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2021-05-12马沁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内科状况组间

马沁丽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人民医院,青海 海东)

0 引言

普通内科患者的疾病多具有病程长,且极易复发等特点,因此,内科患者多表现为精神负担较重,存在较大的情绪变化[1],而患者的这些担忧、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对其临床治疗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给予患者治疗的同时,需再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护理干预措施[2]。本文探讨分析给予内科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临床心理状况改善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的临床研究对象84 例为本院内科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9 月收诊的需行治疗的患者,将其以每组42 例均分为对照护理组与探讨护理组。所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51 ∶33;年龄均为16-89 岁,平均年龄为(37.29±4.91)岁;病程均为2d-5 年,平均病程为(2.37±0.42)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对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护理组:针对患者病情,给予其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3]。

探讨护理组:给予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着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一是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且有效落实,以助力患者学会自我调整与控制情绪[4]。二是护理人员通过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实现患者心理状况改善。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以了解患者心理压力;通过认真倾听,引导患者将内心情绪释放出来;通过给予患者理解与关心,拉近与患者关系;通过指导患者做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头部放松及四肢放松训练,疏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通过引导患者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及看相关书籍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5]。三是给予患者疾病恢复期以相应的指导干预。当患者病情处于恢复期时,其机体与组织器质的病变已基本清除,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这时候护理人员需通过恢复期指导,助力患者快速康复。护理人员需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措施,如对于好动内科患者,则需视其恢复情况,重点要消除其急于工作或者参加活动等心理,而对于好静患者而言,则需鼓励其参与适度的活动,以增强其体能[6]。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主要指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2)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主要指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分析中,所有观察指标均通过SPSS21.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7]。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见表1,护理干预前,组间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干预后,探讨护理组优于对照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心理状况各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1 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对比(±s,分)

表1 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对照护理组探讨护理组P 42 42-58.45±6.75 61.51±6.41>0.05 49.78±4.05 32.55±2.08<0.05 54.37±7.81 56.58±5.19>0.05 45.48±5.64 27.59±3.38<0.05

2.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

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见表2,探讨护理组高于对照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护理满意度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n(%)]

3 讨论

对于内科患者而言,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临床研究显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其心理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8]。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内科患者,其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均更优。分析结果提示:一是影响内科患者心理出现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有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不够;对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较低;来自于家庭经济的压力等,对于老年内科患者尤其如此[9]。二是内科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以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为护理干预出发点,以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依托,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引导患者树立面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同时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将由于心理因素对临床疗效的影响降至最低[10]。三是内科有针对的心理护理干预,需要临床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专业技能与职业操守,增强工作责任心,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心理护理服务,以此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同时确保患者治疗安全[11]。

综上所述,给予内科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获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该护理干预模式更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促进和谐护患关系构建[12]。

猜你喜欢

内科状况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