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超声表现及预后

2021-05-11弓文清郭富斌牛义翠郑敏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动图夹层左心室

弓文清,刘 艳,周 玲,郭富斌,牛义翠,杨 旭,郑敏娟*

(1.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医学科,2.放射科,陕西 西安 710032)

图1 患者男,43岁,AAD累及冠状动脉 A.超声声像图示AAD累及主动脉根部(AO代表主动脉根部,箭); B.CTA示AAD累及冠状动脉(箭示夹层撕裂内膜)

急性主动脉夹层为急危重症,起病急,死亡率高。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AD)病变位于升主动脉,病情复杂,常累及重要分支及冠状动脉,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概率较高[1-2],而目前鲜见AAD累及冠状动脉的相关报道[3],对其发生率及超声心动图表现、易受累冠状动脉血管节段和预后等问题尚未明确[4-5]。本研究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结果观察急性AAD累及冠状动脉超声表现及预后,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月—2015年7月148例因ADD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Bentall手术患者,男122例,女26例,年龄16~74岁,平均(47.3±10.8)岁;根据冠状动脉CTA及手术结果判断AAD是否累及冠状动脉,并分为累及组与未累及组。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IU 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心脏超声检查,配备频率3.0~9.0 MHz血管探头及频率1~5 MHz心脏探头。由2名具有5年以上超声诊断经验的主治医师扫查心脏各切面并进行分析,观察主动脉分支,包括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分支(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有无血管内膜撕脱,记录室壁运动、心腔大小及心功能等参数,根据《中国成年人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南》[6]评估射血分数是否降低,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及升主动脉内径是否增大。

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CT机行冠状动脉CTA,扫描范围自第1肋至趾骨联合,管电压100 kV,自动毫安控制技术,管电流设定为110 mAs,螺距3.2,层厚1.0 mm。由2名具有5年以上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经验的影像科主治医师分析CTA图像,观察血管剥离位置、夹层范围、受累分支血管以及血管供血来源(真、假腔)等。

随访观察期为自急诊入院起60天,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生存状况、出院诊断及出院后的生存状况,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冠状动脉CTA及术中探查结果,148例AAD中,34例(22.97%,34/148)累及冠状动脉(图1,累及组),114例未累及冠状动脉(未累及组)。累及组30例(30/34,88.24%)仅累及右冠状动脉(4例术中见冠状动脉夹层形成),其中29例起自假腔;1例(1/34,2.94%)仅累及左冠状动脉;3例(3/34,8.82%)累及左、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累及率(33/34,97.06%)显著高于左冠状动脉(4/34,11.76%,χ2=49.86,P<0.01)。

2.1 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累及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者占比高于未累及组(P=0.019),晕厥或肢体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未累及组(P=0.01);组间年龄、性别、其余临床症状、既往冠心病史及心电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 超声心动图表现 相比未累及组,累及组多见左心室壁运动减低及左心室壁增厚(P均<0.05),且多为左心室下壁室壁运动减低(10/14),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及左心房增大发生率较低(P均<0.05),见表2。

2.3 预后分析 148例AAD中, 53例(53/148,35.81%)围手术期死亡,其中累及组13例(13/34,38.24%)、未累及组40例(40/114,35.09%),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737)。累及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未累及组(P=0.037),而夹层破裂、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脑梗死发生率与未累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3 讨论

AAD常表现为升主动脉内膜广泛撕脱,可能累及冠状动脉。既往研究[7]报道,AAD撕脱内膜可致冠状动脉梗阻,症状与心肌梗死类似,极易误诊[8-9]而影响其治疗[10]。本研究回顾性分析AAD累及冠状动脉病变超声心动图表现,为进一步了解AAD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AAD累及冠状动脉发生率高达22.97%(34/148),高于文献[5]报道(5.7%~11.3%),需引起临床关注;而AAD累及冠状动脉既往罹患高血压者占比高达82.35%,提示高血压可能是AAD累及冠状动脉的危险因素。

本组AAD累及右冠状动脉的概率(97.06%)明显高于左冠状动脉(11.76%),其原因如下:①右冠状动脉主干发出的解剖位置更靠主动脉前壁,直径更小[11],而主动脉前壁与弓部承受血流冲击应力更高[12];②左冠状动脉近端富含平滑肌细胞和Ⅰ型胶原纤维,而右冠状动脉肌纤维成分低于左侧,可能导致右冠状动脉管壁弹性不及左侧[11,13];③左冠状动脉与升主动脉成锐角,而右冠状动脉与升主动脉更接近直角[12,14],受血流冲击更大。另外,累及组左心室壁运动减低发生率明显增高,以下壁为著,与右冠状动脉易受累结果相符,提示超声科医师检查时需重点观察右冠状动脉。

进一步分析冠状动脉累及组与未累及组患者预后,虽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累及组心力衰竭致死者占比高于未累及组,提示冠状动脉受累仍是影响ADD死亡率的不可忽视因素[15]。AAD因主动脉主干病变往往存在低灌注综合征,冠状动脉一旦受累,会加剧心肌灌注不足,增加手术时体外循环脱机难度并延长体外循环时间,并出现补体介导的炎性反应加剧现象,诱导细胞凋亡等炎性“瀑布”反应[16],导致心肌细胞受损,进一步降低心肌收缩功能,促使心力衰竭迅速发生、发展,临床需对此类患者进行积极干预、改善预后。

表1 AAD累及与未累及冠状动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AAD累及与未累及冠状动脉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表3 AAD累及与未累及冠状动脉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比较[%(例)]

综上,ADD常累及右冠状动脉,多出现左心室壁增厚及室壁运动减低,围手术期易发生心力衰竭致死,临床应重视此类患者并积极干预,以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心动图夹层左心室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