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2021-05-12李大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护患妇产科护理人员

李大欣

(湖北省应城市义和镇卫生院,湖北 应城)

0 引言

妇产科作为临床医疗机构重要科室,涉及病理类别较多,临床开展专业性较强,为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1]。近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提升,妇产科就诊患者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增加妇产科护理开展强度,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妇产科医疗服务质量,为妇产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考虑妇产科临床护理影响因素较多,为提高临床护理开展质量,明确风险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对策尤为重要。现本研究笔者为提高我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开展有效性,特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落实安全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经验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笔者妇产科收治患者为探查对象,共计168例,病例筛选时间2019 年5 月至2020 年6 月,模拟数字抽签方式划分小组,传统组84 例,年龄22-56 岁,均 龄(38.65±1.52)岁;安 全 组84 例,年 龄24-59 岁,均 龄(39.01±1.49)岁,校 验 统 计2 组 患 者 基 线 资料(P>0.05),差异符合数据比对需求。

1.2 方法

传统组患者沿用传统护理对策,依据妇产科临床护理开展指南实施相应服务,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辅助患者进行专项检查,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

安全组患者开展安全护理对策:(1)组建安全护理小组,针对既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小组座谈会、头脑风暴、品管圈等方式,明确既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经验总结等方式,检索先进文献,自主探寻临床解决对策,以落实安全护理内容;(2)护理队伍的建设,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针对本院妇产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岗位培训教育,明确安全护理开展重要性及必要性,针对临床存在风险因素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护理开展有效性,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明确药物使用禁忌症等,规避因护理人员因素导致风险事件发生;开展弹性排班方式,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因护理人员因素诱发不良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认可度[3]。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拟护理质量评估量表,针对风险意识、环境管理、无菌操作、防护措施等维度进行量化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基于标准化项Cronbachs Alpha 信度检验0.78,具有科学性。

统计比对不同护理干预,药物差错、护患纠纷、跌倒、非计划性脱管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χ2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 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结果

2.1 2 组护理质量统计

安全组风险意识、环境管理、无菌操作、防护措施等维度护理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 组护理不良事件统计

安全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 组护理质量统计对比(±s/分)

表1 2 组护理质量统计对比(±s/分)

组别 n 风险意识 环境管理 无菌操作 防护措施传统组 84 61.36±4.15 60.85±4.25 61.41±4.08 65.14±4.54安全组 84 89.62±5.01 88.42±5.15 90.14±5.08 92.14±5.88 t 9.635 9.428 10.006 9.569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2 组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对比[n(%)]

3 讨论

妇产科临床护理开展难度较大,考虑涉及女性生殖健康及新生儿疾病类别较多,临床收治患者较多,对妇产科护理工作具有较高要求,临床不安全因素较多,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具有高度关联性,受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时,极易出现护患沟通不良情况,未针对孕产妇机体状况进行客观评估,于临床检验及药物治疗时,出现误差,严重影响护患沟通,影响护患关系,导致不良医患纠纷;加之妇产科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无规章可遵循,导致临床管理制度落实难度较大,护理人员对妇产科护理管理体系认知不全,于工作交接时出现误差,严重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开展[4];考虑医疗资源的限制,妇产科就诊人流量大,环境较为吵杂,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及孕产妇心理健康,孕产妇情绪不稳定,受机体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伴有情绪易怒,于临床医疗开展期间,极易导致不良医患纠纷情况发生;加之部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较差、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孕产妇服务需求;妇产科于临床治疗中常需要辅助仪器或药物进行治疗,极易出现机械性损伤及药物损伤,于机器使用时,未依据产妇机体状况,合理设定相关参数,导致检验结果误差或医疗性创伤,亦或是药物选取或发放时,未给予患者有效的药学指导,导致药物使用差错;除上述医院因素,患者因素导致风险事件占有一定比重,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妇产科就诊时,心理波动较大,身心护理需求量大,于常规医疗服务开展下,心理落差较大,严重影响临床护理开展质量。

需依据上述不安全因素开展针对性安全护理对策;针对院方,需落实妇产科管理制度,明确既往临床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临床护理流程,明确临床护理开展重要性及必要性,确保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有规章可遵循,针对临床护理开展法律法规开展院内宣教,为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支持;开展有效的环境管理,加强资源投入,通过完善医疗设备及住院环境,为孕产妇就诊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支持,针对妇产科医院环境进行无菌化管理,清理走廊障碍物,避免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环境管理安全性,指派专人进行管理,考虑就诊人流量较大,要求患者进行有序就诊,避免嘈杂,以免导致负面情绪发生,确保临床工作顺利实施;加强医疗设备检修,定期针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及检修,确保仪器正常运行,确保孕产妇诊疗权益[5-6]。针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针对妇产科护理重点及难点、注意事项、安全护理重要性、法律意识及服务服务意识,进行岗位教育,促使护理人员加强自身岗位认知,针对妇产科患者身心护理需求进行明确,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引入人文关怀理念,熟练掌握医疗器械,针对患者机体护理需求,开展多元化护理帮助,积极调动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护理热情,医院帮助护理人员协调家庭与工作重心,采用弹性排班的方式,降低疲劳工作,采用奖罚分明方式,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热情[7-8]。本研究笔者通过落实安全护理对策,经研究数据显示,安全组风险意识、环境管理、无菌操作、防护措施等维度护理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安全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组。

综上,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需加强因素分析,开展预见性安全护理对策,以规避不良护理事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护患妇产科护理人员
社会嵌入视域下护患关系影响机制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