 2.410 P-<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低血压/心动过缓[n(%)]恶心/呕吐[n(%)]寒战[n(%)]1min 新生儿Apgar 评分(分)

3 讨论

以上分析可知,硬膜外分娩镇痛目前临床应用较多,且产妇对其接受度较高。分析结果表明,产妇分娩过程中,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中转剖宫产术,较常规分娩镇痛方式,产妇疼痛强度、药效起效时间、阻滞时间、Ramsay 镇静评分及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5min 新生儿Apgar 评分均更优。这可能与分娩镇痛组应用了罗哌卡因这种长效的局麻药,当再次应用短效药物氯普鲁卡因时,就同时发挥了长效和短效药物的优势,既能快速起效,又能延迟疼痛阻滞时间,产妇镇痛效果良好,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反应[7]。

综上所述,将硬膜外注射氯普鲁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较于仅接受常规分娩方式产妇,该分娩方式疗效确切,且安全性更高,更利于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痛苦,确保产妇及新生儿安全,临床可以应用及推广[8]。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硬膜外产妇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观察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