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2021-05-12刁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神经递质脑电图支原体

刁聪

[解放军960 医院(淄博院区),山东 淄博]

0 引言

支原体肺炎发病早期患儿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感染的加重,患儿可出现肺炎、耳骨膜炎、气管或支气管炎等炎症反应,感染如未经有效控制,可并发神经、消化、骨等多个系统的损害,最为突出的损害为神经系统损伤,严重可继发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1,2]。现有研究显示,支原体肺炎一旦并发神经系统损伤,将会增加预后不良及死亡的比例,早期发现神经系统损伤征象对于及时开展有效诊疗措施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3]。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53 例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为例,进一步总结了临床特点及诊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53 例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患儿均纳入研究组,男34例,女19 例,年龄2-14 岁,平均(9.48±1.27)岁,平均病程(7.32±1.36)d,平均体温(38.72±0.62)℃,有肺部湿啰音者37 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进一步进行血常规检查,其中18 例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29例白细胞水平升高。选择同期收治的53 例单纯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纳入对照组,男32 例,女21 例,年龄3-15 岁,平均(9.81±1.34)岁,平均病程(7.53±1.41)d,平均体温(38.51±0.57)℃,有肺部湿啰音者34 例,患儿均未见神经系统症状,11 例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18 例白细胞水平升高。纳入原则:纳入研究儿童均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等症状,胸部X 线检查均可见肺部有均匀阴影尤以肺门部位更为致密,发病时间均≥3d,除支原体外未合并其他类型感染。两组患儿年龄、病程、不同性别比例、体温等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均予以补液、祛痰、止咳、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措施,必要时予以吸氧治疗,以10mg/(kg·d)剂量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连续用药治疗5d,其后停药2d,此为一个疗程,其后进行第2 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同时以1mg/(kg·d)口服甲泼尼龙片,连续用药7d,同时予以解痉、脱水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点;(2)比较两组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γ- 氨 基 丁 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丙 二 醛(malondialdehyde,MDA)等 脑 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神经递质指标水平;(3)两组患儿均进行脑电图检查观察脑电图异常情况,依据觉醒期脑波变化将异常脑电波分为轻、中、重度异常[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则以(±s)表示,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异同点分析

无论是否并发神经系统损伤,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症状,尤以咳嗽症状最为明显,发病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并伴有头痛、咽痛等,病情严重者还常合并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其中皮肤黏膜损害主要表现为猩红热样皮疹、麻疹样皮疹等,偶可见游走性关节痛或非特异性肌痛。对照组患儿未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巴宾斯基反射试验均为阴性,研究组患儿均可见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其中23 例表现为烦躁哭闹、14 例嗜睡、5 例抽搐、19 例精神萎靡、3 例轻度昏迷等,均进行巴宾斯基反射试验,其中21 例单侧阳性,13 例为双侧阳性,肌力按照0-3 级进行分级,3 级4 例,2 级11 例,1 级12 例,其余为0 级共26 例。研究组患儿多于支原体感染后5-7d 出现不同程度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其中8 例于支原体感染3d 后便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2.2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CSF 中神经递质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儿CSF 中MDA、Glu 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CSF 中的GABA 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CSF 中神经递质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CSF 中神经递质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Glu(μmol/L)GABA(μmol/L)MDA(μmol/L)研究组(n=53) 6.43±0.48 26.42±7.33 0.13±0.02对照组(n=53) 1.92±0.36 38.16±8.65 0.08±0.01 t 51.722 7.538 16.279 P<0.01 <0.01 <0.01

2.3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脑电图结果比较

研究组脑电图异常患儿比例为7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87%(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电图结果比较[n(%)]

2.4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分析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5.43±2.64)d,较对照组(10.62±1.97)d 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经过为期3 个月随访,两组患儿均未见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脑电图检查均恢复至正常。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脑膜炎等神经系统损伤是导致疾病治疗周期延长、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5,6]。在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理学研究中发现,机体组织与支原体有部分抗原相同,感染所致抗体形成同时有对应免疫复合体形成,在其作用下会激活机体的巨噬细胞,并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这一过程也是导致神经系统等肺外靶器官损伤的重要因素[7]。本文总结了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为临床识别并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主要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包括精神萎靡、嗜睡、烦躁、哭闹等,严重者还可发生抽搐甚至昏迷,巴宾斯基反射试验均呈阳性,对照组患儿则未见明显神经系统损伤症状。研究组患儿CSF 中MDA、Glu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CSF 中的GABA 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分析其原因:正常情况下Glu 主要分布于神经元Glu 囊泡内,病理状态导致大量Glu 进入至CSF 中,在其刺激下会对神经元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患儿出现惊厥、嗜睡等症状[8];MDA 与自由基具有相关性,其含量升高提示神经系统损伤过程中自由基也有所参与;GABA 属于神经递质抑制剂,具有拮抗Glu作用,起到了保护神经细胞效果,因此该指标降低或提示患儿存在神经系统损伤。研究组脑电图异常患儿比例为75.4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脑电图多存在明显异常表现,可能与病理因素所致脑细胞代谢水平降低相关,由此导致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

综上所述,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多同时存在较为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脑电图也有明显的异常表现,早期发现神经系统损伤对于诊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神经递质脑电图支原体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科普拟人让理解更轻松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